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9 14:10:47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实验室制氢气 C.适量的碳酸钠加入稀硫酸中 D.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
A.H2O+CaOCa(OH)2
B.2H2O+2Na2NaOH+H2↑
C.3NO2+H2O2HNO3+NO
D.2H2OO2↑+2H2↑
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D.
4.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B.Cu2(OH)2CO32CuO+CO2↑+H2O 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CuO+COCu+CO2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D.MgCO3+H2SO4MgSO4+CO2↑+H2O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5.用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得氧气:①2KClO32KCl+3O2↑,②2Na2O2+2H2O4NaOH+O2↑,③2HgO2Hg+O2↑,④2KMnO4K2MnO4+MnO2+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则在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3∶2∶1∶4 B.1∶1∶1∶1
C.2∶1∶2∶2 D.1∶2∶1∶1
6.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    (填字母)。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4)若生成0.1 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7.两份等质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
①在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完全分解得到氧气;
②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 ℃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KCl。
下列关于反应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相同 D.生成KCl的质量不同
8.宋代宋慈著的《洗冤集录》中有关于“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的氧气失去电子
C.反应中Ag和H2S均发生氧化反应
D.每生成1 mol X,转移2 mol电子
9.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铜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介绍了我国在西汉时期发明的湿法冶金技术,即“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含义是铜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例如:将适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CuSO4+FeCu+FeSO4。
①该反应发生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②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③每生成6.4 g Cu,消耗的CuSO4的质量为   g。
(2)工业冶炼铜的原理主要是:
ⅰ.2Cu2S+3O22Cu2O+2SO2
ⅱ.2Cu2O+Cu2S6Cu+SO2↑
①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②反应ⅰ中,生成的SO2属于    (填“氧化”“还原”或“氧化和还原”)产物,将其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0.(Ⅰ)储氢纳米碳管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
(2)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字母)。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已知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SO2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饮用水中的N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8H2O10Na[Al(OH)4]+3N2↑。
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      ,还原产物是        。
(4)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0Al+6NaNO3+4NaOH+18H2O10Na[Al(OH)4]+3N2↑。
1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高铁酸钾使用说明书 【化学式】K2FeO4 【性状】暗紫色具有金属光泽的粉末,无臭无味 【产品特点】干燥品在室温下稳定,在强碱溶液中稳定,随着碱性减弱,稳定性下降,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K2FeO4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可迅速杀灭细菌,有消毒作用,同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K2FeO4与水反应还能产生具有强吸附性的Fe(OH)3胶体,可除去水中细微的悬浮物,有净水作用 【用途】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 【用量】消毒净化1 L水投放5 mg K2FeO4,即可达到卫生标准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下列关于K2FeO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杀菌消毒中被还原
b.固体保存时需要防潮
c.制备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d.其消毒原理和净水原理相同
e.其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的优点有:作用快、安全性好、无异味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
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
①用双线桥法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当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是    g(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C 燃烧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为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反应中氢元素、锌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为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2.C A中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中H2O做氧化剂;D中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错误。
3.D Cl2与Ca(OH)2反应时,得失电子数目均是2,A错误;Cl2与FeCl2反应时,Cl2是氧化剂,得到电子,FeCl2是还原剂,失去电子,B错误;HClO和HCl反应生成Cl2,得失电子数目均为1,C错误。
4.C CuO+COCu+CO2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反应前后铜元素、碳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5.C 由反应可知,生成氧气时①、③、④中O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升高为0,且氧气为唯一氧化产物,所以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②中O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且氧气为唯一氧化产物,所以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所以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假设是1 mol),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4∶2∶4∶4,即2∶1∶2∶2。
6.(1)
(2)B (3)ZnSO4 AsH3 (4)0.6NA
解析:在该反应中Zn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Zn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ZnSO4;砷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至-3价,As2O3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AsH3,AsH3和转移的电子总数之间的关系为AsH3~6e-,所以生成 0.1 mol AsH3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其个数为0.6NA。
