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调研试题(1)
高三化学
命题范围:化学与STSE、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有机化学基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Na 23Si 28Cl 35.5
Fe 56Cu 64Bi 2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科技前沿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B.中国空间站太阳翼使用氮化镓半导体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C.用来生产电闸、灯口等产品的酚醛树脂属于聚酯类化合物
D.太阳能电池封装时需要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该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D.糖类、蛋白质、油脂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烯的比例模型:
B.氯气的共价键电子云轮廓图:
C.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D.的结构式:S-Cl-Cl-S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3、NaNO2,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C.FeO、Fe2O3与硫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所以都是碱性氧化物
D.NaHSO3能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所以NaHSO3是酸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与甘油
B.将a 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 g
C.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可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碘水,溶液未变蓝,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0g乙烷气体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7NA
B.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2NA个电子
C.0.5mol雄黄(As4S4,结构为)中含有NA个S—S键
D.6.0g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完成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备金属镁
B.用乙装置除去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丙装置制备并能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D.用丁装置进行氨气的收集和检验
8.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应做好防护处理。阿比朵尔是治疗“新冠”疾病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比朵尔的分子式:C22H25BrN2O3S
B.1 mol阿比朵尔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阿比朵尔不能使溴水褪色
D.阿比朵尔分子不能和金属钠反应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2[Ag(NH3)2]++2OH-HCOO-+NH+2Ag↓+3NH3+H2O
C.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40℃:CH3CH2OHCH2=CH2↑+H2O
D.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CH3CHO+2Cu(OH)2+OH-Cu2O↓+3H2O+CH3COO-
10.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Cl-、SO42-、I-
B.含碳酸氢钠的溶液:K+、SO4-、Cl-、OH-
C.某无色的溶液:K+、Ba2+、Cl-、MnO4-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11.关于化合物(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B.a、b的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
C.a、c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b、c都属于苯的同系物
1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KMnO4 紫色石蕊溶液 氯气具有酸性、漂白性
B 浓硫酸 蔗糖 酸性KMnO 溶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稀硝酸 Na2SO3 品红溶液 实验室制取并检验SO2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N>C> Si
13.如能形成多种组成固定的合金,其中一种晶体的晶胞结构(立方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
B.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区,属于过渡元素
C.与1个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原子有8个
D.填充了与之距离最近的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
14.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高附加值的碳酸二甲酯,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代表氧空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B.反应过程中涉及C—O键的断裂和形成
C.用同位素标记,可以得到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CH3OH+H2O
15.现用菱锰矿(主要成分,含有、、、)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菱锰矿粉碎所使用的化学仪器为坩埚
B.“氧化”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C.“中和”时加入的物质X可以是
D.“电解”时在阴极生成,过程中同时生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4分)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化学社团为证实溶液和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电荷数决定,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时离子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逐滴滴加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 溶液和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2)写出下列情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溶液显中性。继续滴加溶液。
(3)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大量的、、、、,为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的方案流程如下图:
①若取50该废水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量会减少的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上述流程中,试剂c为(写化学式);溶液3所含溶质离子有、。
③“分离操作”的名称是,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17.(14分)
铁有两种氯化物,都是重要的化工试剂。某化学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模拟工业生产制备无水氯化铁。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有关资料如下:
①氯化铁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②氯化亚铁熔点为670℃,易升华。
(1)A装置中盛放浓盐酸的实验仪器名称是,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为。
(2)B中所盛放的试剂为。
(3)定性分析。取装置C中的少量产物溶于稀硫酸中配成稀溶液待用。检验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D中装的药品是碱石灰,其作用是。
(4)定量分析。如果省略B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取装置C中的产物,按以下步骤进行测定:
①称取4.60g产物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
②加入足量H2O2溶液;
③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④过滤、洗涤后灼烧沉淀;
⑤称量所得红棕色固体为2.40g。
则该产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5)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想探究Fe3+、Fe2+的性质。该同学取一定量氯化亚铁固体,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18.(13分)
铋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铋酸钠。(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②为浅黄色固体,不溶于冷水,在空气、酸及热水中逐渐分解。
(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试剂,装置丙中盛放固体与溶液的混合物,打开和,向中滴加浓盐酸。仪器的名称为,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请写出装置乙的2种作用:。
(3)当丙中固体由白色完全转为浅黄色时,立即关闭和并打开,目的是。
(4)反应结束后,为从丙中获取粗产品,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合理的操作、在干燥器中干燥。(按操作顺序填序号)
a.在冰水中冷却; b.用普通漏斗过滤; c.用布氏漏斗抽滤;
d.冷水洗涤; e.热水洗涤;
(5)取上述产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和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还原产物为,再用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未配平)
①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
②该产品的纯度为(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9.(14分)
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下面是制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的合成路线。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
②。
③。
(1)有机物B能与的溶液反应,得到农药,该农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则A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为。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反应,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由C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为。
(4)E的结构简式为。
(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只得到一种一硝基化合物
(6)假设化合物D、F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单一聚合度的G,若生成的和的总质量为,则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
《(B4)25-26高三10月化学(1)》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B A C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C C
16.(1)灯泡由亮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
(2)
(3)、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
17.(1)分液漏斗 MnO2+4H++2Cl-Mn2++Cl2↑+2H2O 酸性、还原性
(2)饱和食盐水
(3)取溶液少许于试管,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呈血红色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中
(4)36.52
(5)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18.(1)三颈烧瓶(三口烧瓶)
(2)除去中的;平衡压强的安全装置;通过观察气泡的生成速率调节的流量
(3)以防止分解,同时不产生过量氯气,多余的氯气被NaOH吸收
(4)acdg
(5)当最后半滴标准液滴入锥形瓶,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且三十秒内不变色
19.(1)
(2)加成羟基
(3)或(
(4)
(5)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