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保定十七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北省保定十七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7 15: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北省保定十七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波光粼粼 B. 冰雪消融 C. 蜡炬成灰 D. 大浪淘沙
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系列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 B. 溶解固体
C. 保存溶液 D. 测溶液的 pH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喝碳酸饮料可治疗胃酸过多 B. 合理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
C. 不变味的过期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D. 室内烧烤时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4.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系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钬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C. 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g
D. 钬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5.醋硝香豆素(化学式为C19H15NO6),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下列关于醋硝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醋硝香豆素由四种元素组成 B. 醋硝香豆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
C. 每个醋硝香豆素分子由41个原子构成 D. 醋硝香豆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今年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净水过程中明矾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 B. 蒸馏水不适合长期饮用
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水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7.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
A. 汞—Hg—水银 B.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C. 生石灰—CaO—消石灰 D. 氢氧化钠—NaOH—火碱
8.中国力争到2060年针对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各种方式实现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中,符合“碳中和”的是(  )
A. 农业秸秆燃烧 B. 燃烧生活垃圾
C. 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 D. 选择私家车出行
9.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B 检验Na2S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分离CaO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
A. A B. B C. C D. D
10.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反应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等质量的镁与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C. 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 向等质量的 Zn、Fe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立春—立春是春耕的开始,分期施春肥是关键。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NH2)2
B.KNO3
C.NH4HCO3
D.(NH4)3PO4
(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常雨水pH约为5.6,是因为空气中的 ______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
(3)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纯棉制品有利于人体健康,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 ______。
(4)俗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饺子皮和面条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______;使用食盐调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12.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过去神秘的“硬科技”近年来已逐渐揭开面纱,迈入经济社会主战场。
(1)消防无人机在森林火灾监测及救援指挥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人工增雨是扑灭森林火灾的一种方法,可用于人工增雨的物质是______。
(2)传统无人船壳用铝合金制造,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大”或“小”)。现代无人船壳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它更轻便,并且延长了无人船的使用寿命,说明该材料具有______(写一条)的特性。
(3)无人配送车解决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AI芯片作为硬件的“灵魂”,其制作材料主要包括硅、铜等。“湿法炼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制铜的常见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无人体系的动力来自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其中之一。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的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_____,并生成水。该电池的优点有能量转化率高、______等。无人体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再举出一例______。
13.如图是某同学完成的一组实验(固体M不含结晶水),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丁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______。
(2)如图为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①60℃时固体M的溶解度为 ______。
②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a点到b点表示乙变至丙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
B.b点表示丙中溶液的质量
C.b点到c点溶液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小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4.废黄铜实际上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而对于废铜的回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黄铜渣(含Zn、ZnO、Cu、CuO,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ZnO+H2SO4=ZnSO4+H2O。
(1)步骤Ⅰ、Ⅱ、Ⅲ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2)溶液A中的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Ⅰ中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步骤Ⅱ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5)步骤Ⅲ中加热蒸发时,当观察到______时,停止加热。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任务一】制备氧气。
(1)可选择图1中F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 ______。
(2)加热MnO2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得到氧气和MnSO4溶液,图1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任务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探究(图2中夹持仪器略,试剂足量)。
(3)连接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
①关闭K2,打开K1,通过分液漏斗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浸没石灰石,请写出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关闭K1,打开K2,一段时间后,H中产生的现象为 ______。
【任务三】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4)结合下图回答:
①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 ______作用参与碳循环。
②测得生态箱内pH下降,原因是 ______。
③请列举一条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的具体措施 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目前,“爆炸盐”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效洗涤助剂之一,它能够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增强衣物的漂白作用,其成品呈白色颗粒状,放入热水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其十分好奇,于是展开了学习与探究。
【查阅资料】
①“爆炸盐”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
②过碳酸钠溶于水后迅速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提出问题一】“爆炸盐”放入热水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做出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
【讨论交流】小田同学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N2。
【进行实验】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用过碳酸钠代替“爆炸盐”进行实验,取少量过碳酸钠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热的蒸馏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O2。
【提出问题二】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结合资料猜测溶质成分可能有Na2CO3、H2O2、NaOH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验证】小丽向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溶质不含H2O2。
小雅取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红色,然后将烧杯中的红色溶液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田同学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N2,理由是 ______。
(2)实验中通过观察试管 ______(填字母)中产生明显的现象,从而证明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只含有碳酸钠。
(3)写出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C三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最终只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有哪些?
猜想I:NaCl、BaCl2;
猜想Ⅱ: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K2CO3溶液,观察到 ______现象,说明猜想Ⅱ成立。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检验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了可以用K2CO3溶液外,还可用下列哪些试剂代替 ______(填序号)。
①Na2SO4溶液②CaCO3③AgNO3溶液④ CuO ⑤NaOH溶液
【拓展提升】结合“爆炸盐”遇水产生大量气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做了如图所示(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的实验,向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某溶液,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看到乙试管溶液中只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试剂组合是 ______(填字母)。
选项 甲中固体 乙中溶液
A 石灰石 Ca(OH)2
B 镁粉 KOH
C 镁粉 AgNO3
D 生石灰 Ba(NO3)2
E 碳酸钙 NaOH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化学实验室现取15.6g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碳酸钠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15.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______ g。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D;
二氧化碳;
灼烧,闻气味;
糖类;氯化钠
12.【答案】干冰;
大;密度小;
Fe+CuSO4=FeSO4+Cu;
电能;产物无污染;无人售票机(答案不唯一)
13.【答案】8:25;
110g;A
14.【答案】玻璃棒;
ZnSO4、CuSO4、H2SO4;
CuO+H2SO4=CuSO4+H2O;
置换反应;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15.【答案】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B;2MnO2+2H2SO4O2↑+2MnSO4+2H2O
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光合;②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③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6.【答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C;
BaCl2+Na2CO3=2NaCl+BaCO3↓;
【提出猜想】NaCl、BaCl2、HCl【实验探究】先有气泡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反思交流】②④⑤【拓展提升】BCE
17.【答案】10.6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