7.C ①2KClO32KCl+3O2↑,Cl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1价),发生还原反应,O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0价),发生氧化反应。②4KClO33KClO4+KCl,Cl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5价→+7价),又有降低(+5价→-1价),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分析两个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知,等质量的KClO3发生上述两个反应时,生成KCl的质量不等。
8.D 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4Ag+2H2S+O22Ag2S+2H2O 转移电子
        2       4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1 mol     2 mol
9.(1)①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 ③16.0 (2)①+1
②氧化和还原 SO2+2OH-S+H2O
解析:(1)①将适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CuSO4+FeCu+FeSO4,发生反应时,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在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2e-,被氧化;Cu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2e-,被还原,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③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6.4 g Cu,根据Cu原子守恒,则反应需消耗CuSO4的质量为m(CuSO4)=×160 g·mol-1=16.0 g。(2)①在Cu2S中S为 -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u元素化合价为+1价;②在反应ⅰ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Cu2S中-2价变为反应后SO2中的+4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SO2是氧化产物;O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O2中的0价变为反应后SO2中的-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SO2又是还原产物;将S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H2O。
10.(1)CO2 (2)A C+2H2SO4(浓)CO2↑+2SO2↑+2H2O (3)Al N2
(4)
解析:(Ⅰ)(1)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二氧化碳是氧化产物。(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硫酸只起酸的作用,表现酸性;在加热条件下,碳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Ⅱ)(3)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氮气是还原产物。(4)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30,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11.(1)+6价 (2)d 
(3)①
+5H2O ②55.3
解析:(1)K2FeO4中K元素显+1价,O元素显-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2)依据题给信息“K2FeO4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杀灭细菌”,则K2FeO4被还原,a正确;K2FeO4干燥品在室温下稳定,与水反应放出氧气,所以固体保存时需要防潮,b正确;K2FeO4在强碱溶液中稳定,所以制备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c正确;其消毒原理是利用强氧化性杀死细菌,净水原理是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强吸附性,原理不相同,d不正确;消毒净化1 L水投放5 mg K2FeO4,即可达到卫生标准,则其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的优点有:作用快、安全性好、无异味,e正确。(3)①在制取反应中,Fe(OH)3是还原剂,NaClO是氧化剂,则用双线桥法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5H2O。②由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Na2FeO4~3e-,当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是 mol×166 g·mol-1 ≈55.3 g。
3 / 4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课程 标准 1.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分点突破(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
①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   的反应。
②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   的反应。
(2)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        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实质: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着电子转移,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①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原子或离子   电子的反应。
②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原子或离子   电子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经过了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国已经是航天强国之一。
材料一: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火箭系列采用最常见的液体推进剂,主要成分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
材料二: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又称“冰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
【交流讨论】
1.长征五号推进剂工作的反应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你能标出长征二号火箭推进剂两种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吗?
C2H8N2:      ;
N2O4:      。
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是否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组概念
(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 化合价变化 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生成物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
1.歌曲《青花瓷》中“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两种元素
B.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铜失去的电子数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相等
D.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Cl2+2NaI2NaCl+I2
B.3O22O3
C.4Fe(OH)2+O2+2H2O4Fe(OH)3
D.NaH+H2ONaOH+H2↑
3.有反应:Fe2O3+2AlAl2O3+2Fe。
(1)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            ,该元素的原子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分点突破(二)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新技术试验卫星G星、H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的燃料之一是高氯酸铵(NH4ClO4)和铝粉的固体混合物。点燃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4Al+3O22Al2O3;②2NH4ClO4N2↑+4H2O+Cl2↑+2O2↑。
【交流讨论】
1.分析反应①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是什么?得到电子的物质是什么?4个Al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是多少?
