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情境化试题专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要直观表示我国几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的长度,应选用( )统计图。
A.扇形 B.折线 C.条形
2.要想清楚地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用( )更合适;要统计小君家3月份的各种消费情况和家庭总支出的关系,选择( )更合适。
A.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3.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某市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效率,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如果要清楚地看出每种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最好选用( )。
A.条形统计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4.如图是去年下半年甲、乙两家专卖店扫地机器人销售量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专卖店去年7月份扫地机器人销售量最多
B.乙专卖店去年10月份扫地机器人销售量最少
C.甲、乙两家专卖店去年7月份扫地机器人销售量相差最大
D.甲、乙两家专卖店去年8月份扫地机器人销售量相差最小
5.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胜利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他们将所有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B.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比“了解一些”的人数多。
C.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
D.如果再随机做一份问卷,某同学一定会回答“了解一些”。
6.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40金27银24铜,总计91枚奖牌,取得了我国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下面能表示我国金牌、银牌、铜牌获得情况的统计图是( )。
A. 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7.某数学学习小组为了解本校同学日常“垃圾分类”投放情况,随机从本校同学中抽取部分同学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到的数据绘制成下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A:每次分类投放,B:经常分类C:有时分类投放,D:从不分类投放。已知选择A的有220人,则一共调查了( )人,选择C的有( )人。
8.走路健身是一项很好的保健运动,王老师全家人都喜爱这项运动。某一天他们全家老小共7个人都一起出去走路,走完后要比一比7个人1天各自走了多少步数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而要统计王老师1个人周一到周日每天走的步数的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9.实验小学六(1)班的李阳和王源分别调查了本班同学参加体育兴趣班的情况,并制作成了统计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一共有( )人。
10.要统计运城博物馆上半年每个月参观人数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要表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观人数与总参观人数的关系,应选择( )统计图。
11.某校各个年级段近视的学生数占全校近视学生总数的情况如图。
已知高年级近视的学生有169人,低年级近视的学生有( )人。该校学生总数为800人,全校学生的近视率约是( )。
12.某校实施延时服务后,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开设了五门手工活动课,按照类别分为A“剪纸”、B“沙画”、C“刺绣”、D“泥塑”、E“插花”。为了了解学生对每种活动课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择A的有21名学生,则抽取了( )名学生进行调查,选择E的有( )名学生。
13.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摄影”“航模”、“围棋”四个课外兴趣小组,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50人,则该校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有( )人,参加围棋兴趣小组的有( )人。
14.下图是宁宁家11月的生活垃圾中各种垃圾所占百分比。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宁宁家的生活垃圾中( )最多,( )最少。
(2)已知宁宁家11月产生的有害垃圾有4.5千克,那么宁宁家11月一共产生了( )千克生活垃圾,产生的废纸有( )千克。
15.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素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是我市某校四(3)班参加经典诵读比赛的成绩。(单位:分)
男生诵读成绩 51 23 72 100 96 24 54 42 58 56 48 71 63 53 64 女生诵读成绩 35 62 78 58 71 61 59 45 68 100 90 82 75 63 84
(1)请根据以上信息将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
四(3)班同学经典诵读比赛成绩情况分段统计表
成绩 人数 性别 20~39 40~59 60~79 80~99 100
男 ( ) ( ) ( ) ( ) ( )
女 ( ) ( ) ( ) ( ) ( )
(2)男生成绩在60~100分的有( )人,在60分以下的有( )人。
(3)女生成绩在80~100分的有( )人。
(4)成绩在80~100分的男、女生共有( )人。
16.垃圾分类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瑞典是全球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下图是瑞典的垃圾处理方式统计图。
从图中可看出,除了“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 )外,其余的垃圾都被回收再利用,垃圾回收率高达( )。如果瑞典每年的垃圾产量是400万吨,那么“用作肥料”的垃圾有( )万吨。
17.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某校开展了课后服务,其中体育类活动开设了四种运动项目。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种运动项目,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每个学生仅选一种),并将调查结果制成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图)。
问卷情况统计表
运动项目 人数/个
A乒乓球 m
B排球 10
C篮球 80
D跳绳 70
问卷情况扇形统计图
(1)本次一共调查了( )个学生,统计表中m=( )个。
(2)若该校共有1500个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喜欢:“A乒乓球”的学生大概有( )个。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8.要表示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
19.希望小学要统计各年级男女生戴眼镜的人数情况,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20.某地定时测到的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各大城市同一时刻测到的气温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
21.要想知道四年级一班立定跳远成绩的大体情况,将数据分段整理后就能更清楚地看出来。( )
22.要表示小林在一天中进行各种活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用扇形统计图最合适。( )
四、解答题(每题5分,第30-31每题6分,共47分)
23.某校开展了“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的调查活动。同学们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后,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学校共调查了( )人,网络诈骗占电信网络诈骗总数的( )%。
(2)将上面两种统计图中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3)防止电信网络诈骗,你想对你身边的人说些什么?
