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的水溶液能导电,NH3是电解质
B.NH3·H2O是弱碱,其水溶液中阴离子只有OH-
C.CO为非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
D.NH4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H4HCO3N+H++C
2.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B.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3.下列物质的变化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蔗糖溶于水
C.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 D.红磷单质受热熔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Na2O、Na2O2、Mg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已知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
③0.5 mol·L-1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L-1 ④苏打、碱石灰、醋酸、小苏打均为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②⑤ D.②⑤⑥
5.我们把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电解质
B.蔗糖(含C、H、O的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C.固体MgCl2不能导电,所以MgCl2属于非电解质
D.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6.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K后,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证明酒精溶液是非电解质
B.闭合开关,把酒精换成水,往溶液中通入氯气,随着气体通入,电流计示数增大,故氯气是电解质
C.取用0.1 mol·L-1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说明蔗糖是非电解质
D.闭合开关,把酒精换成水,往烧杯中加NaCl固体,虽然固体溶解,由于不反应,故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AgCl是非电解质 ②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 ④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
溶质 电离出的离子
酸 HCl H+、Cl-
H2SO4 H+、S
盐 NaCl Na+、Cl-
NaHSO4 Na+、H+、S
NH4Cl N、Cl-
碱 NaOH Na+、OH-
NH3·H2O N、OH-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
D.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9.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一定是盐类 D.X一定为电解质
10.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基本不变的是( )
A.蒸馏水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醋酸溶液 D.0.5 mol·L-1氨水
11.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向10 mL H2S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Ba(OH)2溶液至过量
B 向100 g 40%的NaOH溶液中通入36.5 g HCl气体
C 向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加水
D 向蒸馏水中不断通入HCl气体
12.某同学在碳酸饮料和薯片配料表中,发现如下物质:①水;②蔗糖;③浓缩橙汁;④味精(谷氨酸钠);⑤柠檬酸晶体;⑥小苏打;⑦NaCl晶体;⑧生石灰;⑨二氧化硅固体;⑩Fe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上述物质易导电的是 (填序号);写出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生石灰CaO属于 (填字母);其包装袋上,明确写着不可食用。请问生石灰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属于 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酸性氧化物 I.碱性氧化物
(4)实验发现,熔融状态下的NaCl可以导电,但是熔融状态下的AlCl3却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可以导电,请猜测其原因: 。
13.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地认识物质的性质。
Ⅰ.(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字母)。
A.固态氯化镁(MgCl2) B.液态氯化镁(MgCl2)
C.氯化钠溶液 D.铝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2CO3: ;
②H2SO4: ;
③KHSO4: 。
(3)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 ;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 。
Ⅱ.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
③CaCO3固体,④熔融KCl,⑤蔗糖,⑥铜,
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 。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1.B NH3溶于水形成NH3·H2O,NH3·H2O是电解质,而NH3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它不是碱性氧化物,CO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也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电离方程式中HC 不可拆分,因此NH4HCO3 的电离方程式为NH4HCO3N+HC,D项错误。
2.C 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称为碱,A项错误;氯化钠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是电解质溶液,B项错误;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不属于酸,NaHSO4属于酸式盐,D项错误。
3.A 氯化氢是电解质,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A项正确;蔗糖是非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发生电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B项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发生电离,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不能发生电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C项错误;红磷单质是非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受热熔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项错误。
4.C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①错误;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②正确;0.5 mol·L-1的一元弱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 0.5 mol·L-1,③错误;碱石灰为混合物,④错误;电解质可以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⑤正确;硫酸为电解质,但熔融的H2SO4不导电,⑥错误。
5.B 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MgCl2是盐,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可以导电,是电解质,C错误;氨气、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NH3·H2O、H2CO3,但NH3、CO2本身不电离,所以氨气和二氧化碳均是非电解质,D错误。
6.C 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证明酒精溶液不导电,酒精才是非电解质,A错误;闭合开关K,把酒精换成水,往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能导电,而氯气是单质,所以不能得出氯气是电解质的结论,B错误;取用 0.1 mol·L-1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证明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是化合物且不能电离,则蔗糖是非电解质,C正确;闭合开关K,把酒精换成水,往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氯化钠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混合溶液能导电,所以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D错误。
7.D AgCl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但AgCl在水中溶解的部分能完全电离,且AgCl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所以AgCl是电解质,故①错误;氯气为单质,所以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②错误;固态的HCl和液态的HCl都只有HCl分子,都不能导电,故③错误;二氧化碳在水溶液里生成碳酸,碳酸是电解质但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④错误;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碳酸钙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几乎不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不导电,如NH3在水溶液里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导电,故⑤错误。
