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07 09: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六单元 中 华 民 族 的 抗 日 战 争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
——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
目的:为了全面侵略中国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目的?
一、七七事变
一、七七事变
时间
地点
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
—要求进城搜查—遭拒—
出兵轰炸—中国守军反抗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事变后全面入侵中国。
影响
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阅读材料思考: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政策如何?
背景
阅读教材思考:国共两党如何进行第二次合作的?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
标志
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
改编
改编
南方八省游击队
回顾所学,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1935年瓦窑堡会议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1937年七七事变后
加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项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不同点 开始标志
时间
形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目标
相同点 打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1924-1927年
1937-1945年
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知识拓展
两次国共合作的对比。
三、淞沪会战
项目 淞沪会战
借口\事件
时间
地点
双方实力比
抗战事迹 英雄人物
结果
意义
1937年8月——11月(持续3个月)
上海
日方约30万兵力,出动飞机坦克;中方70余万兵力,出动飞机。
上海沦陷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中国空军首次参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中日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
中国守军浴血奋战,上海街头尸横遍地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日军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15位将军殉国,中国军队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日军占领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沦陷后
上海失陷
三、淞沪会战
日本侵略军进入南京
重庆国民政府旧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阅读教材:淞沪会战后,日本的下一个目标是哪儿?
四、南京大屠杀
1、开始时间
2、持续时间
3、被屠杀者
4、屠杀手段
5、屠杀人数
1937年12月13日
6个星期
集体枪杀、焚烧、活埋、
砍头、军犬撕咬等。
30万人以上
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
四、南京大屠杀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
馆内,有个被称为“12秒”的装置:
你知道吗,这12秒意味着什么?
真相,比时间残忍。
每隔12秒就有一人殒命。
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的时间。
忘记南京大屠杀,等于二次屠杀!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习近平(2014年12月13日)
教训:铭记历史,警钟长鸣,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四、南京大屠杀
课堂小结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国共第二次合作
日本
中国
全面侵华
全民族抗战
平津保卫战
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进攻南京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南京大屠杀
1937年7月
8月
9月
12月
1.下面是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一个重要宣言,其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爆发
C.南京大屠杀的出现 D.七七事变的爆发
D
课堂练习
2.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曾这样报道淞沪会战:“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据此可知,淞沪会战的意义在于( )
A.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课堂练习
3.1937年12月13日,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在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中,下列对于揭露日军暴行最具说服力的是( )
A.战后日本政府公布的官方文件
B.当时西方记者在南京实地拍摄的影像资料
C.中国民间流传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D.某日本历史教材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