24.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大节。育才小学为了解本校学生对端午节古老礼俗的了解程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为4个等级: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较少;D.不了解。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调查共抽取了( )名学生。
(2)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5.在六(1)班一次当堂检测中,张老师对某道单选题(答案有A、B、C、D四个选项)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每人都选择一个选项)
(1)六(1)班有( )人参加了这次当堂检测。
(2)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3)如果C是这道单选题的正确答案,则六(1)班这道单选题的正确率是( )%。
(4)六(1)班选择B选项的学生人数比选择D选项的学生人数少( )%。
26.为了解学生参加社团情况,学校对参加绘画、书法、舞蹈、乐器这四个社团的人员分布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如果该校共有500名学生参加这四个社团,每个教师最多只能辅导本社团的25名学生。那么,舞蹈社团至少需要安排多少个教师?
27.为了参加“小小科学家”的比赛,淘气和笑笑每天都进行40分钟的训练。下面是他们训练10周的测试成绩和训练时间分配情况统计图。
(1)从整体上看,两人的成绩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2)从时间分配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笑笑每天的做题时间占训练总时间的;淘气每天的思考时间是( )分钟。
(3)你更赞同谁的训练方式?请说明理由。
28.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对六(1)班同学的锻炼情况作了统计,并绘制了如图两幅统计图。
(1)六(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 )人。
(2)参加乒乓球项目的有多少人?把第一幅图补充完整。
29.一个牛肉汤店,有三种收款方式。一天早上,这个店的收款情况统计如图。店老板收到的现金比手机支付少240元,牛肉汤店这天早上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30.实验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乐乐将六(1)班学生锻炼的情况绘制成了两幅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六(1)班有多少人?
(2)请把打乒乓球的人数在条形统计图中补上。
(3)踢足球的人数比打篮球的人数少百分之几?
