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保定十七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蚕丝织绣”工艺把大自然的馈赠和祖先的智慧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下列丝绸制作的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收烘煮茧 B. 抽丝成线 C. 牵丝织绸 D. 汽熨整理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 pH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点燃酒精灯
3.安全无小事,人人需谨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进入久未开封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B. 白磷燃烧验证燃烧条件,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C. 炒菜时油锅着火,加入蔬菜灭火
D.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4.“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外交的新名片,高铁车身主要采用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制成。如图为铬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铬原子的质子数是24
C. 铬的原子序数是24
D. 铬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g
5.脱氢乙酸钠(C8H7NaO4)是一种防腐保鲜剂,但长期摄入会对眼睛、呼吸道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将于2025年2月8日起禁止使用,下列关于脱氢乙酸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B.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C. 该物质由8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钠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D. 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质量约占21%
B.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SO2、CO2、NO2
C. 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D. 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碱:火碱、生石灰、消石灰 B. 盐:氯化铵、碳酸钙、硝酸钾
C. 酸:醋酸、硫酸、碳酸氢钠 D. 单质:硬铝、液氮、活性炭
8.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或操作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 混合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物质生成
B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
D 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 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
A. A B. B C. C D. D
9.下列探究能达成目的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0.化学兴趣小组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①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溶液中含有NaCl和CaCl2
B. ②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C. ④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Na2CO3+2HCl=2NaCl+H2O+CO2↑恰好完全反应
D. ①②③④四幅图象均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1.塑料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人造材料,全球有58%的塑料被填埋或进入自然环境。新兴可降解塑料降解后会产生可生物降解微塑料(简称BMPs),BMPs对生物的影响情况如下表:
受试物种 种类 产生不良影响
水生植物 球藻 抑制水藻的固氮作用
陆生动物 果蝇 引起DNA损伤
(1)塑料是属于 ______ (填“无机材料”或“合成材料”)。
(2)难降解塑料废弃物长期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 ______ 。
(3)废弃矿泉水塑料瓶属于 ______ (填字母)。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其他垃圾
(4)对“使用可降解塑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开展讨论,请你提出看法和理由: ______ 。
12.中国承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我国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可以将CO2加压并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进行封存。请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的原因是 ______。
(2)我国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乙经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为了节省石油资源,氢燃料汽车正在研制与推广。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转化为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13.我国研发的“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甲醇制氢过程中有一步为甲醇(X)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一个X分子中含有 ______ 种原子,请写出X的化学式: ______ 。
(2)图中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3)制取的氢气装入氢气站内高压储氢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氢分子变小
B.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氢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4.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图1是溶液的综合实验。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NH4Cl 29.4 37.2 45.8 55.2
(1)2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
(2)图1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答一点)。
(3)在20℃时进行如图2的操作:
B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C溶液是饱和溶液,则x≥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5.金属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我国钒钛磁铁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一种工艺过程如下:
(1)提取钛的过程中,钛铁矿需要粉碎,主要目的是______。
(2)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3)下列能有效保护钛金属资源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
A.回收废旧钛制品
B.开发钛金属替代品
C.随意开采钛金属矿
(4)TiCl4与Mg在高温下反应除制取金属钛以外,还生成了一种镁盐,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常见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O2的制取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
(2)装置A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方程式为 ______,选择装置D收集氧气过程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如图2所示,其先后顺序是 ______(填序号)。
Ⅱ.CO2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3)制取CO2时,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
(4)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收集有CO2的试管倒扣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3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结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①“液面上升”的原因是:试管内外产生了 ______。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②小明认为上述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
实验二:利用图4装置进行数字化实验。
向收集有CO2的集气瓶中,注入相关溶液后,立即拔出注射器,测得实验过程中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a点时注入5mLNaOH溶液,b点时注入5mL稀盐酸)。
③已知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bc段压强几乎不变的原因是 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果蔬洗盐”能够清洗果蔬表面的残留物。科学兴趣小组对“果蔬洗盐”的成分及洗涤原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常见的果蔬洗盐有柠檬酸型和碳酸钠型两种。
②柠檬酸型洗盐中含有白醋和柠檬酸等物质。碳酸钠型洗盐中除含有碳酸钠外,还含有食盐等物质。
③溶解性表:
物质 氯化银(AgCl) 碳酸银(Ag2CO3)
溶解性 难溶 难溶
颜色 白色 白色
氯化钠、碳酸钠均可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银可与硝酸(HNO3)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溶解,氯化银不与HNO3反应,并且难溶于稀硝酸。
探究Ⅰ:探究果蔬洗盐所属类型
取一定量的果蔬洗盐溶于水得溶液R。
【实验1】按照如图1所示取2mL溶液R进行实验,探究果蔬洗盐所属类型。
(1)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滴入试剂X后,试管内溶液变红 该果蔬洗盐为碳酸钠型洗剂
试剂X为______。
探究Ⅱ:探究果蔬洗盐的有效成分
【实验2】探究该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2)小明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另取2mL溶液R,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得出“果蔬洗盐中含有氯化钠”的结论。小姜同学认为通过以上实验不能得出该结论。
小组同学在小明设计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最终得出“果蔬洗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的结论。他们补充的实验为______,观察到______且有气泡产生。
【实验3】探究实验2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3)小组同学收集实验2中产生的气体,并利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后确定气体为CO2。检验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他们应利用如图2中______(选填序号)装置收集该气体。
探究Ⅲ:探究果蔬洗盐的洗涤原理
经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得知碳酸钠型果蔬洗盐的洗涤原理为:食盐水能使细胞脱水而起到杀菌的效果;碳酸钠溶液既可以除去酸性有害物质,又不破坏果蔬中的维生素。
【拓展延伸】
(4)葡萄种植过程中常使用农药波尔多液作为保护剂,其农残以碱性物质为主,针对这类果蔬,可使用上述两种果蔬洗盐中的______型果蔬洗盐浸泡。波尔多液可由______与一种蓝色溶液混合制得。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化学小组在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定量实验时,发现硫酸铜溶液标签残缺,为测定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向4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2)计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合成材料;
白色污染;
A;
使用可降解塑料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为可降解塑料进入自然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12.【答案】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H4+2O2CO2+2H2O;
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等(答案不唯一);
2CO+2NO2CO2+N2
13.【答案】三;CH4O
3:8
B
14.【答案】氯化铵或NH4Cl;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不唯一);
不饱和;25
15.【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
AB;
;置换反应
16.【答案】锥形瓶;
2KMnO4K2MnO4+MnO2+O2↑;②①③;
关闭弹簧夹,U型管内液面右侧降低左侧升高;
①c;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试管内液面上升;
③二氧化碳全部反应完毕,加入稀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钠反应未生成气体,所以压强不变
17.【答案】酚酞溶液;
将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硝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Ca(OH)2+CO2=CaCO3↓+H2O;①;
柠檬酸;熟石灰(或氢氧化钙)
18.【答案】Na2SO4
8%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