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3节 波的干涉和衍射1.知道波在叠加时振动位移等于各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叠加.
2.知道叠加后振动位移增大的点.
3.知道叠加后振动位移减小的点.
4.能用产生波的干涉的条件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5.知道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6.知道小孔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时,衍射十分明显.一、波的叠加
? 波的独立传播特性:两列波相遇后,每列波仍像相遇前一样, 各自原来的 ,继续向前传播,这就是波的独立性.
提醒 某空间不管有多少波相遇,对任一列波的传播来说,其他波就像不存在一样.保持波形
? 波的叠加: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 参与两个振动,其振动位移等于这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 .同时矢量和二、波的干涉
? 定义: 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 ,某些区域的振动 ,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
? 波的干涉图样:波的干涉现象中形成的 .
? 干涉条件: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性质相同且 相同.频率加强减弱图样频率三、波的衍射
? 定义:波 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 实验及现象
(1)实验器材:在水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个 .
(2)现象
①狭缝宽度比波长大得多时:波的传播如同光沿 传播一样,挡板后面产生一个 .
②狭缝宽度与波长相差不多或狭缝宽度比波长更小时:波 挡板后面继续传播.绕过狭缝直线阴影区绕到?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 ,或者 .
? 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 的现象.“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 的衍射现象.相差不多比波长更小一切波声波特有一、对衍射现象的理解
?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衍射.凡能发生衍射现象的就是波.
? 波的衍射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波长较长的波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波传到小孔(障碍物)时,小孔(障碍物)仿佛一个新波源,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在孔(障碍物)后传播,就偏离了直线方向.因此,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情况.
特别提醒 (1)障碍物尺寸的大小不是发生衍射的条件,而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波长越长越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2)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衍射波的能量很弱,也很难观察到波的衍射.二、对干涉现象的理解
? 干涉现象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增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常常叫做波的干涉图样.如图2-3-1所示.图2-3-1 波的干涉示意图
对干涉图样特点的三点说明
(1)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
(2)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
(3)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对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解释
(1)振动加强点
设波源S1、S2在质点a引起的振幅分别为A1、A2,以图2-3-2中a点波峰与波峰相遇时计时,波源S1、S2分别引起质点a振动的图象如图2-3-2甲、乙所示,当两列波重叠时,质点a同时参与两个振动,合振动图象如图2-3-2丙所示.图2-3-2(2)振动减弱点
如图2-3-1所示,以波源S1、S2分别将波峰、波谷传到b点时开始计时,波源S1、S2分别引起质点b振动的图象如图2-3-3甲、乙所示,当两列波重叠时,质点b同时参与两个振动,合振动图象如图2-3-3丙所示.图2-3-3
三、波的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的比较
波的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都是波特有的现象,现将他们联系与区别列在下表中.【典例1】 如图2-3-4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对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波的衍射 图2-3-4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答案 ABC
借题发挥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由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和波长的对比关系决定的,相对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来说,波长越大,波的衍射现象就越明显.
【变式1】 (2012·湖南衡阳联考)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的振动频率是5 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 m/s,为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 ).
A.10 cm B.5 cm
C.d≥1 cm D.d<1 cm答案 D【典例2】 在同一介质中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的横波互相叠加,则( ).波的干涉现象 答案 ACD
借题发挥 不管是加强点,还是减弱点,还是一般位置的质点在振动时,其位移都在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位移均可为0.【变式2】 图2-3-5所示是水波干涉的示意图,S1、S2是两波源,A、D、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两波源的频率相同,振幅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5
A.A点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
B.A点始终在波峰
C.B点始终在波谷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处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处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
解析 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区域里的质点总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两侧做简谐振动,只是质点的振幅较大,为A1+A2.本题中由于A1=A2,故振动减弱区的质点并不振动,而此时A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是加强点,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是加强点,又A、D、B三点在一条振动加强线上,这条线上任一点的振动都是加强的,故此三点都为加强点,故此三点都是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
答案 AD【典例3】 如图2-3-6所示,在直线PQ的垂线OM上有A、B两个声源,A、B分别距O点6 m和1 m,两个声源同时不断向外发出波长都为2 m的完全
相同的声波,在直线PQ上从-∞到+∞的范围内听不到声音的区域共有多少个?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判断 图2-3-6答案 5个图2-3-7
A.b点的振动总是最强,a、c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弱
B.b点的振动总是最弱,a、c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强
C.a、b、c三点的振动都总是最强
D.a、b、c三点的振动都是有时最强有时最弱答案 C
1.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衍射是机械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 象
D.声波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波的衍射
解析 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所以选项A、C错,发生明显衍射是有条件的;当缝、孔或障碍物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时.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越易发生明显衍射,B对、D对.
答案 BD
2.利用水波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2-3-8(a、b)所示,则
( ).波的干涉现象图2-3-8
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解析 题图a中可以看出只有一条狭缝,水波穿过发生明
显的衍射;题图b中有两个振源,有些区域振动加强,有些区域振动减弱,是干涉现象.故D项正确.
答案 D
3.图2-3-9为声波干涉演示仪的原理图,两个U形管A和B套在一起,A管两侧各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被分成两列频率________的波.当声波分别通过A、B传播到右侧小孔时,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判断图2-3-9
解析 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向上、向下分别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波.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振动相消,此处振幅为0;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振动加强,此处声波的振幅为原振幅的两倍.
答案 相同 等于0 等于原振幅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