31.学校抽取若干名学生对“今年的六一节目如何”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和统计图2。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______名。
(2)将图1中“非常精彩”的条形部分补充完整。
(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认为“非常精彩”的学生有_____名。
参考答案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直观表示我国几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的长度,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事物变化的规律,通过折线的起伏来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它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想清楚地反映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小君家3月份的各种消费情况和家庭总支出的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某市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效率,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如果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百分比,最好是制作成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4.D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的趋势、正确分析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实线表示甲,7月份销售量为85台,是最高,原题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虚线表示乙,10月份销售量为48台,是最少,原题说法正确;
C.7月:85-50=35(台)
8月:80-70=10(台)
9月:78-52=26(台)
10月:72-48=24(台)
11月:70-55=15(台)
12月:73-65=8(台)
35>26>24>15>10>8
即7月相差最大,原题说法正确;
D.根据C中求解可得12月相差最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5.C
【分析】A.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非常了解”、“了解一些”、“不是很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就是“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B.观察统计图可知,“了解一些”占45%,“非常了解”占28%,比较两个百分比大小,即可解答;
C.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不是很清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2%,对应的是88人,求单位“1”,用88÷22%解答,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D.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详解】A.1-28%-45%-22%
=72%-45%-22%
=37%-22%
=15%
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的人数占总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5%,应小于。原题干说法错误。
B.45%>28%,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的人比“了解一些”的人数少。原题干说法错误。
C.88÷22%=400(人)
以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原题干说法正确。
D.如果再随机做一份问卷,某同学不一定会回答“了解一些”。原题干说法错误。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胜利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他们将所有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若“不是很清楚”的人数有88人,则参加本次问卷总人数有400人。
故答案为:C
6.B
【分析】分析题目,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分别求出金牌、银牌、铜牌占总量的百分比,再结合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占比越高,对应的扇形面积越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金牌:40÷91≈44%
银牌:27÷91≈30%
铜牌:24÷91≈26%
44%>30%>26%
据此可知,金牌占比最大,占总数量的44%,接近 50%但比50%小,银牌和铜牌占比相近,银牌的占比较大一点。
所以能表示我国金牌、银牌、铜牌获得情况的统计图是。
故答案为:B
7. 400 48
【分析】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先用220除以55%求出调查的总人数,然后再乘选择C的百分率即可。
【详解】220÷55%
=220÷0.55
=400(人)
400×12%
=400×0.12
=48(人)
一共调查了400人,选择C的有48人。
【点睛】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 条形 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据此即可填空。
【详解】由分析可知:
走路健身是一项很好的保健运动,王老师全家人都喜爱这项运动。某一天他们全家老小共7个人都一起出去走路,走完后要比一比7个人1天各自走了多少步数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而要统计王老师1个人周一到周日每天走的步数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9.5
【分析】从扇形统计图可知,参加篮球兴趣班的人数占参加兴趣班总人数的40%;从条形统计图可知,参加篮球兴趣班的有20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20除以40%可以求出参加兴趣班的总人数。已知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人数占兴趣班总人数的1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兴趣班总人数乘10%,即可求出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人数。
【详解】20÷40%×10%
=50×10%
=5(人)
则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一共有5人。
10. 折线 扇形
【分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显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除了显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据此解答。
