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7 11: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的主旨及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原理。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认识来源于实践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知识点。通过具体案例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写作特点,提升学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首尾呼应、逻辑严密的写作技巧。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等核心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培养学生对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层层递进式论证方法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帮助学生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增强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掌握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核心观点,并能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这一理论分析问题。
(2)难点:帮助学生梳理并掌握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论证结构,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在综合学习中运用这一结构进行论证写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常我们对毛主席的印象,是诗人、是领袖、也是政治家。但实际上,他还是一位深邃的哲学家。邓小平同志在探讨 “实事求是” 这一重要原则时,特别提到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精髓,而且文字优美、逻辑严密,是一篇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篇重要的哲学论文,探索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师简单介绍文章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许多著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其中《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更是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
(二)初步阅读课文
朗读课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的第一段,注意语速和语气。(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评:这段话主要是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详细阅读并讨论该段落的主要观点。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教师总结:通过对各个段落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思考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发言)
学生 A:文章主要讨论了人的正确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 B:文章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大家的分析都很到位,文章确实主要讨论了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并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深入理解课文
(一)分析文章结构
段落划分: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逐段分析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引出主题。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句子解读: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例如:“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讨论为什么正确思想必须来自社会实践。
学生 C:我认为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问题。
学生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正确的思想必须来自实践。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理解都非常好,实践确实是我们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二)讨论核心概念
什么是正确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 “正确思想” 的定义。
学生 E:我认为正确思想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的认识。
教师总结:正确思想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思想,它能够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实践的重要性: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实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 F:比如我们做科学实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学生 G:还有我们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也需要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
教师总结:实践不仅是我们获取正确思想的途径,也是我们检验和修正思想的唯一标准。
(三)联系实际
个人经历分享: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的经历。
学生 H:我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了难题,通过不断练习和请教老师,最终解决了问题。
教师点评:通过你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实践对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班级活动策划: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项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项目等。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活动计划,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或意见。
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策划,我们不仅能够锻炼组织和协调能力,还能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自己的正确思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文章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思想。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正确思想。
课后作业:
(1)结合个人实际,撰写一篇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心得体会,不少于 300 字。
(2)针对课文中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一问题,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方案,包括讨论主题、讨论步骤和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