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点问题、定值问题、定直线问题专项训练
考点目录
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点问题 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值问题
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直线问题
1.(24-25高二下·云南曲靖·期末)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为,离心率为3,是上的两点.
(1)求的标准方程;
(2)若线段的中点为,求直线的方程;
(3)若(不在直线上),证明:直线过定点.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因为,,
所以,故的标准方程为·
(2)
设,,根据题意易得.
因为是上的两点,所以
两式相减得,即
因为,
所以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经检验,此时直线与双曲线C有两个交点,满足题意,则直线的方程为.
(3)证明:依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则,,
,由(2)知,
因为,所以
即
即
即,得,解得或.
当时,直线,直线过点,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直线,满足,则直线过定点
故直线过定点
2.(24-25高二上·安徽黄山·期末)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分别为其左、右顶点,点在上. 为直线上的动点,与双曲线的另一交点为,与双曲线的另一交点为.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证明:直线过定点.
【答案】(1)
(2)
【详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2)由(1)知,双曲线的左顶点,右顶点,
设直线上的动点,
于是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设,则,则,,
故,
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设,则,,
,
则,
由双曲线的对称性知,若直线过定点,则定点必在轴上,
不妨设这个定点为,
则,,
因,则,
当时,整理得,解得,则直线过点,
当时,直线与轴重合,直线也过点,
所以直线经过定点.
3.(2025·湖北·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在直线上,的左焦点为,点.为的右支上一动点.
(1)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2)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的左支交于D,E两点,求的面积的最小值;
(3)设为的左支上与不重合的一动点,若直线平分,证明:直线MN恒过定点.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依题意,点,设,由,得,
解得,而,因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2)由(1)知,,直线的方程为,
由消去得,解得,
则,
的面积最小,当且仅当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
平移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切的切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
设切线方程为,由消去得,
,解得,
当时,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相切,不符合题意,因此,
因此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求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3)依题意,直线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
由为双曲线的左支上与不重合的点,得,
设点关于直线对称点为,则,
解得,由直线平分,得在直线上,
而,则,
即,整理得,
由消去得,,
,因此,
整理得,而,解得,直线:过定点,
所以直线MN恒过定点.
4.(2025·甘肃定西·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的焦距为4.
(1)求的方程;
(2)过的左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的左支交于两点.
(i)求的取值范围;
(ii)记点,直线与的右支分别交于点,证明:直线过定点.
【答案】(1)
(2)(i);(ii)证明见解析
【详解】(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所以.①
因为的焦距,所以,则.②
由①②解得,,所以的方程为.
(2)
设,,由题得,
则直线的方程为,,联立.
得.
(i)因为直线与的左支交于两点,所以,.
所以
解得或,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ii)由题意得直线的方程为.
代入,得.
则,所以,则,
所以.同理得.
所以.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所以直线过定点.
5.(2025·海南·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点P(2,1)是C上一点,过点P作斜率分别为,的两条直线,,且直线与C交于另一点A,直线与C交于另一点B.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若,证明:直线AB与y轴的交点为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定点坐标为
【详解】(1)由题知,,且,,得,,
所以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
(2)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点A,B关于x轴对称,
设,,则由,得,
即,解得,不符合题意,所以直线AB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AB:,代入双曲线方程,
化简得,
设,则,,,,
则,
整理得,
所以,
整理得,即,所以或.
当时,直线AB的方程为,经过y轴上的定点;
当时,直线AB的方程为,经过定点,不符合题意.
综上,直线AB与y轴的交点为定点,且定点坐标为.
6.(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4,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过点作直线,与的左支相交于两点,点与点关于轴对称,问:直线是否过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直线过定点.
【详解】(1)由已知,,则.
因为,则,所以,从而.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是.
(2)
设直线,代入,得,
即.
设点,则.
如果直线过定点,因为点与及的左支关于轴对称,
猜想:定点在轴上.
设点,由题设,点,则.
因为向量与共线,则,
即,
即.所以,即.
因为为可变量,则,所以直线过定点.
7.(24-25高二下·重庆·期中)已知双曲线的图象经过点,其中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过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过点作直线与双曲线右支交于、两点,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点.证明: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定点坐标为
【详解】(1)由题意可得,解得,因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若直线与轴重合,则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个顶点,不合乎题意.