【详解】要统计运城博物馆上半年每个月参观人数的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要表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观人数与总参观人数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11. 26 32.5%
【分析】把全校近视学生总数看作单位“1”,已知高年级近视的学生有169人,占全校近视学生总数的65%,单位“1”未知,用高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除以65%,求出全校近视学生总数;
用全校近视学生总数“1”减去高年级近视、中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分别占全校近视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求出低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占全校近视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低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
用全校近视学生总数除以全校学生总数,即是全校学生的近视率。
【详解】全校近视学生总数有:
169÷65%
=169÷0.65
=260(人)
低年级近视的学生有:
260×(1-65%-25%)
=260×(1-0.65-0.25)
=260×0.1
=26(人)
全校学生的近视率:
260÷800×100%
=0.325×100%
=32.5%
填空如下:
低年级近视的学生有(26)人,全校学生的近视率约是(32.5%)。
12. 150 33
【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A占调查人数的14%,是21名同学,用21÷14%求出调查人数;用单位“1”减去A、B、C、D所占百分率求出E所占百分率,再用调查人数×E所占百分率即可。
【详解】21÷14%=150(名)
150×(1-14%-10%-24%-30%)
=150×0.22
=33(名)
【点睛】正确提取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3. 250 40
【分析】把该校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除以它占的分率,即可得到这次问卷调查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参加围棋兴趣小组人数占的分率,即可求出参加围棋兴趣小组的人数。
【详解】问卷调查总人数:
50÷20%=250(人)
围棋兴趣小组人数:
250×16%=40(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熟练的解题。
14.(1) 食物残渣 有害垃圾
(2) 30 6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量(即100%),比较每种生活垃圾所占的百分率,百分率最大的就是最多的,百分率最小的就是最少的;
(2)把宁宁家11月的生活垃圾总量看作单位“1”,已知有害垃圾的具体千克数,图中显示有害垃圾对应的分率是15%,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可以求出单位“1”,即宁宁家11月的生活垃圾总量;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求出的11月的生活垃圾总量,乘废纸所占的分率,即可求出废纸的千克数。
【详解】(1)由图可知:
因为40%>25%>20%>15%,
所以宁宁家的生活垃圾中食物残渣最多,有害垃圾最少。
(2)由分析可得:
11月一共产生的垃圾千克数:
4.5÷15%=30(千克)
废纸千克数:
30×20%=6(千克)
综上所述:已知宁宁家11月产生的有害垃圾有4.5千克,那么宁宁家11月一共产生了30千克生活垃圾,产生的废纸有6千克。
【点睛】本题考虑了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关键需要明确,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量,这个总量是100%。
15.(1)见详解;(2)6人;9人;(3)4人;(4)6人
【分析】(1)根据性别、年龄段分别统计出经典诵读的成绩,然后填入表中。
(2)把成绩在60~100分的男生人数相加即等于成绩在60~100的男生人数,把60分以下的男生人数相加等于成绩在60分以下的男生人数。
(3)把成绩在80~100分的女生人数相加即等于成绩在80~100分的女生人数。
(4)把成绩在80~100分的男、女生人数相加即等于成绩在80~100分的男、女生人数。
【详解】(1)四(3)班同学经典诵读比赛成绩情况分段统计表
成绩 人数 性别 20~39 40~59 60~79 80~99 100
男 2 7 4 1 1
女 1 3 7 3 1
(2)4+1+1
=5+1
=6(人)
2+7=9(人)
男生成绩在60~100分的有6人,在60分以下的有9人。
(3)3+1=4(人)
女生成绩在80~100分的有4人。
(4)1+1+3+1
=2+4
=6(人)
成绩在80~100分的男、女生共有6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能力。
16. 1% 99% 56
【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1%;用1减去“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率即可求出其余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率;用作肥料的垃圾占总垃圾的14%,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400乘14%即可求出“用作肥料”的垃圾有多少万吨。
【详解】1-1%=99%
400×14%=56(万吨)
则除了“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1%外,其余的垃圾都被回收再利用,垃圾回收率高达99%。如果瑞典每年的垃圾产量是400万吨,那么“用作肥料”的垃圾有56万吨。
17.(1) 200 40
(2)300
【分析】(1)将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篮球人数÷对应百分率=调查的总人数;m表示乒乓球人数,总人数-排球人数-篮球人数-跳绳人数=乒乓球人数,据此列式计算;
(2)将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乒乓球÷调查的总人数=乒乓球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将全校总人数看作单位“1”,全校总人俗×乒乓球人数对应百分率=乒乓球的人数。
【详解】(1)80÷40%=80÷0.4=200(个)
m=200-10-80-70=40(个)
本次一共调查了200个学生,统计表中m=40。
(2)40÷200=0.2=20%
1500×20%=1500×0.2=300(个)
“A乒乓球”的学生大概有300个。
18.√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详解】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是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
19.×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希望小学要统计各年级男女生戴眼镜的人数情况,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统计图的各自的特征进行解答。
20.√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某地定时测到的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各大城市同一时刻测到的气温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1.√