失去电子的物质:    。
得到电子的物质:    。
转移电子数:    。
2.如何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上形象的表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出反应①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双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
(1)基本步骤
(2)注意事项
①箭尾、箭头必须指向反应物、生成物中相应的同种元素。
②采用a×b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a为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b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得到与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
(3)巧记口诀
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
示例:用双线桥法标出CO还原Fe2O3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2.单线桥法
表示反应过程中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1)基本步骤
(2)注意事项
①不需要标明“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②要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
③箭头由反应物中失去电子元素原子指向得到电子元素原子。
(3)巧记口诀
先确定变价元素,再计算价态变化;
桥上标明电子数,箭头还原到氧化。
示例:用单线桥法标出CO还原Fe2O3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2Fe+3CO2
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2.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若3 mol Cu参加反应,则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是    mol。
3.(1)分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不作答)。
①2Na+Cl22NaCl       ;
②NaOH+HClNaCl+H2O       。
(2)分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不作答)。
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
②Fe+2HClFeCl2+H2             。
(3)已知:Fe2O3+3CO2Fe+3CO2。
①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该反应中   被还原,   被氧化。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理解与辨析)
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相当重视,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用如下反应: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请分别指出该反应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说出你的理由。
2.请分别用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利用所得的信息分析,如果反应中转移0.5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规律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
【迁移应用】
1.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如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是氧化产物
D.是还原产物
2.铬能慢慢地溶于稀盐酸得到蓝色溶液,若通入空气则溶液颜色变绿,发生的反应有①Cr+2HClCrCl2+H2↑、②4CrCl2+4HCl+O24CrCl3+2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均属于置换反应
B.HCl在反应①②中均发生还原反应
C.反应①中HCl被氧化
D.溶液颜色由蓝变绿是因为Cr2+发生氧化反应
3.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l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Al2O3发生氧化反应
C.上述反应中碳元素被还原,C发生还原反应 D.上述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是因为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下列颜色变化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黑色的氧化铜溶于稀硫酸,溶液变蓝色
B.高温下,红色的氧化铁与焦炭充分反应转化为黑色固体
C.长时间使用的铜制水龙头上有铜绿[Cu2(OH)2CO3 ]产生
D.强光照射下,胶片中的淡黄色AgBr分解产生黑色固体银单质
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2还原CuO的反应只属于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3CO+Fe2O32Fe+3CO2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3O22O3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化学反应中溴元素仅被氧化的是(  )
A.2NaBr+Cl22NaCl+Br2 B.Br2+2NaI2NaBr+I2
C.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D.HBr+NaOHNaBr+H2O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得电子
C.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1)方法一的离子方程式:             ;
(2)方法二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若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1)氧化还原 非氧化还原 ①升高 ②降低 (2)元素化合价变化 (3)电子转移 ①失去 ②得到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2H2+O22H2O;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提示: 。
3.提示:不一定,例如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自主练习
1.D 该反应只有铜、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A正确;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所以铜失去的电子数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相等,C正确;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2.D Cl2+2NaI2NaCl+I2是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3O22O3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C不符合题意;NaH+H2ONaOH+H2↑不属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3.(1)置换反应 (2)由+3价降低为0价 得到
(3)Al Fe2O3
解析: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l,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则发生还原反应的是Fe2O3。
分点突破(二)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Al O2 12
2.提示:双线桥法:
单线桥法:2Al2O3
自主练习
1.B A项中应转移12e-;C项中得失电子标反了;D项中得失电子数不相等。
2.(1)
(2)
(3)6
解析:该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变化是0价→+2价,1 mol Cu参加反应失去2 mol电子;HNO3中部分氮元素由+5价→+2价,生成1 mol NO,转移 3 mol电子。1 mol Cu参加反应失去2 mol电子,故3 mol Cu参加反应失去 6 mol电子。
3.(1)①
(2)②
(3)① ②Fe2O3 CO
解析:首先分析各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时,要注意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的特点及各自的注意事项。(3)反应Fe2O3+3CO2Fe+3CO2中,Fe2O3中的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CO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①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2Fe+3CO2;②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中Fe2O3被还原,CO被氧化。
【关键能力·细培养】
1.提示: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中,KIO3中I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I2,KI中I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I2。
2.提示: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5,双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单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在上述反应中,转移5 mol电子生成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是 3 mol,所以如果反应中转移0.5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迁移应用
1.A 失去电子,被氧化,是氧化产物。