8.D 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有H+,但不属于酸,A正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B正确;NH4Cl属于盐,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为N,而不是金属离子,C正确;NH3·H2O属于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是N,而不是金属离子,D错误。
9.D X不可能是某些化合物,如CO等,A项错误;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X不可能为非电解质,B项错误;X可能是酸、碱、盐,也可能是CaO等金属氧化物,C项错误;因为X为固体化合物并且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所以X一定为电解质,D项正确。
10.B 水是弱电解质,其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当加入NaOH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A不符合题意;加入的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Cl和H2O,消耗的H+数目与增加的Na+数目相等,则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基本不变,B符合题意;CH3COOH是弱酸,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较小,加入的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可得到强电解质CH3COONa,CH3COONa完全电离,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C不符合题意;NH3·H2O与NaOH不反应,但加入NaOH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D不符合题意。
11.C H2SO4与Ba(OH)2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最低,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差,继续滴加Ba(OH)2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因H2SO4与Ba(OH)2溶液浓度相同,最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起始时H2SO4溶液导电能力相差不大,A错误;100 g 40%的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1 mol,36.5 g HCl的物质的量为 1 mo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NaCl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由于有水生成,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所减弱,B错误;向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加水,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减弱,C正确;蒸馏水导电能力差,H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再增强,D错误。
12.(1)③⑩
(2)③⑩ NaHCO3Na++HC
(3)DEFI CaO+H2OCa(OH)2 化合
(4)熔融状态下AlCl3不能电离,在水溶液中AlCl3可以电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以导电
解析:(1)上述物质中,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浓缩橙汁、⑩Fe粉。(2)浓缩橙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Fe是金属单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上述物质易导电的是③⑩;NaHCO3在水中电离出Na+、HC,电离方程式是NaHCO3Na++HC。(3)CaO是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a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aO属于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OCa(OH)2,生石灰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作干燥剂;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熔融状态下AlCl3不能电离,所以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在水溶液中AlCl3可以电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
13.Ⅰ.(1)B
(2)①Na2CO32Na++C ②H2SO42H++S ③KHSO4K++H++S
(3)KHSO4与NaHCO3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构成的无机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
KHSO4与H2SO4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水溶液都显酸性
Ⅱ.(1)④⑥ (2)①②③④⑧⑨ ⑤⑦ (3)①②④⑦⑧⑨
解析:Ⅰ.(1)A项,固态MgCl2中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MgCl2溶于水和熔融时能导电,固态MgCl2属于电解质;B项,液态MgCl2中阴、阳离子自由移动,能导电,液态MgCl2属于电解质;C项,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铝能导电,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正确。(2)在水溶液中,①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②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③K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3)把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理由主要是KHSO4与NaHCO3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把 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理由主要是 KHSO4与H2SO4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水溶液都显酸性。
Ⅱ.(1)能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材料、半导体和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因此以上物质中④熔融KCl、⑥铜能导电。(2)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以上物质中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CaCO3固体、④熔融KCl、⑧H2SO4、⑨KOH固体属于电解质;⑤蔗糖、⑦CO2属于非电解质。(3)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才能导电,以上物质中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④熔融KCl、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溶于水后都能导电。
3 / 3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课程 标准 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3.初步学会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点突破(一) 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类型 电解质 非电解质
能否导电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
相同点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
不同点 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产生离子,能导电 不能电离,不能导电
举例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 SO3、CH4、NH3、蔗糖、乙醇、C6H6等
2.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
一个过程 电解质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两个条件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
两个守恒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①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电解质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
②举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2SO4:H2SO42H++S;
NaOH:NaOHNa++OH-;
NaCl:NaClNa++Cl-。
③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因条件不同,电离方程式也不同。
水溶液中:NaHSO4Na++H++S。
熔融状态:NaHSO4Na++HS。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1)酸:溶于水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碱:溶于水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盐:溶于水发生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探究氯化钠的导电性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闭合开关: 氯化钠固体 电灯泡不发光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闭合开关: 熔融氯化钠 电灯泡发光 熔融氯化钠导电
闭合开关: 氯化钠溶液 电灯泡发光 氯化钠溶液导电
【交流讨论】
1.NaCl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2.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吗?
3.电解质只有在水中才能发生电离吗?
