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思想政治
更新时间 2025-10-07 23: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一目
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是一个外来词,英文“Logic”,英文来源于希腊文λσγοs(逻各斯)原意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1)与“规律”同义;
(2)“逻辑规律与规则”,
(3)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4)“逻辑学”这门学问。
1.“逻辑”的4种含义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规律
(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某种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式)
“逻辑学”这门学问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1.“逻辑”的4种含义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
思考: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探究与分享:P7页】
指逻辑学
指逻辑学
指规律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1)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3)"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4)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
(5)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6)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7)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规律
思维方法
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逻辑学
规律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
课堂训练:下列内容都是哪种“逻辑”?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规律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研究对象
为把握规律服务
2、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思维规律:逻辑规律
第二目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爱好逻辑的小华在在网上购买逻辑入门书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这么多的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论辩逻辑、逻辑学……
这些逻辑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逻辑学
形式逻辑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划分
法律逻辑
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角度划分
辩证逻辑
科学逻辑
论辩逻辑
是一门学问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都属于应用逻辑
归纳逻辑
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划分
演绎逻辑
从个别到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从一般前提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探究】阅读教材P8:请你谈谈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1.逻辑学的含义
逻辑学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二者关系P9: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重点:(笔记)
(1)形式逻辑的规律(第二课第二框)与规则(第二单元);
(2)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第三单元)。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目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单元)。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P9)及其规律(狭义逻辑)
(1)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2)推理: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的。
所有 事物 都是 变化发展的。
结合教材思考:这两个判断有什么相同点?概念是怎么构成判断的?
相同点: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
“金属”“导电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
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概念
判断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概念、判断、推理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探究与分享:
思考他们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正确)的,为什么呢?
一天,初学逻辑的小明和小芳一起进行推理练习。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白马都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结论)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牛都不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结论)
小明
小芳
动物

动物


白马
欧拉图解法
推理结构符三段论推理规则:
三段论规则:
所有M是P(大前提)
所有S是M(小前提)
所有S是P(结论)
SMP都是逻辑里的概念变项,必须是大写。
M:中项,S:小项,P:大项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小前提:真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结论:假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探究与分享:
思考他们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正确)的,为什么呢?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小前提:真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结论:假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P
P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有效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 推理的形式是无效的(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3)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结构形式(P9)及其规律(狭义逻辑)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
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三段论规则:
所有M是P(大前提)
所有S是M(小前提)
所有S是P(结论)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结构形式(P9)及其规律(狭义逻辑)
① 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② 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论辩“是说服、反驳他人这一活动)
③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① 学习狭义逻辑(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②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5) 运用推理进行论证与论辩
(6) 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补充:
任何论证都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
论点是论证中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命题。论点是论证的对象。
论据(理由)是论证中确定论点真实性所根据的判断,它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
论证方式是论据与论点的联系方式,即怎样从论据推出论点,它回答的是“怎样论证”的问题,即怎样从论据中推出论点。
论点: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论据: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论证:一个命题从其他命题推出,其他命题为这个命题为真提供支持
论辩:用论证的方法去反驳别人的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小结: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1.形式逻辑关注的问题:推理
2.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6.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广义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逻辑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1.形式结构
2.推 理
3.论证和论辩
推理结构:
推理结论为真的条件:
核心任务:
关系
(形式逻辑)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