2.D 置换反应除了要有单质参加反应,还必须有单质生成,反应②不符合,A错误;在反应②中HCl的两种元素无价态变化,B错误;反应①HCl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错误;反应②中Cr2+被O2氧化生成Cr3+,导致溶液颜色由蓝变绿,D正确。
3.A AlN中N元素为-3价,A项正确;Al2O3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项错误;上述反应中碳的化合价降低,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因为有电子的转移才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而不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才有电子的转移,D项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1.A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A符合题意;高温下,红色的氧化铁与焦炭充分反应转化为黑色固体铁,铁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不符合题意;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不符合题意;反应中银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不符合题意。
2.D 在反应H2+CuOCu+H2O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CuO发生还原反应,H元素化合价升高,H2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CO与Fe2O3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复分解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没有电子转移,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3.A 溴化钠中溴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A符合;溴单质中溴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B不符合;溴单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溴酸钠,被还原生成溴化钠,C不符合;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
4.D 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也可能是同一种元素被还原,A错误;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还原剂,其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B错误;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C错误;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间的转化,D正确。
5.(1)2Cl+4H++2Cl-2ClO2↑+Cl2↑+2H2O
(2)H2O2 2.24 
解析:(1)方法一中的反应只有钠离子和一半的氯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2Cl+4H++2Cl-2ClO2↑+Cl2↑+2H2O。(2)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转移1个电子,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 / 6(共90张PPT)
第1课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程 标
准 1.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4、学科素养·稳提升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 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
①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
些)元素化合价 的反应。
②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
些)元素化合价 的反应。
升高 
降低 
(2)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 的化学反应称为
氧化还原反应。
(3)实质: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着电子转移,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①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原子或离子 电子的反应。
②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原子或离子 电子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变化 
电子转
移 
失去 
得到 
2.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经过了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国已经是航天强国之一。
材料一: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
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火箭系列采用最常见的液体推进
剂,主要成分为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
材料二: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
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又称“冰箭”,采用液氢液
氧作为推进剂。
【交流讨论】
1. 长征五号推进剂工作的反应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
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2H2+O2 2H2O;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
2. 你能标出长征二号火箭推进剂两种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吗?
C2H8N2:   ;
N2O4:   。
提示:   。
3.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是否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不一定,例如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组概念
(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 化合价变化 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生成物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
1. 歌曲《青花瓷》中“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
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
为2Cu+O2+CO2+H2O 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两种元素
B. 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 铜失去的电子数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相等
D. 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该反应只有铜、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A正确;O2得
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得失电子守
恒,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所以铜失去的电子数与氧气得到的
电子数相等,C正确;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2.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Cl2+2NaI 2NaCl+I2
B. 3O2 2O3
C. 4Fe(OH)2+O2+2H2O 4Fe(OH)3
D. NaH+H2O NaOH+H2↑
解析: Cl2+2NaI 2NaCl+I2是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3O2 2O3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4Fe(OH)2+
O2+2H2O 4Fe(OH)3属于化合反应,C不符合题意;NaH+
H2O NaOH+H2↑不属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3. 有反应:Fe2O3+2Al Al2O3+2Fe。
(1)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 ,该
元素的原子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置换反应 
由+3价降低为0价 
得到 
(3)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l 
Fe2O3 
解析: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l,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则发生还原反应的是Fe2O3。
分点突破(二)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新技术试验卫星G
星、H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的燃料之一是高氯酸铵
(NH4ClO4)和铝粉的固体混合物。点燃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4Al+3O2 2Al2O3;②2NH4ClO4 N2↑+4H2O+Cl2↑+2O2↑。
【交流讨论】
1. 分析反应①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是什么?得到电子的物质是什么?4
个Al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是多少?