4.电解质电离需要通电吗?试举例说明。
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1)从物质类别判断
(2)从物质性质看: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具备其一即可。有些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如HCl气体;有些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如BaSO4。
(3)从是否自身电离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自身发生电离,有些非电解质如NH3、CO2等,溶于水也能导电,但都不是自身电离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故蔗糖溶液是非电解质
B.氧化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氧化钙是电解质
C.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和H2SO4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导电
2.在以下各种情形下,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NaHSO4Na++H++S
B.水溶液中Ba(OH)2的电离:Ba(OH)2Ba2++OH-
C.水溶液中NaHCO3的电离:NaHCO3Na++HC
D.水溶液中Al2(SO4)3的电离:Al2(SO4)33Al3++3S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不是电解质
B.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Cl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
D.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分点突破(二)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类型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离子、水分子 离子、水分子、电解质分子
化合物种类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等 弱酸、弱碱、水等
物质类别实例 HCl、NaOH、NaCl CH3COOH、H2O、NH3·H2O
电离方程式实例 用“”号,如NaClNa++Cl- 用“”号,如H2OH++OH-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如图所示,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CH3COOH)溶液,灯泡亮度:甲>乙。
【交流讨论】
1.两种溶液为什么能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否相同?
2.决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3.小明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有关电解质的强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盐,由于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它们属于强电解质,如BaSO4、CaCO3等。
(2)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多少有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的原因是氯化钠固体中不含阴、阳离子
B.熔融态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C.硫酸不能导电而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硫酸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D.硫酸钡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
2.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2CO3 Fe(OH)3
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酒精 H2O
3.下列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10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 B.10 mL 0.1 mol·L-1氯化钠溶液
C.5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 D.1 L 0.1 mol·L-1的盐酸
4.Ⅰ.按要求填空。
①铝 ②盐酸 ③次氯酸 ④氨气 ⑤醋酸铵 ⑥干冰 ⑦蔗糖 ⑧水 ⑨熔融态硫酸钡 ⑩氯水 蓝矾 醋酸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Ⅱ.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三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硫酸至过量
b.向醋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
c.向盐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
电解质电离的本质及反应机理(探究与创新)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 (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填序号)。
①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②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④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3.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 Ca(HCO3)2易溶于水。若电解质溶液为 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下列四个图中, (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通入CO2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迁移应用】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图像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2.“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列由NaCl的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 事实 NaCl固体不导电 NaCl溶于水
结论 在NaCl固体中,Na+ 和Cl- 有序排列,不能自由移动 NaCl在水中能发生电离NaClNa++Cl-
选项 C D
实验 事实 NaCl溶液通电 熔融NaCl能导电
结论 a离子是水合氯离子,通电后a、b离子定向移动 NaCl熔融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BaSO4 B.铜、二氧化硫
C.KOH、蔗糖 D.KNO3、硫酸溶液
2.如图为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为电解质
B.a离子为Na+,b离子为Cl-
C.NaCl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
D.NaCl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发生电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SO4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B.NH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液态HNO3不导电,所以HNO3是非电解质
D.固态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
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Ba(OH)2Ba2++2OH-
B.NaHSO4(熔融)Na++H++S
C.MgCl2Mg2++2Cl-
D.H2SO42H++S
5.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①固体氢氧化钡,②石墨棒,③纯醋酸,④液态氯化氢,⑤硫酸氢钾固体,⑥熔融氯化钠,⑦蔗糖,⑧碳酸钠粉末。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3)写出①③⑤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 ;
③ ;
⑤ ;
⑧ 。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
2.提示: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氯单质不能导电,铜、石墨等单质能导电,NaCl溶液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提示:不一定。有些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发生电离。
4.提示:不需要。如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或熔融条件下就会电离出Na+和Cl-。
自主练习
1.B 蔗糖溶液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A错误;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HCl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不需要通电,C错误;H2SO4由分子构成,所以在熔融状态下(液态)H2SO4不能导电,D错误。
2.C 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A错误;水溶液中的 Ba(OH)2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B错误;水溶液中的 Al2(SO4)3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D错误。
3.C AgCl的溶解度很小,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但氯化银在熔融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是电解质,A错误;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B错误;金属能导电,但金属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分点突破(二)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均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不同,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2.提示: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3.提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个实验的前提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当弱电解质浓度远远大于强电解质的浓度时,可能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更强。
自主练习
1.A 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阴、阳离子能导电,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含有阴、阳离子,A错误。