设直线的方程为,设点、,
联立可得,
由题意可得,
由韦达定理可得,,
易知点,由对称性知直线过轴上的定点,
,,
由题意可知,即,
可得,解得,
因此,直线过定点,且定点坐标为.
8.(24-25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如图,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点在直线上运动,直线 交双曲线左支于点,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 与 不重合).
①求直线与的斜率之积;
②问直线是否过定点 如果过定点,请求出定点坐标; 如果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①3,②过定点.
【详解】(1)由,则,所以,
又渐近线为,则,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①设,则,又,
所以.
②设,,由对称性知,则直线的斜率不为0,设直线,
联立,消去整理得,
则,,,
因为三点共线,则(i),
又三点共线,则(ii),
由(i),(ii)消去得,由①知,
所以,即,
消去得,,
整理得,
将,代入整理得,
,化简得,
又当时,点与重合,故舍去,则,满足,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故直线过定点.
1.(2025·河北秦皇岛·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在第一象限交双曲线于点,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在第四象限交双曲线于点,与交于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求的值;
(3)证明:是定值.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由题意得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即,
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又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所以,,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2)设、,关于原点的对称点记为,则,.
因为,,,所以,
又因为,即,故、、三点共线,
又因为与互相平分,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
所以,
设的直线方程为,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
所以,可得,
故,,
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两个交点,所以,解得.
由弦长公式得:,
则,即,
且由题意可知,可得,解得.
(3)因为直线与直线斜率相等,所以,则,
所以,故,同理可得,
所以
因为.
所以,故为定值.
2.(2025·湖南长沙·三模)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1)求动点的轨迹;
(2)过上述轨迹上一点作轨迹的切线与两直线分别交于、两点,证明:三角形的面积是定值.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得,则可得,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
整理得,所以,
所以
(2)设点M坐标为,设曲线在点M处的切线方程为,
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去,可得,
整理得,
所以且,
解得,代入,得,
所以切线方程为,
与联立得,与联立得,
故.
3.(24-25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双曲线经过点,且渐近线方程为.
(1)求a,b的值;
(2)点A,B,D是双曲线C上不同的三点,且B,D两点关于y轴对称,的外接圆经过原点O,若设直线的AB方程为.
①求外接圆的方程(用k,m表示);
②求证: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
【答案】(1);
(2)①;②证明见解析.
【详解】(1)因为双曲线C渐近线方程为,所以.
又双曲线C经过点,所以.解得.
(2)AB方程为,设,中点,
则.
由,消去x,得,
所以,,则,,
则AB的中垂线方程为,当时,,
因为B、D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的外接圆圆心在y轴上,
记圆心为点F,则,又的外接圆经过原点O,
所以外接圆的方程为或.
②因为的外接圆经过原点,则,即.
又=1,所以,
同理,由得,
所以是方程的两个根,所以,
则,即,
所以,化简得,
所以原点O到直线AB距离.
4.(2025·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虚轴长为,点在曲线上.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过原点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已知直线和的斜率存在.证明:直线和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答案】(1)2
(2)证明见解析
【详解】(1)由题意,
从而,
所以双曲线方程,离心率.
(2)证明:由题意知点关于原点对称,
不妨设,则,
设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
因为,
所以(*)
又点,在曲线上,即,
代入(*)得,
所以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3.
5.(2025·山西·一模)已知双曲线E:的左,右顶点分别为,,,双曲线E渐近线的方程为,过作斜率非零的直线l交E于,直线与直线交于点P,直线与直线交于点Q.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与直线的斜率分别为,,求证为定值;
(3)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使得定点恰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若存在,求出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3)存在,
【详解】(1)因为,所以,
因为双曲线E渐近线的方程为,所以,
解得,,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易知,,
如图,设,,直线l的方程为,
联立,得,
则,,,,
得到,故,
.
(3)由题可知:,
:,下面我们给出示意图,
联立可得:,所以,
即,同理.
假设在x轴上存在定点满足条件,则,
即,
则,
得到,
,
,
即,解得,
则在x轴上存在定点满足条件.