失去电子的物质:   。
得到电子的物质:   。
转移电子数:   。
提示:Al O2 12
2. 如何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上形象的表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出反应①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提示:双线桥法:
单线桥法:
2Al2O3
1. 双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
(1)基本步骤
(2)注意事项
①箭尾、箭头必须指向反应物、生成物中相应的同种元素。
②采用 a × b 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 a 为得失电子的原
子总数, b 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得到与失去的电子总
数相等。
(3)巧记口诀
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
示例:用双线桥法标出CO还原Fe2O3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
向与数目:
表示反应过程中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1)基本步骤
2. 单线桥法
②要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
③箭头由反应物中失去电子元素原子指向得到电子元素原子。
(2)注意事项
①不需要标明“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3)巧记口诀
先确定变价元素,再计算价态变化;
桥上标明电子数,箭头还原到氧化。
示例:用单线桥法标出CO还原Fe2O3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
向与数目。
2Fe+3CO2
1.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中应转移12e-;C项中得失电子标反了;D项中得失
电子数不相等。
2.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8HNO3(稀) 3Cu(NO3)2+2NO↑+4H2O。
(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若3 mol Cu参加反应,则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是 mol。
解析:该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变化是0价→+2价,1 mol Cu
参加反应失去2 mol电子;HNO3中部分氮元素由+5价→+2
价,生成1 mol NO,转移 3 mol电子。1 mol Cu参加反应失去
2 mol电子,故3 mol Cu参加反应失去6 mol电子。
6 
3. (1)分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双线桥法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不作答)。
①2Na+Cl2 2NaCl ;
②NaOH+HCl NaCl+H2O    。
(2)分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单线桥法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不作
答)。
①BaCl2+Na2SO4 BaSO4 +2NaCl    ;
②Fe+2HCl FeCl2+H2 。
(3)已知:Fe2O3+3CO 2Fe+3CO2。
①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该反应中 被还原, 被氧化。
Fe2O3 
CO 
解析:首先分析各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时,要注意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的特点及各自的注意事项。(3)反应Fe2O3+3CO 2Fe+3CO2中,Fe2O3中的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CO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①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
2Fe+3CO2;②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中Fe2O3被还原,CO被氧化。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理解与辨析)
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相当重视,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
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用如下反应:
KIO3+5KI+3H2SO4 3K2SO4+3I2+3H2O
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请分别指出该反应的氧化产物、还
原产物,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 3K2SO4+3I2+3H2O
中,KIO3中I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I2,KI中I的化
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I2。
2. 请分别用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利用所得的信息分析,如果反应中转移0.5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
质的量为多少?
提示: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 3K2SO4+3I2+3H2O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5,双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单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在上述反应中,转移5 mol电子生成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是3 mol,所
以如果反应中转移0.5 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规律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
【迁移应用】
1.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如图),由图
可知 在该反应中(  )
A. 被氧化 B. 被还原
C. 是氧化产物 D. 是还原产物
解析:  失去电子,被氧化, 是氧化
产物。
2. 铬能慢慢地溶于稀盐酸得到蓝色溶液,若通入空气则溶液颜色变
绿,发生的反应有①Cr+2HCl CrCl2+H2↑、②4CrCl2+4HCl
+O2 4CrCl3+2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均属于置换反应
B. HCl在反应①②中均发生还原反应
C. 反应①中HCl被氧化
D. 溶液颜色由蓝变绿是因为Cr2+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 置换反应除了要有单质参加反应,还必须有单质生成,
反应②不符合,A错误;在反应②中HCl的两种元素无价态变化,
B错误;反应①HCl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错误;反应②
中Cr2+被O2氧化生成Cr3+,导致溶液颜色由蓝变绿,D正确。
3. 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
下,AlN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Al2O3+N2+3C 2AlN+3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l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 Al2O3发生氧化反应
C. 上述反应中碳元素被还原,C发生还原反应
D. 上述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是因为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解析: AlN中N元素为-3价,A项正确;Al2O3在反应中元素化
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项错误;上述反应中碳的化合价降低,被氧
化,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因为有电子的转移才有元素化合价
的变化,而不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才有电子的转移,D项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颜色变化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黑色的氧化铜溶于稀硫酸,溶液变蓝色
B. 高温下,红色的氧化铁与焦炭充分反应转化为黑色固体
C. 长时间使用的铜制水龙头上有铜绿[Cu2(OH)2CO3 ]产生
D. 强光照射下,胶片中的淡黄色AgBr分解产生黑色固体银单质
解析: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没有元素化合价
发生变化,A符合题意;高温下,红色的氧化铁与焦炭充分反应转
化为黑色固体铁,铁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B不符合题意;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与氧化
还原反应有关,C不符合题意;反应中银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
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不符合题意。
2.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2还原CuO的反应只属于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3CO+Fe2O3 2Fe+3CO2既
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 3O2 2O3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在反应H2+CuO Cu+H2O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
CuO发生还原反应,H元素化合价升高,H2发生氧化反应,A错