【分析】通过列表,分段整理出四年级一班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成绩,然后再根据统计表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要想知道四年级一班立定跳远成绩的大体情况,将数据分段整理后就能更清楚地看出来。
例如,四年级一班立定跳远成绩表,如下图所示:
10+4=14(人);6+3=9(人),14人>9人
由统计表可知,四年级一班立定跳远,男生队成绩优于女生队的成绩。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表的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要表示小林在一天中进行各种活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最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1)200;45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软件诈骗的人数是20人,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软件诈骗人数占电信网络诈骗总数的10%,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网络诈骗的人数是90人,用网络诈骗的人数除以电信网络诈骗总数乘100%即可。
(2)已知总人数是200人,虚假中奖占2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虚假中奖人数为200×25%=50人;用总人数减去网络诈骗、虚假中奖、软件诈骗的人数即为电话欠费的人数;据此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
由(1)可知网络诈骗占电信网络诈骗总数的45%,由(2)可知电话欠费人数是40人,用电话欠费人数除以电信网络诈骗总数乘100%即为电话欠费人数的所占分率;据此补充完整扇形统计图。
(3)可以围绕 “防止电信网络诈骗” 主题,从提高防范意识、辨别诈骗手段等角度表达。(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20÷10%
=20÷0.1
=200(人)
90÷200×100%
=0.45×100%
=45%
所以学校共调查了200人,网络诈骗占电信网络诈骗总数的45%。
(2)虚假中奖:200×25%
=200×0.25
=50(人)
电话欠费:200-90-50-20
=110-50-20
=60-20
=40(人)
40÷200×100%
=0.2×100%
=20%
作图如下:
(3)示例:现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样,像网络诈骗、虚假中奖这些都很常见。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涉及转账、汇款多核实,别让骗子有机可乘,守护好自己的钱财!(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24.(1)120
(2)见详解
【分析】(1)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知,等级A的有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将调查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将等级A的人数除以25%,即可求出调查总人数。
(2)将调查总人数减去等级A、B、D的人数,求出等级C的人数,从而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将等级B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等级B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同理求出等级C和等级D的百分比,再将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详解】(1)30÷25%=120(人)
所以这次调查共抽取了120名学生。
(2)120-30-48-18=24(人)
等级B:48÷120×100%=40%
等级C:24÷120×100%=20%
等级D:18÷120×100%=15%
如图:
25.(1)50;
(2)图见详解;
(3)56;
(4)60
【分析】(1)从两幅统计图中可知,选择D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20%,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选择D的人数除以20%,求出总人数。
(2)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选择B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总人数乘8%,求出选择B的人数;
用总人数减去选择A、B、D的人数,即是选择C的人数;据此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人数“1”减去选择A、B、D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是选择C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也就是六(1)班这道单选题的正确率。
(4)先用选择D的人数减去选择B的人数,再用差值除以选择D的人数,即是选择B比选择D的人数少百分之几。
【详解】(1)10÷20%
=10÷0.2
=50(人)
六(1)班有50人参加了这次当堂检测。
(2)选择B的人数:
50×8%
=50×0.08
=4(人)
选择C的人数:50-8-4-10=28(人)
如下图:
(3)1-16%-8%-20%=56%
如果C是这道单选题的正确答案,则六(1)班这道单选题的正确率是(56)%。
(4)(10-4)÷10
=6÷10
=60%
即六(1)班选择B选项的学生人数比选择D选项的学生人数少(60)%。
26.(1)200名
(2)见详解
(3)3个
【详解】(1)根据统计图可知,参加绘画的有90人,占总人数的45%,用90除以45%即可求出此次抽样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2)根据统计图,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分别计算出书法、舞蹈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再用1减去其他三个社团对应的百分率,进而求出参加乐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用总人数乘加乐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参加乐器的人数,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即可。
(3)根据题意,如果该校共有500名学生参加这四个社团,每个教师最多只能辅导本社团的25名学生。用500乘参加舞蹈社团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参加舞蹈社团的人数,然后用舞蹈社团人数除以25解答即可。
【解答】(1)90÷45%
=90÷0.45
=200(名)
答:此次抽样调查了200名同学。
(2)参加书法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20÷200×100%=10%
参加舞蹈书法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30÷200×100%=15%
参加乐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1-10%-15%-45%
=100%-10%-15%-45%
=30%
参加乐器的人数:
200×30%
=200×0.3
=60(名)
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图:
(3)500×15%÷25
=500×0.15÷25
=3(个)
答:舞蹈社团至少需要安排3个教师。
27.
