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7 10: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淫雨(yín)   浩浩汤汤(tāng)
B.林壑(hè) 潺潺(chán)  日星隐曜(yào)
C.酒洌(liè)  颓然(tuī)  伛偻提携(yǔ)
D.阴翳(yì) 琅琊(yá) 觥筹交错(guāng)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云归而岩穴暝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横无际涯(广远) 连月不开(放晴) 朝晖夕阴(日光)
B.增其旧制(规模) 把酒临风(持) 沙鸥翔集(停息)
C.佳木秀(茂盛) 临于泉上(居高而下)酒洌(浑)
D.余拏(撑) 拥毳衣(围着) 阴翳(遮盖)
5.下列每组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何时而乐耶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临溪而渔
D.上下一白 湖心亭一点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山间之四时也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D.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代表作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爱莲说》等。
8.诗词默写。
(1)闲来垂钓碧溪上, 。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3) ?雪拥蓝关马不前。
(4) ?把酒问青天。
(5)我欲乘风归去, 。
(6)但愿人长久, 。
(7)《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的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翁亭记》中表达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结合《水浒传》,完成下面的题目。
(1)鲁智深在上五台山之前所做的义事是(  )
A.拳打镇关西 B.大闹桃花村
C.火烧瓦罐寺 D.大闹野猪林
(2)鲁智深为何被称作“花和尚”?
与林冲或李逵相比,鲁智深的性格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举例具体分析。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颔联运用典故,选择其一,简述典故及其作用。
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体现“酬和诗”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林阴翳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守谓谁____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4.选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春和景明 (2)心旷神怡
(3)悉成明霞 (4)得踏危石
1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
19.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 ——晚望月孝然祠外——
——晓起观海门日出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合江亭记
吕大防
江沱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①以楗②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以富饶。今成都二水,此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湟,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久茀③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濑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④,不为塘埭⑤以居水,故陂湖潢⑥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储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⑦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选自《成都文类》,有删改)
[注] ①堋(péng):分水的堤坝。②楗(jiàn):遏制、堵塞。③茀(fú):草多。④渎(dú):沟渠。⑤埭(dài):堵水的土堤。⑥陂(bēi)、潢(huáng):积水的池塘。⑦蹲鸱(chī):植物名,俗称芋头。
2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江沱自岷而别(离开)
B.而阔沟以导之(使……宽阔)
C.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耸立)
D.故陂湖潢漾之胜比他方为少(美景)
2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2)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23.本文与《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写作
24.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网络,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B 2.C 3.D 4.C 5.B 6.C 7.D 8。(1)忽复乘舟梦日边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云横秦岭家何在(4)明月几时有 (5)又恐琼楼玉宇 (6)千里共婵娟 (7)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9.(1)A (2)因为他出家为僧,且脊背上有花绣,也因为他喝酒吃肉打人,不守戒律。
(3)与林冲相比,鲁智深办事更加果断干脆。例如:林冲在被奸人高俅陷害后一再隐忍退让,而鲁智深为解救金氏父女,直接痛打了恶人郑屠。
10.典故1: 闻笛赋(或向秀作赋)。
作用:怀念已故去的友人(或表达对新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典故2:烂柯人(或王质烂柯)。
作用: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或暗示自己被贬谪时间长久,对世事变迁的怅惘)。
11.(1)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2)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12.(1)跟随(或:跟从、随从) (2)遮盖 (3)离开 (4)以……为乐 (5)为,是
13.(1)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14.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15.示例一:自有自己的乐趣体现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示例二:以游人之乐为乐,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乐人之所乐。(言之成理即可)
16.(1)日光 (2)愉快 (3)全,都 (4)能够
17.C
18.(1)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
(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19.观返照吸江亭 听晚梵声出松杪
20、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1、A 
22.(1)春秋两季的早晨与傍晚,在合江亭上摆设酒宴,也是成都府的一道美景啊。
(2)这或许可以写下来给后人看,(都是)因为修葺合江亭而引发的思考。
23、不相似。《岳阳楼记》重在抒怀。作者借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感怀,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本文重在说理。作者叙述整治合江亭之事,并通过对合江亭美景的描写表现整治成效,进而提出重视储水的观点。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