2.C Fe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NH3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aSO4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B错误;CaCO3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H2CO3为弱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C正确;水为弱电解质,D错误。
3.C 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10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小于0.2 mol·L-1;10 mL 0.1 mol·L-1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为 0.2 mol·L-1;5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为0.3 mol·L-1;1 L 0.1 mol·L-1盐酸中离子的总浓度为0.2 mol·L-1,则5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且离子所带电荷数最多,C正确。
4.Ⅰ.(1)②⑩ (2)③⑤⑧⑨ ③⑧ ⑤⑨ (3)④⑥⑦
Ⅱ.b a c
解析:Ⅰ.(1)混合物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体系,②⑩是混合物。(2)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③⑤⑧⑨ 是电解质,其中⑤⑨ 是强电解质,③⑧ 是弱电解质。(3)④⑥其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并不是它们自身电离使溶液导电,④⑥⑦是非电解质。
Ⅱ.选项a,电流强度大的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和电荷数大,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时,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至变为零;硫酸过量时,由于硫酸为强电解质,导电性又增强。选项b,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入氨水发生反应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其中CH3COONH4为强电解质,故导电性增强;氨水过量时,由于NH3·H2O为弱电解质,导电性又减弱。选项c,向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HCl和NaCl都为强电解质,但生成NaCl后离子浓度会减小,故电流强度会减弱,但I≠0,应 I>0。
【关键能力·细培养】
1.提示:⑤⑥⑦⑧。氯化钠、氢氧化钠晶体虽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两者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实为水合离子),所以二者的水溶液能导电;蔗糖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也不导电。
2.提示:溶液能否导电,取决于溶液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导电性强弱则由离子浓度大小及所带电荷数多少等因素决定。④中,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几乎没有离子,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继续滴加Ba(OH)2溶液,Ba(OH)2过量,溶液中Ba2+、OH-数目增多,灯泡又逐渐变亮;石灰乳中Ca(OH)2溶解度小,加稀盐酸生成了可溶性的CaCl2,导电能力增强。
3.提示:由于开始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CO2过量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随着CO2的不断通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其导电性也基本不变,所以选D。
迁移应用
1.A BaSO4是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故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A错误;a时刻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为0,说明此时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反应生成BaSO4和H2O,B、D正确;BC段过量H2SO4电离出H+、S,溶液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C项正确。
2.C 由图可知,在形成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中水分子的朝向不同,a离子是水分子中显负电性的氧原子朝内,则a离子是水合钠离子,C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1.C 氯化钠、硫酸钡都是电解质,A错误;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硝酸钾为电解质,而硫酸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2.C NaCl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水分子中H显正电性,O显负电性,根据异性相吸原理,Na+带正电荷,应该是围绕钠离子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朝向钠离子,所以b离子为Na+,a离子为Cl-,B错误;NaCl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也可以电离,D错误。
3.D BaSO4属于盐,是电解质,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导电性很弱,A项错误;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OH-,NH3·H2O是电解质,NH3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HNO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N,HNO3是电解质,C项错误;固态NaCl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D项正确。
4.B Ba(OH)2是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A项正确;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Na+和HS,电离方程式为NaHSO4(熔融)Na++HS,B项错误;Mg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C项正确;H2SO4是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D项正确。
5.(1)②⑥ ⑦ (2)③④ ① ⑤⑥⑧
(3)①Ba(OH)2Ba2++2OH-
③CH3COOHCH3COO-+H+
⑤KHSO4K++H++S
⑧Na2CO32Na++C
解析:①固体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属于电解质,但由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导电;②石墨棒是单质,可以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纯醋酸是一元弱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但纯醋酸不导电;④液态氯化氢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是一元强酸,但液态氯化氢不导电;⑤硫酸氢钾固体是盐,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但硫酸氢钾固体不导电;⑥熔融氯化钠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氯化钠是盐;⑦蔗糖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⑧碳酸钠是盐,属于电解质,碳酸钠粉末不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导电;则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②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属于酸的是③④,属于碱的是①,属于盐的是⑤⑥⑧。
7 / 7(共94张PPT)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课程 标准 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3.初步学会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4、学科素养·稳提升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电解质及其电离
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类型 电解质 非电解质
能否导电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
相同点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
不同点 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产生离子,能导电 不能电离,不能导电
举例 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 SO3、CH4、NH3、蔗糖、乙醇、C6H6等
2. 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
一个过程 电解质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两个条件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
两个守恒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①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电解质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
程的式子。
②举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2SO4:H2SO4 2H++S ;
NaOH:NaOH Na++OH-;
NaCl:NaCl Na++Cl-。
③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因条件不同,电离方程式也不同。
水溶液中:NaHSO4 Na++H++S 。
熔融状态:NaHSO4 Na++HS 。
3.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1)酸:溶于水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碱:溶于水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盐:溶于水发生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探究氯化钠的导电性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闭合开关: 氯化钠固体 电灯泡不发光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闭合开关: 熔融氯化钠 电灯泡 发光 熔融氯化钠
导电
闭合开关: 氯化钠溶液 电灯泡 发光 氯化钠溶液
导电
【交流讨论】
1. NaCl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2. 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吗?
提示: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氯单质不能导电,铜、石墨
等单质能导电,NaCl溶液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化合物,所以既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 电解质只有在水中才能发生电离吗?