误;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CO与Fe2O3的反应不是置换反
应,B错误;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
反应,C错误;复分解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重新组合成
新的物质,没有电子转移,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
应,D正确。
3. 下列化学反应中溴元素仅被氧化的是(  )
A. 2NaBr+Cl2 2NaCl+Br2
B. Br2+2NaI 2NaBr+I2
C. 3Br2+6NaOH 5NaBr+NaBrO3+3H2O
D. HBr+NaOH NaBr+H2O
解析: 溴化钠中溴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A符合;
溴单质中溴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B不符合;溴单质既
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溴酸钠,被还原生成溴化钠,C
不符合;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D不符合。
4.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得电子
C. 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D.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也可能是同一种元素被还原,A错
误;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还原剂,其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B
错误;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C错误;有单质
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间的转
化,D正确。
5.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
毒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
2NaClO3+4HCl 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 2ClO2↑+O2↑+Na2SO4+
2H2O
(1)方法一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方法一中的反应只有钠离子和一半的氯离子实际
不参加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2Cl +4H++2Cl-
2ClO2↑+Cl2↑+2H2O。
2Cl +4H++2Cl- 2ClO2↑+
Cl2↑+2H2O 
(2)方法二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若反应中有0.1 mol电子
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为 L。
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aClO3+H2O2+H2SO4 2ClO2↑+O2↑+Na2SO4+
2H2O。
答案:
H2O2 
2.24 
解析: 2NaClO3+H2O2+H2SO4 2ClO2↑+O2↑+
Na2SO4+2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被
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转移1个电子,
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单线桥法标出电
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下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蜡烛的燃烧 B. 实验室制
氢气 C. 适量的碳酸钠加
入稀硫酸中 D. 铁丝在纯氧
中燃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燃烧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为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反应中氢元素、锌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为氧化还原反
应,B错误;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没
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反应生成四
氧化三铁,铁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为氧化还原反应,
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  )
A. H2O+CaO Ca(OH)2
B. 2H2O+2Na 2NaOH+H2↑
C. 3NO2+H2O 2HNO3+NO
D. 2H2O O2↑+2H2↑
解析: A中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中H2O做氧化剂;D
中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水既是
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Cl2与Ca(OH)2反应时,得失电子数目均是2,A错
误;Cl2与FeCl2反应时,Cl2是氧化剂,得到电子,FeCl2是还原
剂,失去电子,B错误;HClO和HCl反应生成Cl2,得失电子数目均为1,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CO2+H2O H2CO3 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B. Cu2(OH)2CO3 2CuO+CO2↑+H2O 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
反应
C. CuO+CO Cu+CO2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D. MgCO3+H2SO4 MgSO4+CO2↑+H2O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
还原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CuO+CO Cu+CO2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
和一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反应前后铜元素、碳元素化合价改
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用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得氧气:①2KClO3 2KCl+3O2↑,②
2Na2O2+2H2O 4NaOH+O2↑,③2HgO 2Hg+O2↑,④
2KMnO4 K2MnO4+MnO2+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则
在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 3∶2∶1∶4 B. 1∶1∶1∶1
C. 2∶1∶2∶2 D. 1∶2∶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反应可知,生成氧气时①、③、④中O元素的化合价
均为-2价升高为0,且氧气为唯一氧化产物,所以生成1 mol O2转
移4 mol电子;②中O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且氧气为唯
一氧化产物,所以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所以制得相同质量
的氧气(假设是1 mol),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4∶2∶4∶4,即2∶1∶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As2O3+6Zn+6H2SO4 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 (填字母)。
A. 被氧化 B. 被还原
C.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 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4)若生成0.1 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在该反应中Zn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Zn被氧
化,得到氧化产物ZnSO4;砷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至-
3价,As2O3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AsH3,AsH3和转移的电子
总数之间的关系为AsH3~6e-,所以生成0.1 mol AsH3时转移
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其个数为0.6 NA。
ZnSO4 
AsH3 
0.6 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两份等质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
①在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完全分解得到氧气;
②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 ℃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
KCl。
下列关于反应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 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相同 D. 生成KCl的质量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①2KClO3 2KCl+3O2↑,Cl元素化合价降低(+5
价→-1价),发生还原反应,O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0
价),发生氧化反应。②4KClO3 3KClO4+KCl,Cl元素化合价
既有升高(+5价→+7价),又有降低(+5价→-1价),既发生