6.(24-25高三下·安徽阜阳·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过点F的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当轴时,.
(1)若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证明:.
(2)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定点M的坐标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
【详解】(1)由已知可得,且 ,
又 ,解得,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
当轴时,直线l的方程为,则,
成立;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
整理得.
综上所述,成立.
(2)如图所示:
设点M的坐标为,,
当轴时,直线l的方程为,不妨设,,
则.
当轴时,直线l的方程为,代入,得,
不妨设,则,
令,得,.
当l不与坐标轴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
代入,得,
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
由韦达定理得,
对于,则,
,
,
综上:对于定点,使得为定值.
7.(24-25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且的一个焦点到其渐近线距离为2.
(1)求的方程;
(2)若上任意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过分别作的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与分别交于求证:为定值.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详解】(1)由题意得,
,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
双曲线方程为.
(2)令,由题意,
在上,,得,
即,
则过与其中一条斜率为2的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联立,可得,
即,解得,
即,同理可得,
,证毕.
8.(24-25高二上·福建三明·期末)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且的长半轴长是的实半轴长的3倍.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P为两条曲线的交点,求的面积;
(3)若过点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A,B两点,证明:为定值.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依题意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因为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
即、,
所以.
又因为椭圆的长半轴长为3,且为双曲线实半轴长的3倍,
所以,.
得.
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不妨设P是两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
设,,由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可得,解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故.
(3)法一:依题意可知,直线的斜率不为0,
设直线方程为,,,
联立,消去x得,
依题意知且,
由韦达定理得,,
于是
,
因为A、、B三点共线,所以,
又因为
,
即,
所以,
综上,为定值,且定值为.
法二:依题意可知,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
此时,,
则,,,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
联立,消去y得,
依题意知且,
由韦达定理得,,
于是,
因为A、、B三点共线,所以,
又因为,
即,
所以,
综上,为定值,且定值为.
法三:依题意可知,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此时,,
则,,,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
联立,消去y得,
依题意知且,
由韦达定理得,,
,
,
于是
,
,
同理可得,
即,
所以,
综上,为定值,且定值为.
1.(25-26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过点.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设双曲线的左、右两个顶点为A、B,过右焦点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Q两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求证:点在定直线上.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详解】(1)由题意,,,,
联立解得,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因为直线PQ过右焦点,且与双曲线交于P,Q两点,故直线PQ不与x轴平行,
设直线方程为,设,,
由消去可得,
因,,,
则有(*)
由题知,,,设,
则直线,直线,
将代入两式,可得,,
两式相除得,将(*)代入,可得
,
即,解得,
所以点在定直线上.
2.(25-26高三上·福建·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离心率为2,圆与恰有两个交点.
(1)求的方程;
(2)设为的左顶点,过且斜率存在的直线交的右支于两点,直线分别交圆的另一点于.
(i)证明:三点共线;
(ii)设直线与直线交于,证明:点在定直线上.
【答案】(1)
(2)(i)证明见解析(ii)证明见解析
【详解】(1)因为圆与恰有两个交点,
由双曲线及圆的对称性知,圆过双曲线的左右顶点,
所以,
又,所以,故,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i)由(1)知,,
设过的直线方程为,,如图,
由,可得,
,其中,
,
,
,为圆的一条直径,
三点共线.
(ii)不妨设直线,其中,
由(i)可知,
由,可得,解得,
故可得,即,
,
直线,
由,可解得,
点在定直线上.
3.(24-25高二上·河北沧州·期中)已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且过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求;
(3)若,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两点,且直线的斜率为2,线段的中点为,证明:点在直线上.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可得,则,
将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
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2)由(1)得,则,
则直线的方程为,设,
由,得,
,,
所以;
(3)设,
则,两式相减得,
设,则,所以,
即,所以,即,
所以在直线上.
4.(24-25高三上·江西南昌·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4,过右焦点且垂直轴的直线交曲线的右支于两点(在轴上方),,过右焦点的动直线交的左支于点,交的右支于点,直线和的交点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证明点在定直线上,并求出该定直线的方程.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详解】(1)由双曲线焦距为4可得,,即①.