提示:不一定。有些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发生电离。
4. 电解质电离需要通电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需要。如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或熔融条件下就会电离出
Na+和Cl-。
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1)从物质类别判断
(2)从物质性质看: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条件是在水溶
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具备其一即可。有些电解质在水溶液
中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如HCl气体;有些电解质只在熔
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如BaSO4。
(3)从是否自身电离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
自身发生电离,有些非电解质如NH3、CO2等,溶于水也能导
电,但都不是自身电离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1.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故蔗糖溶液是非电解质
B. 氧化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氧化钙是电解质
C. 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D. NaCl和H2SO4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导电
解析: 蔗糖溶液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
质,A错误;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HCl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
的离子,电离不需要通电,C错误;H2SO4由分子构成,所以在熔
融状态下(液态)H2SO4不能导电,D错误。
2. 在以下各种情形下,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NaHSO4 Na++H++S
B. 水溶液中Ba(OH)2的电离:Ba(OH)2 Ba2++OH-
C. 水溶液中NaHCO3的电离:NaHCO3 Na++HC
D. 水溶液中Al2(SO4)3的电离:Al2(SO4)3 3Al3++3S
解析: 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
HS ,A错误;水溶液中的 Ba(OH)2电离方程式为Ba(OH)2
Ba2++2OH-,B错误;水溶液中的Al2(SO4)3电离方程式为
Al2(SO4)3 2Al3++3S ,D错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不是电解质
B. 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 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Cl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
D. 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解析: AgCl的溶解度很小,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但氯化
银在熔融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是电解质,A错
误;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是碳酸不
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B错误;金属能导电,但
金属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分点突破(二)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类型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类型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存
在的微粒 离子、水分子 离子、水分子、电解质分子
化合物种类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等 弱酸、弱碱、水等
物质类别实例 HCl、NaOH、NaCl CH3COOH、H2O、
NH3·H2O
电离方程式 实例 用“ ”号,如NaCl
Na++Cl- 用“ ”号,如H2O H++OH-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如图所示,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
(CH3COOH)溶液,灯泡亮度:甲>乙。
【交流讨论】
1. 两种溶液为什么能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否相同?
提示: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均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
用下,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不同,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
向移动。
2. 决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3. 小明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
弱”,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
提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个实验的前提是“相同浓度的盐
酸和醋酸”,当弱电解质浓度远远大于强电解质的浓度时,可能弱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更强。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
电解质。
有关电解质的强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盐,由
于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它们属于强电解质,如BaSO4、
CaCO3等。
(2)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溶液的导电
性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多
少有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
液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的原因是氯化钠固体中不含阴、阳离子
B. 熔融态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C. 硫酸不能导电而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硫酸溶于水后在水分子
的作用下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D. 硫酸钡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
解析: 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阴、阳离子能导电,氯化钠晶体不
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含有阴、
阳离子,A错误。
2.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
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2CO3 Fe(OH)3
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酒精 H2O
解析: Fe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NH3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aSO4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
于强电解质,B错误;CaCO3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
质,H2CO3为弱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C正确;水为弱电解
质,D错误。
3. 下列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 10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
B. 10 mL 0.1 mol·L-1氯化钠溶液
C. 5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
D. 1 L 0.1 mol·L-1的盐酸
解析: 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100 mL 0.1 mol·L-1醋酸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小于0.2 mol·L-1;10 mL 0.1 mol·L-1氯化钠
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为 0.2 mol·L-1;5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
中离子的总浓度为0.3 mol·L-1;1 L 0.1 mol·L-1盐酸中离子的总浓
度为0.2 mol·L-1,则5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最
大,且离子所带电荷数最多,C正确。
4. Ⅰ.按要求填空。
①铝 ②盐酸 ③次氯酸 ④氨气 ⑤醋酸铵
⑥干冰 ⑦蔗糖 ⑧水 ⑨熔融态硫酸钡 ⑩氯水
蓝矾 醋酸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
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②⑩
③⑤⑧⑨
③⑧
⑤⑨
④⑥⑦
解析:(1)混合物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体系,②⑩是混
合物。
(2)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③⑤⑧⑨ 是电解质,其中⑤⑨ 是强电解质,③⑧ 是弱电解质。
(3)④⑥其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并不是它们自身电离使溶液导电,④⑥⑦是非电解质。
Ⅱ.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
强度( I )随新物质加入量( m )的变化曲线。以下三个导电性实
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
是 ,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
度的硫酸至过量
b
a
c
b.向醋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