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分析两个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可知,等质量的KClO3发生上述两个反应时,生成KCl的质量不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宋代宋慈著的《洗冤集录》中有关于“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
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 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X的化学式为AgS
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的氧气失去电子
C. 反应中Ag和H2S均发生氧化反应
D. 每生成1 mol X,转移2 mol电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4Ag+2H2S+O2 2Ag2S+2H2O 转移电子
     2       4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1 mol     2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
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铜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介绍了我国在西汉时期发明的
湿法冶金技术,即“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含义是铜的可
溶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例如:将适量的铁粉
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CuSO4+Fe Cu+Fe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①该反应发生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②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每生成6.4 g Cu,消耗的CuSO4的质量为 g。
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
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1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①将适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CuSO4+Fe Cu+FeSO4,发生反应时,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在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2e-,被氧化;Cu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2e-,被还原,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6.4 g Cu,根据Cu原子守恒,则反
应需消耗CuSO4的质量为 m (CuSO4)= ×160 g·mol-1=
16.0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工业冶炼铜的原理主要是:
ⅰ.2Cu2S+3O2 2Cu2O+2SO2
ⅱ.2Cu2O+Cu2S 6Cu+SO2↑
①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②反应ⅰ中,生成的SO2属于 (填“氧
化”“还原”或“氧化和还原”)产物,将其通入足量的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
Na2SO3+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 
氧化和还原 
SO2+2OH- S
+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①在Cu2S中S为 -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
价代数和为0,可知Cu元素化合价为+1价;②在反应ⅰ中,S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Cu2S中-2价变为反应后SO2中的+4
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SO2是氧化产物;O元素化合价由
反应前O2中的0价变为反应后SO2中的-2价,得到电子被还
原,所以SO2又是还原产物;将S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 S +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Ⅰ)储氢纳米碳管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
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
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2K2Cr2O7+
8H2SO4 3CO2↑+2K2SO4+2Cr2(SO4)3+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
解析: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二氧化碳是氧化产物。
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字母)。
A. 酸性 B. 吸水性 C. 脱水性
已知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SO2和H2O,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C+2H2SO4(浓) CO2↑+
2SO2↑+2H2O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硫酸只起酸的作用,表现酸性;在加热条件下,碳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Ⅱ)饮用水中的N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
用水中N 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 还原
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8H2O
10Na[Al(OH)4]+3N2↑。
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 ,还原产物是 。
解析: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氮气是还原产物。
Al 
N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0Al+
6NaNO3+4NaOH+18H2O 10Na[Al(OH)4]+3N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30,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高铁酸钾使用说明书
【化学式】K2FeO4
【性状】暗紫色具有金属光泽的粉末,无臭无味
【产品特点】干燥品在室温下稳定,在强碱溶液中稳定,随着碱性
减弱,稳定性下降,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K2FeO4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可迅速杀灭细菌,有消毒作用,同时不
会产生有害物质。K2FeO4与水反应还能产生具有强吸附性的Fe
(OH)3胶体,可除去水中细微的悬浮物,有净水作用
【用途】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
【用量】消毒净化1 L水投放5 mg K2FeO4,即可达到卫生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解析:K2FeO4中K元素显+1价,O元素显-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6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下列关于K2FeO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杀菌消毒中被还原
b.固体保存时需要防潮
c.制备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d.其消毒原理和净水原理相同
e.其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的优点有:作用快、安全性好、无
异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依据题给信息“K2FeO4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杀灭细菌”,则K2FeO4被还原,a正确;K2FeO4干燥品在室温下稳定,与水反应放出氧气,所以固体保存时需要防潮,b正确;K2FeO4在强碱溶液中稳定,所以制备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c正确;其消毒原理是利用强氧化性杀死细菌,净水原理是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强吸附性,原理不相同,d不正确;消毒净化1 L水投放5 mg K2FeO4,即可达到卫生标准,则其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的优点有:作用快、安全性好、无异味,e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
制取:
2Fe(OH)3+4NaOH+3NaClO 2Na2FeO4+3NaCl+5H2O
①用双线桥法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当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
是 g(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5H2O 
55.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①在制取反应中,Fe(OH)3是还原剂,
NaClO是氧化剂,则用双线桥法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
方向和数目为 +
5H2O。②由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Na2FeO4~3e-,当
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是
mol×166 g·mol-1 ≈55.3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