(1)见详解
(2);12
(3)见详解
【分析】(1)从测试成绩统计图整体来看,随着训练周数的增加,淘气和笑笑的成绩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笑笑每天训练总时间是40分钟,做题时间是26分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所以做题时间占训练总时间的26÷40=。
淘气每天训练总时间40分钟,思考时间占30%,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思考时间为40×30%=12分钟。
(3)答案不唯一,如赞同淘气,因其训练时间分配更注重阅读和思考,利于能力提升。
【详解】(1)从整体上看,淘气和笑笑的成绩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26÷40==
40×30%
=40×0.3
=12(分钟)
笑笑每天的做题时间占训练总时间的;淘气每天的思考时间是12分钟。
(3)示例:更赞同淘气的训练方式。因为淘气的训练时间分配中,阅读占比48%,思考占比30%,做题占比22%,这样的分配更注重知识的积累(阅读)和思维的训练(思考),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能力,进而提高成绩;而笑笑做题时间占比过大,可能更多是在进行机械练习。
28.(1)50
(2)5;画图见详解
【分析】(1)由统计图可得,参加篮球项目的有2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全班总人数。
(2)总人数看作“1”,去掉参加篮球项目、足球项目和其他项目的人数所占的分率,即为参加乒乓球项目的人数所占的分率。再用(1)求出的总人数乘参加乒乓球项目的人数所占的分率,求出
参加乒乓球项目的有多少人,最后根据参加乒乓球项目的人数完成条形统计图。
【详解】(1)20÷40%=20÷0.4=50(人)
所以六(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50人。
(2)1-40%-20%-30%=10%
50×10%=5(人)
答:参加乒乓球项目的有5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29.400元
【分析】已知支付宝支付占37%,微信支付占43%,把总营业额看作单位“1”,所以现金支付所占比例为1-37%-43%=20%。手机支付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那么手机支付占37%+43%=80%,所以现金支付比手机支付少的占比为80%-20%=60%,现金比手机支付少240元,且这240元对应的比例是60%,根据“部分量÷对应比例=总量”,用240除以60%计算即可得出营业额。
【详解】把总营业额看作单位“1”。
1-37%-43%
=100%-37%-43%
=63%-43%
=20%
37%+43%-20%=60%
240÷60%
=240÷0.6
=400(元)
答:牛肉汤店这天早上的营业额是400元。
30.(1)50人;
(2)见详解;
(3)50%
【分析】(1) 从饼状图可知“打篮球”占全班人数的40%,而从条形统计图可知实际打篮球的人数是20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20除以40%,所得结果即为六(1)班的人数。
(2)已知全班共有50人,除去打篮球的20人、踢足球的10人、参加“其他”活动的15人,就是打乒乓球的人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补全即可。
(3) 踢足球10人比打篮球20人少了10人。相对于打篮球的20人来说,少的百分比是用少的人数除以打篮球的人数再乘100%即可。
【详解】(1)20÷40%=20÷0.4=50(人)
答:六(1)班有50人。
(2)50-20-10-15=5(人)
(3)(20-10)÷20×100%
=10÷20×100%
=0.5×100%
=50%
答:踢足球的人数比打篮球的人数少50%。
31.(1)200
(2)见详解
(3)420
【分析】(1)从图中可知,“差”的人数是20名,且“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部分量÷对应百分比=总量”,可得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20÷10%=200名。
(2)总人数是200名,“比较好”的有60名,“一般”的有50名,“差”的有20名。那么“非常精彩”的人数为200-60-50-20=70名。在图1中,“非常精彩”对应的条形高度应画到70的位置。
(3)由(2)可知,参加问卷调查的200名学生中,“非常精彩”的有70名,其占比为70÷200×100%=35%。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将1200名学生看作单位“1”,估计全校认为“非常精彩”的学生有1200×35%=420名。
【详解】(1)20÷10%
=20÷0.1
=200(名)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200名。
(2)200-60-50-20=70(名)
补充如图:
(3)70÷200×100%
=0.35×100%
=35%
1200×35%
=1200×0.35
=420(名)
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认为“非常精彩”的学生有420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