过量
c.向盐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
解析:选项a,电流强度大的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和电荷数大,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时,发生反应Ba(OH)2+H2SO4 BaSO4↓+2H2O,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至变为零;硫酸过量时,由于硫酸为强电解质,导电性又增强。选项b,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入氨水发生反应CH3COOH+NH3·H2O CH3COONH4+H2O,其中CH3COONH4为强电解质,故导电性增强;氨水过量时,由于NH3·H2O为弱电解质,导电性又减弱。选项c,向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HCl+NaOH NaCl+H2O,HCl和NaCl都为强电解质,但生成NaCl后离子浓度会减小,故电流强度会减弱,但 I ≠0,应 I >0。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1.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
(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电解质电离的本质及反应机理(探究与创新)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提示:⑤⑥⑦⑧。氯化钠、氢氧化钠晶体虽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
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两者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
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实为水合离子),所以二者的水溶液
能导电;蔗糖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也不导电。
2. 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
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
是 (填序号)。
①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②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④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提示:溶液能否导电,取决于溶液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导电性强弱则由离子浓度大小及所带电荷数多少等因素决定。④
中,发生反应:H2SO4+Ba(OH)2 BaSO4↓+2H2O,溶液中
离子浓度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几乎没有离子,灯泡由亮
变暗至熄灭,继续滴加Ba(OH)2溶液,Ba(OH)2过量,溶液中
Ba2+、OH-数目增多,灯泡又逐渐变亮;石灰乳中Ca(OH)2溶
解度小,加稀盐酸生成了可溶性的CaCl2,导电能力增强。
3. 已知:CO2+Ca(OH)2 CaCO3↓+H2O,CaCO3+CO2+H2O
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电解质溶液为Ca
(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下列四个图中, (填
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
系( x 轴表示通入CO2的量, y 轴表示导电能力)。
提示:由于开始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
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CO2过量后,随着反应的进
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随着CO2的不断通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基本不变,其导电性也基本不变,所以选D。
【迁移应用】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
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
组的同学关于图像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B. 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是由于过量
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 a 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解析: BaSO4是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故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A错误; a 时刻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为0,说
明此时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反应生成BaSO4和
H2O,B、D正确;BC段过量H2SO4电离出H+、S ,溶液导电能
力又逐渐增强,C项正确。
2.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列由
NaCl的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 事实 NaCl固体不导电
NaCl溶于水
结论 在NaCl固体中,Na+ 和Cl- 有序排列,不能自由移动 NaCl在水中能发生电离
NaCl Na++Cl-
2.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列由
NaCl的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C D
实验 事实 NaCl溶液通电
熔融NaCl能导电
结论 a离子是水合氯离子,通电后a、b离子定向移动 NaCl熔融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解析: 由图可知,在形成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中水分子
的朝向不同,a离子是水分子中显负电性的氧原子朝内,则a离子是
水合钠离子,C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NaCl、BaSO4 B. 铜、二氧化硫
C. KOH、蔗糖 D. KNO3、硫酸溶液
解析: 氯化钠、硫酸钡都是电解质,A错误;铜为单质,既不
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硝酸钾为电解质,而硫酸溶
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2. 如图为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aCl溶液为电解质
B. a离子为Na+,b离子为Cl-
C. NaCl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 Na++Cl-
D. NaCl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发生电离
解析: NaCl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水分子中H
显正电性,O显负电性,根据异性相吸原理,Na+带正电荷,应该
是围绕钠离子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朝向钠离子,所以b离子为Na
+,a离子为Cl-,B错误;NaCl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也可以
电离,D错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aSO4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B. NH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 液态HNO3不导电,所以HNO3是非电解质
D. 固态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
解析: BaSO4属于盐,是电解质,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导电性很弱,A项错误;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在水
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 、OH-,NH3·H2O是电解质,
NH3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HNO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H+、N ,HNO3是电解质,C项错误;固态NaCl不能电离出自由
移动的离子,但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
子,是电解质,D项正确。
4.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Ba(OH)2 Ba2++2OH-
B. NaHSO4(熔融) Na++H++S
C. MgCl2 Mg2++2Cl-
D. H2SO4 2H++S
解析: Ba(OH)2是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 Ba2+
+2OH-,A项正确;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Na+和HS ,
电离方程式为NaHSO4(熔融) Na++HS ,B项错误;
Mg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 Mg2++2Cl
-,C项正确;H2SO4是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 2H++S
,D项正确。
5. 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①固体氢氧化钡,②石墨棒,③纯醋酸,④液态氯化氢,⑤硫酸氢
钾固体,⑥熔融氯化钠,⑦蔗糖,⑧碳酸钠粉末。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
是 。
(2)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②⑥
⑦
③④
①
⑤
⑥⑧
① ;
③ ;
⑤ ;
⑧ 。
Ba(OH)2 Ba2++2OH-
CH3COOH CH3COO-+H+
KHSO4 K++H++S
Na2CO3 2Na++C
(3)写出①③⑤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解析:①固体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属于电解质,但由于不
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导电;②石墨棒是单质,可
以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纯醋酸是一
元弱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但纯