故右焦点为,由,
令,得,则②,
联立①②解得,.
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由题意知,过右焦点的动直线若与左、右两支都相交,故直线斜率存在,
可设方程为,
联立,消得,
则由题意,且,
设,
由韦达定理知,,
由直线与左、右两支都相交,则,得.
又,
直线的方程为③,
直线的方程为④,
④③得,,
由
,
故,解得,
当时,不论取何值,点横坐标为常数,
即直线和的交点为在定直线上.
5.(23-24高二下·广西贵港·期中)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到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1)求的方程.
(2)设的左、右顶点分别为,,过点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与相交于,两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试问点是否在定直线上?若是,求出定直线的方程;若不是,说明理由.
【答案】(1)
(2)是,定直线
【详解】(1)根据对称性,到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则.
由,知,得,则,
故的方程为.
(2)点在定直线上.
依题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组,整理得,必有,
则,,则.
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整理得,解得.
故点在定直线上.
6.(24-25高三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已知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 右焦点,过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过双曲线的右焦点向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作垂线,垂足为,若的面积为,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3)在(2)的条件下,若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 右顶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证明:点在一条定直线上.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点,所以,
所以,即,所以,即,
所以,即,解得(舍去.
(2)由(1)可得,,所以可设,计算可得,点,
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即,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又,所以,可得,所以
因此,可得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3)证明:由(2)可知,,设,
则直线,直线,
联立
两式相除可得,所以,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不满足题意,所以设直线,
则,
代入可得,
联立整理得,所以
所以,
则
,注意到,
所以,解得,
所以点在直线上.
7.(24-25高三上·上海·期中)已知双曲线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是的两个焦点,其中左焦点为,离心率为.
(1)求的方程;
(2)双曲线上存在一点,使得,求三角形的面积;
(3)记的左、右顶点分别为,过点的直线与的左支交于M,N两点,在第二象限,直线与交于点.证明:点在定直线上.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详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左焦点坐标可知,
则,可得,,
双曲线方程为.
(2)由(1)知,,,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
即,即,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
(3)证明:由(1)可得,设,
显然直线的斜率不为0,所以设直线的方程为,且,
联立,可得,
且,,
则,
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与直线的方程,消去可得:
,
由,可得,即,
据此可得点在定直线上运动.
8.(24-25高二上·辽宁·期末)已知,,动点满足,
(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2)设在点处曲线的切线为,若,为上两点,且满足,,
(i)证明:点在定直线上,并求出定直线方程;
(ii)是否存在点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点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i)证明见解析;
(ii)存在点使成立,点横坐标为,理由见解析
【详解】(1)因为,
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中靠近点的一支,
且,解得,所以,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i)联立方程组,消去,得,
整理可得①,
因为直线与曲线相切,所以,
所以,所以,
将,代入①可得:,
解得,代入直线可得,所以,
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组,所以,
所以,解得;
所以点在定直线上,该定直线方程为;
(ii)由(i)可知,,
因为,所以,,
所以
,
解得或,又因为不符合题意,所以(舍去),
所以点横坐标为,
存在点使成立,此时点横坐标为.圆锥曲线: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点问题、定值问题、定直线问题专项训练
考点目录
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点问题 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值问题
以双曲线为背景的定直线问题
1.(24-25高二下·云南曲靖·期末)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为,离心率为3,是上的两点.
(1)求的标准方程;
(2)若线段的中点为,求直线的方程;
(3)若(不在直线上),证明:直线过定点.
2.(24-25高二上·安徽黄山·期末)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分别为其左、右顶点,点在上. 为直线上的动点,与双曲线的另一交点为,与双曲线的另一交点为.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证明:直线过定点.
3.(2025·湖北·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在直线上,的左焦点为,点.为的右支上一动点.
(1)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2)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的左支交于D,E两点,求的面积的最小值;
(3)设为的左支上与不重合的一动点,若直线平分,证明:直线MN恒过定点.
4.(2025·甘肃定西·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的焦距为4.
(1)求的方程;
(2)过的左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的左支交于两点.
(i)求的取值范围;
(ii)记点,直线与的右支分别交于点,证明:直线过定点.
