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电磁波的产生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电磁波的产生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29 19:0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3.1 电磁波的产生1.交变电流是指_____和_____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表达式: 。
3.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线圈本身激发出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叫_____。
4.自感系数的大小与线圈的_____、_____、圈数以及是否有铁
芯等因素有关。大小方向自感大小形状一、电磁振荡
1.振荡电流:
大小和_____都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
产生_________的电路。基本的振荡电路为___________。方向振荡电流LC振荡电路3.电磁振荡的过程分析:
(1)放电过程: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放电电流由零逐渐增
大,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_________,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
逐渐减弱,电感线圈中的磁场逐渐增强,电场能逐渐转化为
_______,振荡电流逐渐增大。放电完毕,电流_________,电
场能全部转化为磁场能。
(2)充电过程:电容器放电完毕后,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
流保持___________逐渐减小,电容器将进行_________。电感
线圈中的磁场逐渐减弱,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逐渐增强,磁
场能逐渐转化为电场能,振荡电流逐渐减小。充电完毕,电流
减小为零,磁场能全部转化为电场能。逐渐减少磁场能原来的方向反向充电达到最大4.电磁振荡: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电路中的电流,与
振荡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也周期性交替_____,电场能和
磁场能相互_____。
5.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一次全振荡:发生电磁振荡时,通过电路中某一点_____,
由某方向的最大值再恢复到_______方向的最大值,就完成了一次全振荡。
(2)电磁振荡的周期T:完成一次_______的时间。
(3)电磁振荡的频率f:在1 s内完成_______的次数。变化转化电流同一个全振荡全振荡6.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1)公式:T=_______,f= 。
(2)单位:周期T、频率f、自感系数L、电容C的单位分别是____、赫兹Hz、______、法拉F。 秒s亨利H二、麦克斯韦的预言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电场。
麦克斯韦提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激发出一种电场——_____
_____,不管有无闭合电路,变化的磁场激发的_________总是
存在的,如图所示。涡旋电场涡旋电场(2)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磁场。
麦克斯韦从场的观点得出,即使没有电流存在,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_________,如图所示。涡旋磁场(3)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场,这就是_______。电磁场,变化2.电磁波:
(1)电磁波的产生:
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化的_____的磁场周围产生变化
的_____,变化的_____和变化的_____相互联系在一起,就会
在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电磁场。这种在空间交
替变化并传播出去的电磁场就形成了电磁波。
(2)电磁波的特点:
①电磁波是_____,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
②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______。在真空中,
电磁波的速度c=________ m/s。
(3)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磁场电场电场磁场横波v=λf3.0×108三、赫兹实验
1.赫兹实验原理图(如图):
2.实验现象:
当感应线圈两极间有火花跳过时,环的间隙处___________。也跳过火花3.现象分析:
火花在A、B间来回跳动时,在周围空间建立了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电磁场以_______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当电磁波经过接收线圈时,导致接收线圈产生感生电动势,使接收线圈两球间隙处产生电压,当电压足够高时,两球之间就会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4.实验结论:
赫兹实验证实了_______的存在。
5.实验意义:
证明了_________的预言,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电磁波电磁波麦克斯韦【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LC振荡电路的频率 。( )
(2)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 )
(3)电磁波必须依靠介质来传播。( )
(4)电磁波具有能量。( )提示:(1)×。LC振荡电路的周期 频率
(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只有变化的电场才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电场;
(3)×。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4)√。电磁波和其他波一样,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问题思考: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提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和实验验证,是19世纪物理学领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经历了“实践——理论——实践”这一科学发展的过程,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典型案例。 一、电磁振荡中各物理量的对应变化关系
1.用图像对应分析i、q的变化关系,如图:2.振荡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对应关系:3.几个关系:
(1)同步同变关系。
在LC振荡电路发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电容器上的物理量:
电量q、板间电压U、电场强度E、电场能EE是同步同向变化的,
即:
q↓→U↓→E↓→EE↓(或q↑→U↑→E↑→EE↑)
振荡线圈上的物理量:振荡电流i、磁感应强度B、磁场能EB也
是同步同向变化的,即:i↓→B↓→EB↓(或i↑→B↑→EB↑)。(2)同步异变关系。
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上的三个物理量q、E、EE与线圈中的
三个物理量i、B、EB是同步异向变化的,即q、E、EE同时减小
时,i、B、EB同时增大,且它们的变化是同步的,即:
q、E、EE↑ i、B、EB↓。
4.电磁振荡过程实质上是电场能和磁场能的转化过程。同步异向变化【学而后思】
(1)在LC振荡电路一次全振动的过程中,电容器充电几次?它
们的充电电流方向相同吗?