醋酸不导电;④液态氯化氢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
属于电解质,是一元强酸,但液态氯化氢不导电;⑤硫酸氢
钾固体是盐,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但硫酸氢钾固体不导电;⑥熔融氯化钠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
的阴、阳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氯化钠是盐;
⑦蔗糖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⑧碳酸钠是盐,属于电解质,碳酸钠粉末不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导电;则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②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⑦;属于酸的是③④,属于碱的是①,属于盐的是⑤⑥⑧。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的水溶液能导电,NH3是电解质
B. NH3·H2O是弱碱,其水溶液中阴离子只有OH-
C. CO为非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
D. NH4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H4HCO3 N +H++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NH3溶于水形成NH3·H2O,NH3·H2O是电解质,而NH3是
非电解质,A项错误;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O
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它不是碱性氧化物,CO也不能与
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也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电离方
程式中HC 不可拆分,因此NH4HCO3 的电离方程式为NH4HCO3
N +HC ,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B. 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C.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
是盐
D. 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出的阴
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称为碱,A项错误;氯化钠是电解质,其水
溶液是电解质溶液,B项错误;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除H+外还
有Na+,不属于酸,NaHSO4属于酸式盐,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下列物质的变化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
A.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 蔗糖溶于水
C. 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
D. 红磷单质受热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氯化氢是电解质,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
离子,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A项正确;蔗糖是非电解质,溶于
水不能发生电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B项错误;醋酸是弱
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发生电离,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不能发生电
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C项错误;红磷单质是非金属单
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受热熔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
离子,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Na2O、Na2O2、Mg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已知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
③0.5 mol·L-1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L-1
④苏打、碱石灰、醋酸、小苏打均为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
C. ②⑤ D. ②⑤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①错误;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说明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②正
确;0.5 mol·L-1的一元弱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5 mol·L-1,③错
误;碱石灰为混合物,④错误;电解质可以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
移动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⑤正确;硫酸为电解质,但
熔融的H2SO4不导电,⑥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我们把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
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电解质
B. 蔗糖(含C、H、O的纯净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
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C. 固体MgCl2不能导电,所以MgCl2属于非电解质
D.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
误;MgCl2是盐,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可以导电,是电解质,
C错误;氨气、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电
解质NH3·H2O、H2CO3,但NH3、CO2本身不电离,所以氨气和二
氧化碳均是非电解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K后,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证明酒精溶液是非电解质
B. 闭合开关,把酒精换成水,往溶液中通入氯气,随着气体通入,电流计示数增大,故氯气是电解质
C. 取用0.1 mol·L-1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说明蔗糖是非电解质
D. 闭合开关,把酒精换成水,往烧杯中加NaCl固体,虽然固体溶解,由于不反应,故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证明酒精
溶液不导电,酒精才是非电解质,A错误;闭合开关K,把酒精换
成水,往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能导
电,而氯气是单质,所以不能得出氯气是电解质的结论,B错误;
取用 0.1 mol·L-1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证明蔗糖溶液不导电,蔗糖是化合物且不能电离,则蔗糖是非电解
质,C正确;闭合开关K,把酒精换成水,往烧杯中加入NaCl固
体,氯化钠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混合溶液能导电,所以电
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AgCl是非电解质
②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
④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 ①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AgCl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但AgCl在水
中溶解的部分能完全电离,且AgCl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所
以AgCl是电解质,故①错误;氯气为单质,所以氯气既不是电解
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②错误;固态的HCl和液态的HCl都只有HCl
分子,都不能导电,故③错误;二氧化碳在水溶液里生成碳酸,碳
酸是电解质但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④错误;电解质放在水中不
一定能导电,如碳酸钙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几乎不导电;非
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不导电,如NH3在水溶液里反应生成一水合
氨,一水合氨能导电,故⑤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的情况,根
据表中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
溶质 电离出的离子
酸 HCl H+、Cl-
H2SO4 H+、S
盐 NaCl Na+、Cl-
NaHSO4 Na+、H+、S
NH4Cl N 、Cl-
碱 NaOH Na+、OH-
NH3·H2O N 、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B.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 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
D.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解析: 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有H+,但不属于酸,
A正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
盐,B正确;NH4Cl属于盐,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为N ,
而不是金属离子,C正确;NH3·H2O属于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
离子是N ,而不是金属离子,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
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B. X可能为非电解质
C. X一定是盐类 D. X一定为电解质
解析: X不可能是某些化合物,如CO等,A项错误;熔融状态
