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7 16: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18分。
1.为了加快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进一步做好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列措施符合该要求的是(  )
A. 在黄河流域附近加速开设化工厂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黄河流域
C. 过度利用黄河水资源 D. 大力开展黄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
2.从化学角度来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不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Si B. Fe C. O D. Al
3.硫酸锂可以作为锂电池中的电解质,因其高导电性和低成本而受到青睐。锂(元素符号为Li)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则硫酸锂的化学式为(  )
A. LiSO4 B. LiS C. Li2SO4 D. SO4Li2
4.硒元素对人体的健康起很大作用,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保护心血管健康、提高视力、预防糖尿病等。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硒的原子质量为78.97
C. 硒原子中含有34个质子 D. 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5.川贝碱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生物碱,主要来源于中国川贝,具有镇咳、化痰、止咳、平喘等药理作用,化学式为C20H23NO4,下列关于川贝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含有四种原子
C.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0:23 D. 由四个元素组成
6.如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化学反应后生成三种化学物质
C. 该图可表示碳和氧气的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7.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为了更好地尽到安全责任,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燃烧和灭火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加油站、面粉厂等区域,要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B. 消防员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用打火机检测家里的天然气是否泄漏
D. 家里油锅着火时迅速向锅中泼水
8.在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完成了对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产生白色沉淀
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 化学反应过程中气球的形状一直保持不变
D. 化学反应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整个装置的质量会增加
9.根据物质不同的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检验、鉴别和除杂。下列有关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 工业上电解氯化铝制取金属铝
B 除杂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
D 鉴别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棉花
A. A B. B C. C D. D
10.如图1所示向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滴加10%的稀盐酸,图2表示的是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 B. 二者化学反应时,没有热量变化
C. 点a时溶液pH小于7 D. 点b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1.根据化学史料记载,早期人们对氧气的认识相对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化学家的持续探索,人们对氧气的认识更加全面。某小组同学将氧气的性质、用途、制取等相结合,完成了结构化的梳理和整合。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实验室可采用______收集氧气。
(2)工业上制取氧气原理:利用液氮和液氧的______不同。
(3)氧气的用途有:______(写一条)。
(4)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2.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而且还可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平均每年有上亿部废旧手机,从废旧手机中提取金属是实现金属资源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举措。下图是从废旧手机中提取银和铜的工艺流程,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流程中需要将粗产品进行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进行步骤②前的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
(4)步骤③进行的物质分离操作,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3.化学无处不在,改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各题的相关问题。
(1)图一:近年来我国在沙漠光伏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沙漠光伏电厂指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站,实现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这种发电方式的好处有:______。
(2)图二:乙醇汽油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同时改进环境质量。乙醇的俗称是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图三:运-20运输机(Y-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也被称为“鲲鹏”,是我国空军的重要装备,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运输机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材料,其中用到的铝合金属于______材料,该材料的优点是______。
(4)图四:2025年我国积极有序推进氢能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电解水可以制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4.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化学与航天
化学在航天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箭发射需要强大的推进力,这主要依靠火箭推进剂。固体推进剂是一种混合物,例如由高氯酸铵(NH4ClO4)作为氧化剂和铝粉作为燃料混合而成。液体推进剂如液氢和液氧,该组合具有高比冲的优点,这意味着在相同质量的推进剂下,可以产生更大的推力或者说相同推力下消耗的推进剂更少。液氢和液氧的储存需要极低温度,液氢沸点为-252.8℃,液氧的沸点为-183℃,这对储存设备的要求极高。
航天飞行器在进入太空和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要承受极端的环境条件,如高温、高压、高辐射等。因此,外壳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例如,航天飞机的隔热瓦是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这种陶瓷材料具有很低的热导率,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从外部传入飞行器内部。
在载人航天中,二氧化碳的去除和氧气的补充是关键环节。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超氧化钾(K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这样可以保证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同时有效地去除呼出的二氧化碳。
(1)固体推进剂高氯酸铵(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液体推进剂液氢和液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氧气压缩成液氧进行储存,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3)航天飞行器的外观材料具有的性质有:______。
(4)载人航天中利用超氧化钾(K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
(1)实验步骤:如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先加入锌粒,再加入 ______,最后收集气体。
(2)实验原理: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产生气泡。
(3)收集方法:实验室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利用的是氢气密度 ______空气密度。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问题与思考】
(4)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5)生活中氢气未能广泛应用的原因是 ______。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16.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某校化学小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碳酸钠的物质类别、性质、用途、检验、储存等展开了项目式问题探究。
任务一:碳酸钠的物质类别、性质和用途
(1)碳酸钠为白色固体,属于的物质类别是______。碳酸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______,说明碳酸钠溶液呈______性。
任务二:碳酸钠的检验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该溶液是否发生变质,同学们采取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3)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______ 该溶液已发生变质
(4)上面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下列物质中还可以用于检验碳酸钠存在的有______。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任务三:碳酸钠的储存和运输
(6)在储存和运输碳酸钠过程中,要注意______。
八、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根据情景要求,完成“溶液的滴加”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向盛有少量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实验操作时应注意:______(写一点即可)。
(2)取100g质量分数为1.04%的氯化钡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2H2O22H2O+O2↑或2KMnO4K2MnO4+MnO2+O2↑;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沸点;
供给呼吸(答案不唯一);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12.【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置换;
Cu和Ag;
过滤;引流
13.【答案】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充分利用沙漠闲置土地等(答案不唯一);
酒精;;
金属;抗腐蚀性强(答案不唯一);

14.【答案】+7;
2H2+O22H2O;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低导热率(或耐高温、耐压、耐辐射等,答案不唯一);
4KO2+2CO2=2K2CO3+3O2
15.【答案】稀硫酸;
Zn+H2SO4=ZnSO4+H2↑;
小于;
能控制反应速率;
氢气大量制取和储运成本高(答案不唯一)
16.【答案】盐;生产玻璃(答案不唯一);
溶液变为蓝色;碱;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Ca(OH)2=CaCO3↓+2NaOH;
ABD;
避免接触酸性物质(答案不唯一)
17.【答案】胶头滴管下端不能接触试管内壁(答案不唯一);
1.165g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