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07 09: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是如何进行配合的 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937年9月,面对山西抗战的危急形 势,周恩来前往太原等地会晤阎锡山等国民 党将领,商讨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作战行 动,决定八路军以太行山脉及其北端为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
新课导入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平型关大捷
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
1938.10
1943.12
防御阶段
正面战场的抗战
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指挥者
地点
结果
意义
1937年9月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与日军板垣师团
林彪
山西东北部平型关一带
日军1000多人全部歼灭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7
阅读教材,完成“平型关大捷”表格。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1943.12
1938.10
相持阶段
防御阶段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 时间
指挥者
地点
结果
意义
1938年3月—4月
李宗仁
山东台儿庄
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共歼敌1万余人。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正面战场的抗战
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7
阅读教材,完成“台儿庄战役”表格。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李宗仁在台儿庄
做好笔记,勾画重点
1938.10
反攻阶段
1943.12
相持阶段
防御阶段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武汉保卫战
武汉保卫战(武汉会战) 时间
主要 战役
结果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万家岭战役
历时4个多月,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7
全民族抗战开始
阅读教材,完成“武汉保卫战”表格。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8年6月—10月
做好笔记,勾画重点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战绩
历史意义
Q1: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政策发生怎样变化?
Q2:面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各阶层持怎样的态度?
白求恩
柯棣华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
武汉会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百团大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
作战方式 大兵团作战,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小规模运动战
作战范围 国统区 日军占领区
作战路线 片面抗战 全面抗战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拓展延伸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和所学,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
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家书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母亲国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家书二: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爱国主义精神
1938.3
1938.6
1938.10

1941.12
1940
下半年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1937.8
1937.11

1937.9
到1940
1938.3——1939.11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淞沪会战
中国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
台儿庄战役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
积极影响
第三次
长沙会战
平型关大捷
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的胜利。
课堂小结
1.《新华日报》是创刊于1938年1月的报纸。它在创刊后三个月,就连续报道了一件“大事”,其中写道“四月六日晚间九点半……前锋部队冲进台儿庄寨子,把原来困守一角之残敌七八百人解决了!”。这件“大事”(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
课堂练习
2.1940年,某报社论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梦了。”这篇社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长沙会战
C
课堂练习
3.数据分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收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战的有关数据。这些数据表明( )
A.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战才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B.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援助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D.中国抗战是近代以来反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C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