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 4 课“传输中的奥秘”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第 2 单元:解密互联网
课名 第 4 课:传输中的奥秘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2 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了解互联网协议的作用,掌握 TCP/IP 协议体系的基本结构; 2.知道 IP 地址、域名的概念及作用; 3.了解信息传输过程中常见的传输介质;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在开展信息搜索或网络视频播放等网络学习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活动的背后,互联网TCP/IP 协议是如何将复杂问题一步步分层、分解,直至细化到网络设备和具体算法能处理的程度的; 2.充分利用实验室网络器材,指导学生搭建有特定功能的小型互联系统,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互联网的组成特点和功能,认识网络协议对互联网的核心作用。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呈现的情景,联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相似情景或现象,如同学们在网络生活中注册账号、填写个人信息过程中会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 以带领学习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新知学习方面,对于“ 网络安全 ”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当前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网络安全 ”问题,从中分析“ 网络安全 ”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现实危害,接着帮助学习者理解什么是网络安全,并引导学习者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对于“互联网协议 ”的知识内容,首先介绍整个 TCP/IP 协议体系的整体结构,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按照层次结构,从底层到高层逐层详细讲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整个协议体系的工作原理。另外,通过具体的网络通信实例,如 Web 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的HTTP 通信,来讲解 TCP/IP 协议体系中各层协议的工作流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协议的实际应用。 (2)对于“IP 地址 ”和“域名 ”知识内容,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 IP 地址与域名的概念,对比 IP 地址和域名的优缺点,强调域名易记、易用的特点以及 IP 地址的唯一性。另外,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配置 IP 地址、访问网站并观察域名解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对于“ 网络中的传输介质 ”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各种传输介质的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它们的外观、结构和连接方式,还能通过实验让学生
亲自操作各种传输介质,如制作双绞线跳线、连接光纤等。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项目探究 ”方面,教师可以展示常见的域名和对应的 IP 地址,让学生直观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践操作部分,指导学生使用在线工具或 ping命令查询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验证一个 IP 地址可以映射多个域名;使用nslookup命令查询域名映射的 IP 地址,验证一个域名也可以映射多个IP 地址。另外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访问某个网站时域名解析失败的情况,让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IP地址与域名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讨论,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 容(对教材 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知识内容 二、IP 地址
补充内容 IP 地址的分类 IP 地址是 32 位的二进制数,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的位数不同,IP 地址一般分为 A 类、B 类和C 类三种,具体范围如下图所示。
补充知识来 源(提供网 站链接或按 参考文献格式提供)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 容(对教材 中何处内容 项目探究:探究 IP 地址与域名的对应关系
使用软件、硬件)
软 件 名 称(最好提供 开源软件) Windows 系统的“命令提示符 ”
基本功能说明 1.ping命令:测试与另一个网络设备的连接,可以用于验证一个 IP 地址可以映射多个域名; 2.nslookup命令:诊断域名系统基础结构的信息,可以用于验证一个域名可以映射多个 IP 地址。
硬 件 名 称(选择性价 比高、中小 学能用得起的)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
探 究 项 目 一 : 探 究IPv4 与 IPv6 的 区别 IP 地址版本 地址表示方法 地址长度 最大地址个数
IPv4 点分十进制 32 位 232
IPv6 冒分十六进制 128 位 2128
探 究 项 目 二:探究 IP地址与域名的对应关系 具体来说,多对多映射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负载均衡:通过将多个 IP 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域名,可以将网络流量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平衡负载,提高网站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容错性:当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将域名解析到其他可用的IP 地址上,保证网站的正常访问,提高网站的可用性。 灵活性:多对多映射关系使得网络架构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服务器数量,而无需更改域名。 扩展性:随着业务的发展,可能需要增加更多的服务器来支持更高的访问量。多对多映射关系可以方便地扩展服务器数量,而无需更改现有的网络架构。 总的来说,域名与 IP 地址的多对多映射关系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可用性、性能和灵活性,同时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这种映射关系是现代互联网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操作练习答案
一、知识检测 1.判断题 (1)X 2.选择题 (1)D(2)B
二、技能操练 请参考题干中提供的两种方式查看计算机的 IP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