5.(2025·海南·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点P(2,1)是C上一点,过点P作斜率分别为,的两条直线,,且直线与C交于另一点A,直线与C交于另一点B.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若,证明:直线AB与y轴的交点为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6.(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4,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过点作直线,与的左支相交于两点,点与点关于轴对称,问:直线是否过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7.(24-25高二下·重庆·期中)已知双曲线的图象经过点,其中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过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过点作直线与双曲线右支交于、两点,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点.证明: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8.(24-25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如图,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点在直线上运动,直线 交双曲线左支于点,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 与 不重合).
①求直线与的斜率之积;
②问直线是否过定点 如果过定点,请求出定点坐标; 如果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1.(2025·河北秦皇岛·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在第一象限交双曲线于点,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在第四象限交双曲线于点,与交于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求的值;
(3)证明:是定值.
2.(2025·湖南长沙·三模)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1)求动点的轨迹;
(2)过上述轨迹上一点作轨迹的切线与两直线分别交于、两点,证明:三角形的面积是定值.
3.(24-25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双曲线经过点,且渐近线方程为.
(1)求a,b的值;
(2)点A,B,D是双曲线C上不同的三点,且B,D两点关于y轴对称,的外接圆经过原点O,若设直线的AB方程为.
①求外接圆的方程(用k,m表示);
②求证: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
4.(2025·广西柳州·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虚轴长为,点在曲线上.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过原点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已知直线和的斜率存在.证明:直线和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5.(2025·山西·一模)已知双曲线E:的左,右顶点分别为,,,双曲线E渐近线的方程为,过作斜率非零的直线l交E于,直线与直线交于点P,直线与直线交于点Q.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与直线的斜率分别为,,求证为定值;
(3)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使得定点恰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若存在,求出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6.(24-25高三下·安徽阜阳·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过点F的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当轴时,.
(1)若A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证明:.
(2)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定点M的坐标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24-25高三上·重庆·阶段练习)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且的一个焦点到其渐近线距离为2.
(1)求的方程;
(2)若上任意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过分别作的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与分别交于求证:为定值.
8.(24-25高二上·福建三明·期末)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且的长半轴长是的实半轴长的3倍.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P为两条曲线的交点,求的面积;
(3)若过点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A,B两点,证明:为定值.
1.(25-26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过点.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设双曲线的左、右两个顶点为A、B,过右焦点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Q两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求证:点在定直线上.
2.(25-26高三上·福建·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离心率为2,圆与恰有两个交点.
(1)求的方程;
(2)设为的左顶点,过且斜率存在的直线交的右支于两点,直线分别交圆的另一点于.
(i)证明:三点共线;
(ii)设直线与直线交于,证明:点在定直线上.
3.(24-25高二上·河北沧州·期中)已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且过点.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求;
(3)若,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两点,且直线的斜率为2,线段的中点为,证明:点在直线上.
4.(24-25高三上·江西南昌·开学考试)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4,过右焦点且垂直轴的直线交曲线的右支于两点(在轴上方),,过右焦点的动直线交的左支于点,交的右支于点,直线和的交点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证明点在定直线上,并求出该定直线的方程.
5.(23-24高二下·广西贵港·期中)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到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1)求的方程.
(2)设的左、右顶点分别为,,过点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与相交于,两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试问点是否在定直线上?若是,求出定直线的方程;若不是,说明理由.
6.(24-25高三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已知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 右焦点,过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过双曲线的右焦点向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作垂线,垂足为,若的面积为,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3)在(2)的条件下,若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 右顶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证明:点在一条定直线上.
7.(24-25高三上·上海·期中)已知双曲线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是的两个焦点,其中左焦点为,离心率为.
(1)求的方程;
(2)双曲线上存在一点,使得,求三角形的面积;
(3)记的左、右顶点分别为,过点的直线与的左支交于M,N两点,在第二象限,直线与交于点.证明:点在定直线上.
8.(24-25高二上·辽宁·期末)已知,,动点满足,
(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2)设在点处曲线的切线为,若,为上两点,且满足,,
(i)证明:点在定直线上,并求出定直线方程;
(ii)是否存在点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点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