提示:充电两次,充电电流方向不相同。
(2)在电磁振荡的过程中,电场能与磁场能相互转化,它们变
化的周期还是 吗?
提示:不是。电场能和磁场能都是标量,没有方向。从振荡过
程来看,每完成一次全振荡,磁场能和电场能都完成两次周期
性变化,所以其变化周期是振荡周期的一半,即周期为【典例1】如图为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
极板上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1)t1时刻振荡电路的______能最大;
(2)t2~t3电路中电流正在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______能正在向______能转化。【解题探究】(1)请分析q、i的最大与电场能、磁场能的大小对应关系。
①q最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最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q-t图线画出i-t图线。
提示:电场能最大,磁场能最小电场能最小,磁场能最大【标准解答】(1)在LC振荡电路中,充电过程,电荷量增加,电流减小,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t1时刻电荷量最大,电场能最大;
(2)t1到t2,q减小,电流增大。t2到t3,q增大,电流减小,电容器充电,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
答案:(1)电场 (2)减小 磁场 电场二、对LC回路电磁振荡周期(频率)公式的理解
1.影响电磁振荡周期(频率)的因素:
(1)由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 知,要改变电磁振荡的周
期和频率,必须改变线圈的自感系数L或者电容器的电容C。
(2)影响线圈自感系数L的因素: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及线圈
的横截面积和长度。匝数越多,自感系数L越大,有铁芯的自感
系数比无铁芯的大。
(3)影响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两极板正对面积S,两极板间介电常
数ε,以及两板间距d,由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不难
判断ε、S、d变化时,电容C的变化。2.LC回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周期:
LC回路中的电流i、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电容器极板间的电
场强度E的变化周期就是LC回路的振荡周期,即 在
一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
量,其变化周期也是振荡周期 极板上电荷的电性
在一个周期内改变两次。电场能、磁场能也在做周期性变化,
但它们是标量,没有方向,所以变化周期T′是振荡周期T的一
半,即【学而后思】
(1)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提示: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由电路自身因素决定,即由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和线圈的自感系数决定。
(2)如果要改变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和频率,改变什么较为方便?
提示:一般来讲,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的改变较为方便,只需将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或旋入,便可改变电容C的大小,所以通常用改变两板正对面积的方法改变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和频率。【典例2】在LC振荡电路中,如已知电容C,并测得电路的固有振荡周期为T,即可求得电感L。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C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C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如图所示。(1)T、L、C的关系为________。
(2)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点作出T2与C的关系图线。
(3)求得L的值是_________。(π2取10)
【解题探究】(1)试写出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
提示: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
(2)T2与C的关系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
提示:由 得T2=4π2LC,所以T2与C的关系图线的斜率表示4π2L。【标准解答】(1)T、L、C的关系为
(2)作图时,图线应尽量通过或靠近比较多的数据点,不通过图线的数据点应尽量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的两侧,如图所示。(3)将LC回路的固有周期公式 变换成T2=4π2LC,从
而认识到T2-C图线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在本题中,横、纵坐
标的起点不为零,图线在纵轴上有一正截距值),图线的斜率
为4π2L, 从图线上取两点求得斜率 计算
出L的平均值为0.035 1 ~0.040 0 H范围内的某一数值。
答案:(1) (2)见标准解答
(3)0.035 1 H(0.035 1~0.040 0 H均正确)【变式训练】图中电容器的电容都是4×10-6 F,电感都是9×10-4 H。甲图中电键K先接a,充电结束后将K扳到b;乙图中电键K先闭合,稳定后断开。t=0时刻,两图中LC回路开始振荡。t=3.14×10-4 s时刻,C1的上极板正在____(选填“充”或“放”)电,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L2中的电流方向向____(选填“左”或“右”),磁场能正在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解析】先由公式求出周期 =1.2π×10-4 s,t=
3.14×10-4 s时刻是开始振荡后的 再看与甲图对应的q-t
图像(以上极板带正电为正)和与乙图对应的i-t图像(以LC回路
中逆时针方向电流为正),图像都为余弦函数图像。在 时
刻,从甲图对应的q-t图像看出,上极板正在充电;从乙图对
应的i-t图像看出,L2中的电流方向向左,正在增大,所以磁
场能正在增大。
答案:充 正 左 增大【变式备选】电子钟是利用LC振荡电路来工作计时的,现发现电子钟每天要慢30s,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电池用久了
B.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大了
C.振荡电路中线圈的电感大了
D.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小了
【解析】选B、C。LC振荡回路的周期 由此公式可知电子钟的周期由电感和电容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故B、C正确,A、D错误。 三、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2.对电磁场的理解:
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将产生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
间将产生涡旋磁场。当变化的电场增强时,磁感线沿某一方向
旋转,当变化的电场减弱时,磁感线将沿相反方向旋转,如果电
场不改变就不产生磁场。同理,减弱或增强的电场周围也将产
生不同旋转方向的磁场。因此,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产生电场,一种场的突然减弱或增强,导致
另一种场的产生。这样,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相互激发,形
成的电磁场链一环套一环,如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电
场和磁场必须是变化的,形成的电磁场链环不可能是静止的,这种电磁场是无源场(既不是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也不是由运动电荷——电流激发的磁场),并非简单地将电场、磁场相加,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电磁场示意图中,电场E矢量和磁场B矢量,在空间相互激发时,相互垂直,以光速c在空间传播。 3.对电磁波的理解: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是相同的(都等于光速)。
(2)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其速度是不同
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小。
(3)v=λf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即为发射电磁波的LC振荡
电路的频率: 改变L或C即可改变f,从而改变电
磁波的波长λ。【学而后思】
(1)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吗?
提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
(2)电磁场与静电场、静磁场相同吗?
提示:电磁场是动态的,并且电场和磁场不可分割;静电场、静磁场单独存在。
(3)电磁场中的电场线与静电场的电场线相同吗?
提示:不同,电磁场中的电场线是闭合曲线,静电场的电场线是非闭合曲线。【典例3】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解题探究】试回答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恒定的电场(磁场)周围:_________________。
(2)均匀变化的电场(磁场)周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均匀变化的电场(磁场)周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解答】选D。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不变的电场周围不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振荡电场周围产生振荡磁场。故D选项正确。不产生磁场(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电场)【总结提升】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具体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1)稳定的磁场周围不产生电场,稳定的电场周围也不产生磁场;
(2)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
(3)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4)振荡(即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振荡的电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振荡的磁场。【变式训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解析】选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故选项A错误;若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则不能产生电磁波,故选项B错误;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激发磁场,从而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故选项C正确;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选项D错误。【典例】在LC振荡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L=2.5 mH,电容C=4 μF。
(1)该回路的周期是多大?
(2)设t=0时,电容器上电压最大,在t1=9.0×10-3 s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这时电容器是处在充电过程还是放电过程?【标准解答】(1)由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可得
=6.28×10-4 s
(2)因为t1=9.0×10-3 s,相当于14.33个周期,而
由电磁振荡的周期性知,当t1=9.0×10-3 s时,LC回路中的电
磁振荡正在第二个 的变化过程中。t=0时,电容器上电压最
大,极板上电荷量最多,电路中电流值为零,回路中电流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第一个 内,电容器放电,电流由
零增至最大;第二个 内,电容器反向充电,电流由最大减
小到零。 显然,在t1=9.0×10-3 s时,即在第二个 内,线圈中的电流在减小,电容器正处在反向充电过程中。
答案:(1)6.28×10-4 s (2)见标准解答对电磁波的理解误区
误区1:误认为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产生误区的原因是受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影响,电磁波本身是一种物质,传播不需要介质。
误区2:误认为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
产生误区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只要是波就能产生干涉、衍射,电磁波是波,故也能产生干涉、衍射。误区3:误认为只要是电场,其周围就能产生磁场
产生误区的原因是没有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正确的观点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典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这是因为它们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电磁波是横波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解析】通过以下表格进行逐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