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的折射定律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光的折射定律 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29 20: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第4章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第1节 光的折射定律 核心要点突破课堂互动讲练课前自主学案知能优化训练课标定位第
1
节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2.知道折射率的意义,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3.能根据折射定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4.能应用折射定律分析视深问题.
5.会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重点难点:1.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2.掌握折射率的概念.课前自主学案一、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定量关系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的现象.
2.入射角与折射角改变在如图4-1-1所示光路中
(1)MN表示____,PQ表示____.
(2)AO表示____光线,OB表示____光线.
(3)∠3为____角,∠1为____角.
(4)实验表明,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图4-1-1界面法线入射折射入射折射增大3.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________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____.即_______=n.
4.光路可逆原理: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____的.同一平面法线正比sini/sinr可逆思考感悟
如何使一束光进入水中而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
提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而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因此可以使光束垂直水面入射.二、折射率的意义
1.定义:光从____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____与折射角r的____之比用__表示.
2.定义式:n=_______.
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________不同,且都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__________的传播速度c与______________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____.真空正弦正弦sini/sinr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光在这种介质中n三、测量介质的折射率
1.在测量介质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作出的光路图如图4-1-2所示.图4-1-2图中AO为________,OE为________,NN′为____,i为______,r是______,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
2.为减小实验误差,需多测几组数据,分别求出每一次的折射率,最后求出它们的______.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平均值四、对折射现象的解释
1.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这是因为水的折射率____空气的折射率,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
2.一束白光射入三棱镜时会发生____现象,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________不同,折射率就____,其中红光的传播速度____,折射率____,经三棱镜后偏折程度最小,___光的传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经三棱镜后偏折程度最明显.平常我们所说的某介质的折射率是指七种色光的平均折射率.浅大于大于色散传播速度不同最大最小紫核心要点突破一、对折射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1.内容理解: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折射定律给出了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三线的空间分布,即三线在同一个垂直于界面的平面内,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给出了两角数量关系,即两角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不是两角之比是一个常数.入射角i和折射角r分别是入射光线和法线、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2.光线偏折的方向:如果光线从折射率(n1)小的介质射向折射率(n2)大的介质,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如果光线从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小的介质,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如图4-1-3所示.即光线的偏折情况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图4-1-3特别提醒: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斜射),但并非一定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变化.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关于光的折射,错误的说法是(  )
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
B.入射光线和法线一定在一个平面内
C.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
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解析:选C.由光的折射定律知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A、B都正确.入射角不一定大于折射角,C错误.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正确.2.物理意义:折射率反映了介质对光线的偏折本领.介质的折射率越大,说明当光从真空以同样的入射角射入该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偏离原方向越大,折射角越小,即介质对光线的偏折本领越大.
如图4-1-4所示,如果r3n2>n1.图4-1-4特别提醒:光线的“偏折”程度,是指折射光线偏离原入射光线方向的程度.特别提醒:(1)折射率与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无关,反映的是介质本身的光学特性.
(2)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所以介质的折射率n>1.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光线以60°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
(1)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2)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玻璃的折射率是否变化?说明理由.答案:见解析三、光的色散现象分析
1.光的色散现象
如图4-1-5所示,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光谱);若从棱镜的顶角向底边看,由红到紫依次排列,紫光最靠近底边.光的色散实质上是光的折射现象.图4-1-52.光色散的原因
同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所以当一束白光由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时,会发生色散,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2)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与介质无关.同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通常说的某种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各种色光的平均折射率.
(3)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随之发生改变.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3.如图4-1-6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1-6A.a侧是红光,b侧是紫光
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大于b侧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
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速率比b侧光大解析:选C.由题图可以看出,a侧光偏折得较厉害,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较大,所以a侧光是紫光,波长较短,b侧光是红光,波长较长,因此A、B均错,C正确;又v=c/n,所以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率小于b侧光的传播速率,D错.课堂互动讲练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则(  )
A.将提前
B.将延后
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D.不变【精讲精析】 当阳光照射到地球大气层时,要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变成弯曲的.如图4-1-7所示,因此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的太阳,实际上还完全处在地平线的下方,看到的只是太阳的虚像.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则太阳光将沿直线射到地面,因此只有当太阳到达图中的地平线位置时,人们才能观察到日出的太阳.由图可知,这一现象与人们所站的地理位置没有什么关系.故选项A、C、D错.只有选项B正确.图4-1-7【答案】 B
【方法总结】 当光线传播过程中遇到其他介质时,因发生折射或反射而改变了传播方向(或方位),则人眼看到的就是发光物体的像,而不是发光物体本身.变式训练1 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位置浅
B.硬币的实像,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
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解析:选C.硬币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水面时,因发生远离法线的折射,看上去就像水中硬币的位置比实际的更浅(即更接近水面)一样.实际上人们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4-1-8所示,底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求:图4-1-8(1)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
(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自主解答】 (1) 如图4-1-9所示,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MPN,Q、M点相对于底面EF对称,Q、P和N三点共线.图4-1-9【方法总结】 几何光学问题,准确规范地画出光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方法,同时要注意实线、虚线、箭头方向并灵活应用几何图形中的边角关系.图4-1-10【精讲精析】 由池底某点P发出的光线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光路如图4-1-11所示.由于观察者在岸边“竖直”向下观看,所以光线在水面处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都很小,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4-1-11【方法总结】 人观察水中的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折射后所成的虚像,若观察者不是竖直向下看而是斜向下看水中物体时,所见虚像明显不在物体正上方,而是在物体的斜上方靠近观察者一侧.推而广之,人眼在空气中观察任何介质中的物体时,视深都变小.变式训练3 在例3中,若在水下H=0.4 m深处有物体A,则在水面上的人看物体A的视深h为多少?答案:0.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