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孔子的思想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理解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
壹·春秋——道家老子
阅读教材P39,为老子写一份个人简历
____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渊博。老子是______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一书中。这本书又称________,是道家的经典。
原名:李耳
老子
思想主张
思想核心:
哲学思想:
处世之道:
政治主张: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可相互转化。
“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春秋
“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道家
《老子》
《道德经》
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材料一:
人法①地,地法天,天法道②,道法自然③。
——《老子》
注释:①法:遵守、顺从②道:宇宙的根本规律③自然:自然而然
材料二:
祸兮,福之所倚①,福兮,祸之所伏②。
——《老子》
注释:①倚:依靠②伏:隐藏
①主张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②世间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换
壹·春秋——道家老子
读《老子》,说说其中蕴含了老子的哪些思想。
失马
得马
活着
摔腿
祸
福
福
祸
壹·春秋——道家老子
材料三:
我无为,而民自化①;我好静,而民自正②;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③。
——《老子》
注释:①自化:自然顺化②自正:自然端正③自朴:自然淳朴
③主张无为而治
“治大国若亨小鲜”,小同学你回答我:
煎鱼一直翻面会怎样?煎鱼一直不翻面会怎样?
无为而治
什么都不做
无为而治指的是顺其自然,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不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读《老子》,说说其中蕴含了老子的哪些思想。
壹·春秋——儒家孔子
阅读教材P40,为孔子写一份个人简历
____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落贵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_______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孔子
春秋
原名:孔丘
儒家
《论语》
思想主张
思想核心:
政治主张:
教育贡献:
“仁”
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总结教育规律,提出了很多教学原则和方法。
阅读材料,说说什么是“仁”?
壹·春秋——儒家孔子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①礼②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注释:①复:恢复;②礼:本指周礼,泛指古代社会的礼仪、法则;
③目:细则
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在的道德规范
用自己的感受推及他人
仁
社会层面:
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个人层面: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1、核心思想:仁
壹·春秋——儒家孔子
2、政治主张:
材料二:
为政以①德,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论语·为政》
注释:①以:用②北辰:北极星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
你认为孔子反对“苛政”提倡“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这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有利于统治者减轻压迫,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周游列国
55岁离开鲁国
匡城受困
桓魋挑衅
被嘲丧家犬
绝粮七日
64岁回卫国
68岁回到鲁国
(1)孔子一直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孔子的主张是否被接受?
(2)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各诸侯国不予采纳的原因?
原因:①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周礼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
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仁”“礼”思想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3)哪一学派的思想适合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需要?
学派:法家
壹·春秋——儒家孔子
3、教育成就:
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部分弟子家庭情况
学生 孟懿子 南宫敬叔 端木赐 颜回 冉雍
家庭情况 鲁国贵族 鲁国贵族 富商 “居陋巷” “贱人之子”
意义: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材料一: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②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因材施教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实事求是
温故知新
学思结合
谦虚好学
壹·春秋——儒家孔子
3、教育成就:
壹·春秋——儒家孔子
3、教育成就:
孔子曾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被后世称为“六经”。
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等
编订编年体史书《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③精心整理古籍,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巨大贡献。
《诗经》书影
《春秋》书影
叁·战国——百家争鸣
1、背景:
结合前面所学,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政冶和经济、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①经济大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
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大动荡: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士阶层崛起;
③文化大繁荣:私学兴起,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
叁·战国——百家争鸣
2、含义:
“百家”:虚词,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各学派间相互辩论的局面;
“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叁·战国——百家争鸣
3、主要学派及其内容: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荀子
孟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庄子》
墨子
《墨子》
韩非子
《韩非子》
孙武
《孙子兵法》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拥护正义之战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
兼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节俭、尚贤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各种军事理论
依据以下各学派的观点,假如小明同学上课不听讲,请试用儒家、法家和道家的口吻来教育小明。
儒家:强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爱来感动小明,将心比心,让小明知道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语重心长)
法家:强调依法依规,调出班规来,看一看小明违反了第几条,应该如何处罚。是首次违规还是多次违规,多次违规要加重处罚。教育的时候,当语气严厉,绝不含糊。(刚正不阿)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小明就自己慢慢去想错误在哪里,想明白也好,想不明白也好,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潇洒自由)
1、根据所学,将儒家、道家、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正确连线
儒家
道家
墨家
“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
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法家
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韩非
墨子
旬子
2、进阶难题:儒家、墨家都提【爱】,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儒家是有等级的仁爱,墨家无等级的博爱兼爱
叁·战国——百家争鸣
4、影响: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中国思想史纲》
②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铁制农具和牛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士阶层崛起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荀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韩非子
私学兴起,学术思想活跃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