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X不可能为非电解质,B项错误;X可能是
酸、碱、盐,也可能是CaO等金属氧化物,C项错误;因为X为固
体化合物并且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所
以X一定为电解质,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
能力基本不变的是( )
A. 蒸馏水
B. 0.5 mol·L-1盐酸
C. 0.5 mol·L-1醋酸溶液
D. 0.5 mol·L-1氨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水是弱电解质,其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当加入
NaOH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A不
符合题意;加入的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Cl和H2O,消
耗的H+数目与增加的Na+数目相等,则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基本
不变,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基本不变,B符合题意;CH3COOH是
弱酸,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较小,加入的NaOH与CH3COOH恰好
完全反应可得到强电解质CH3COONa,CH3COONa完全电离,使
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C不符
合题意;NH3·H2O与NaOH不反应,但加入NaOH后,自由移动的
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向10 mL H2S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Ba(OH)2溶液至过量
B 向100 g 40%的NaOH溶液中通入36.5 g HCl气体
C 向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加水
D 向蒸馏水中不断通入HCl气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H2SO4与Ba(OH)2发生反应:H2SO4+Ba(OH)2
BaSO4↓+2H2O,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最低,溶液
的导电能力最差,继续滴加Ba(OH)2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
强,因H2SO4与Ba(OH)2溶液浓度相同,最终溶液的导电能力
与起始时H2SO4溶液导电能力相差不大,A错误;100 g 40%的
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 =1 mol,36.5 g HCl
的物质的量为1 mo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NaCl在溶液中
完全电离,由于有水生成,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所减弱,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向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加水,离子浓度降低,溶液导电能力减弱,C正确;蒸馏水导电能力差,H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再增强,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某同学在碳酸饮料和薯片配料表中,发现如下物质:①水;②蔗
糖;③浓缩橙汁;④味精(谷氨酸钠);⑤柠檬酸晶体;⑥小苏
打;⑦NaCl晶体;⑧生石灰;⑨二氧化硅固体;⑩Fe粉。请回答
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解析:上述物质中,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浓缩橙汁、⑩Fe粉。
③
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上述物质易导电的是 (填序号);写出NaHCO3在
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解析:浓缩橙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Fe是金属单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上述物质易导电的是③⑩;NaHCO3在水中电离出Na+、HC ,电离方程式是NaHCO3 Na++HC 。
③⑩
NaHCO3 Na++H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生石灰CaO属于 (填字母);其包装袋上,明确
写着不可食用。请问生石灰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属于 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A. 酸 B. 碱 C. 盐 D. 纯净物 E. 化合物
F. 金属氧化物 G. 非金属氧化物 H. 酸性氧化物 I. 碱
性氧化物
DEFI
CaO
+H2O Ca(OH)2
化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CaO是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a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aO属于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O Ca(OH)2,生石灰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作干燥剂;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实验发现,熔融状态下的NaCl可以导电,但是熔融状态下
的AlCl3却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可以导电,请猜测其
原因:
。
解析:熔融状态下AlCl3不能电离,所以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在水溶液中AlCl3可以电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
熔融状态下AlCl3不能电离,在水溶液中AlCl3可以
电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以导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Ⅰ.(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字母)。
A. 固态氯化镁(MgCl2) B. 液态氯化镁(MgCl2)
C. 氯化钠溶液 D. 铝
B
13. 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地认识物质的性质。
解析:A项,固态MgCl2中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MgCl2溶于水和熔融时能导电,固态MgCl2属于电解质;B项,液态MgCl2中阴、阳离子自由移动,能导电,液态MgCl2属于电解质;C项,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铝能导电,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2CO3: ;
②H2SO4: ;
③KHSO4: 。
Na2CO3 2Na++C
H2SO4 2H++S
KHSO4 K++H++S
解析:在水溶液中,①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 2Na++C ;②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 2H++S ;③K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 K++H++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
他的理由主要是
;有人说可将无机
化合物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
是 。
KHSO4与NaHCO3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
根离子构成的无机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
KHSO4与H2SO4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水溶液都显酸
性
解析:把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理由主要是KHSO4与NaHCO3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把 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理由主要是 KHSO4与H2SO4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水溶液都显酸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Ⅱ.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 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⑤蔗糖,⑥铜,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④⑥
解析:能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材料、半导体和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
的电解质,因此以上物质中④熔融KCl、⑥铜能导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
的是 。
①②③④⑧⑨
⑤⑦
解析: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以上物质中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CaCO3固体、④熔融KCl、⑧H2SO4、⑨KOH固体属于电解质;⑤蔗糖、⑦CO2属于非电解质。
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 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⑥铜,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 。
①②④⑦⑧⑨
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 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⑥铜,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
解析: 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才能导电,以上物质中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④熔融KCl、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溶于水后都能导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