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慈母情深》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7 20:5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慈母情深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蝙蝠 (biān) 依赖 (lài) 潜入 (qiǎn)
B. 哲学 (zhé) 搜索 (sōu) 曲折 (qǔ)
C. 郑重 (zhèng) 剖析 (pōu) 炊烟 (chuī)
D. 追悼 (diào) 栅栏 (zhà) 侮辱 (wǔ)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他提前制定复习计划,做到了有备无患。
B.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毫无准备的路人惊慌失措,纷纷寻找避雨之处。
C. 他在演讲台上夸夸其谈,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领域的真实经历与深刻思考,赢得阵阵掌声。
D. 这片曾经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如今在建设者的努力下,逐渐变成了绿洲。
3.下列与“震耳欲聋”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词语是(  )
A.酷暑炎夏
B.日理万机
C.闭月羞花
D.守口如瓶
4.作者为什么用“慈母情深”作课题?下列理解最合理的是: ( )
A.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
B.因为慈祥的母亲不仅为养活孩子辛勤工作,还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这个课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C.因为母亲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5.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C.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D.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池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片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词语。
在充满zào shēng(    )的厂房里,母亲用jūn liè(    )的手指数完毛票后把钱塞给我,紧接着又xiàn rù(    )了máng lù(    )的工作中。我不敢耽误她,yì zhì(    )着内心的情感,攥着钱跑了出去。
7.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精神状态不正常,就像丢了魂魄一样。(       )
(2).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很吵,耳朵都震得快聋了。(       )
(3).母亲立刻又陷入了手和脚一起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    不顾同事的      ,毫不犹豫地给“我”买________的事。通过这件日常生活小事,歌颂了母亲      ,感受着伟大的      ,激发我们热爱        的思想感情。
(2).文中的母亲是一位      的母亲,        的母亲,        的母亲。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仔细品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这段话运用   的修辞方法,对母亲的   、   进行描写,塑造了一个   的母亲形象。
(2).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震耳欲聋”形容             。
(2)这句是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         。
(3).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这段话反映出母亲工作的      ,劳动环境        。
10. 读句子,体会加点的词句。
(1).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说明这是一个              的母亲。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从“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看出                   。
(3).母亲说完,又立刻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从母亲四个“立刻”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到母亲             。
(4).母亲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表现母亲是多么                。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阅读类文,完成练习。
难忘的雨伞
①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当走读生,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哪!
②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便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了很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时,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③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里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④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对我说:“给你,你要的伞!”
⑤啊,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⑥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一直伴随着我。渐渐地,它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带着这把伞就仿佛娘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在“我”和娘说要买伞时,娘“沉思了很久”,娘当时在想什么?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在正确的括号里打“√”在错误的括号里打“×”。
①家里都这么困难了,儿子居然还要买伞,真是太不懂事了。( )
②虽然现在家里很困难,但也不能一直让儿子淋雨啊!大不了我熬夜多织几匹布,买伞的钱就有了。( )
(2).为什么“我”一开始提出买伞,后来又说不要伞了?前后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体现出       。
(4).作者以“难忘的雨伞”为标题是因为( )
A.这把雨伞很珍贵。
B.雨伞已经成为文物了。
C.这把雨伞是妈妈用生命换来的。
D.雨伞点明了文章中心,是本文的线索。
(5).你是怎样理解“带着这把伞就仿佛娘就在我身边”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D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6. (1). 噪声(2). 龟裂(3). 陷入(4). 忙碌(5). 抑制
7.(1). 失魂落魄(2). 震耳欲聋(3). 手脚并用
8. (1). 母亲(2). 劝阻(3). 书(4). 的伟大(5). 母爱(6). 母亲(7). 勤劳(8). 开明(9). 伟大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1). 反复(2). 动作(3). 神态(4). 辛苦劳作(5). 声音非常大(6). 环境(7). 母亲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8). 辛劳(9). 极差
10. (1). 瘦弱艰辛(2). 是个贫苦的母亲(3). 的辛劳(4). 通情达理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 1. ① × ② √2. 开始是“我”不懂事,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后来“我”知道了娘的辛苦,不想让娘为自己熬夜,所以说不要伞了。前面提出买伞表达了作者对伞的渴望,后面说不要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关心。3. (1). 比喻3. (2). 娘为了给“我”买伞,熬夜织布而变得衰老4. D5. ①娘就是这把伞,为“我”遮风挡雨:②伞代表着深深的母爱,使“我”感到温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