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第一节 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重点)
2.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难点)
3.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重点)
4.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重点)
学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认真阅读课本P2~P4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
麦哲伦船队
知识梳理
2.地球的形状:通过精确测量,科学家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
稍扁
略鼓
5.1亿
6 371
4万
二、地球仪
认真阅读课本P5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地球仪:人们根据 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 ,制作了地球的 ——地球仪。
缩小
地球
模型
2.在图1-1-3中正确填写地球仪的元素。
地轴
北极
南极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图1-1-4为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D
过关训练
2.下列哪位航海家带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
A.麦哲伦 B.郑和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A
【太空探索】(全国视野2025·江苏徐州期末)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满百天之际,也迎来了蛇年新春,这也是中国人第四次在中国空间站内欢度春节。贴春联、挂福字、吃年夜饭也成为太空过节的必备项目。图1-1-5为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3~5题。
3.航天员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 )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海洋
D
4.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 ( )
A.天圆地方 B.围绕月球公转
C.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D.围绕地轴公转
5.图中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果想知道地球大小,需要知道下列哪些要素? ( )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D
6.【地理实践】地理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关于地球形状的模拟实验(图1-1-6),这个实验说明 ( )
A.地球是一个正方体
B.通过卫星照片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通过观察海平面上船只的出现情况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通过月球表面的变化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
(全国视野2025·山东烟台期末)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图1-1-7为某同学观测月食时所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7~8题。
7.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
B
8.根据月食照片可以推测 ( )
A.地球自转周期 B.地球公转方向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D
某学校在学习了地球仪相关知识后,开展“做模型学地理”活动,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引制作了地球仪,并当众进行演示。据此完成9~10题。
9.四位同学展示的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
知识点 2
地球仪
A
10.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仪反映地球的真实大小
B.地轴与地球表面只有一个交点
C.地轴是地球内部的一根旋转轴
D.地轴指示方向不变
D
11.【地理实践】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仪是地理学习的工具,让我们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准备】乒乓球、铁丝、量角器等。
【制作过程】
步骤一:确定重要经纬线和极点。如图a所示,在乒乓球中部画一个圆圈作为纬线,离该纬线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小孔作为极点。
步骤二:做地轴。如图b所示,用铁丝制作地轴时应与水平桌面保持M角倾斜。
步骤三:组合固定。如图c所示,将乒乓球固定在地轴中间,使其可以自由转动。
(1)图中的N、S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
(2)步骤二中,NS表示地轴,倾斜的地轴与水平面保持的M角为 。地球上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根轴。
(3)如果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是400米,那么地球最大周长相当于 圈跑道的长度。
北极
南极
66.5°
不存在
100 000
第2课时 经纬线与经纬度 经纬网定位
一、经纬线与经纬度
认真阅读课本P5~P8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对比。
项目 经线 纬线
示意图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知识梳理
形状 每条经线只形成(1) 个圆,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4)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2) 纬线长度(5) ,其中(6) 最长,向(7) 变短
方向 经线指示(3) 方向 纬线指示(8) 方向
数量 无数 无数
半
相等
南北
圆
不相等
赤道
两极
东西
2.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对比。
项目 经度 纬度
示意图
起始线 (1) (7)
度数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2)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为(8) 。
(9) 为低纬度地区;(10) 为中纬度地区;(11) 为高纬度地区
变化规律 经度向东增大为(3) ,用 (4) 表示;向西增大为(5) ,用(6) 表示;东经180°和西经180°重合,称为180°经线 纬度向北增大为(12) ,用
(13) 表示;向南增大为(14) ,用(15) 表示;南极点和北极点均为90°
本初子午线
180°
东经
E
西经
W
赤道
90°
0°~30°
30°~60°
60°~90°
北纬
N
南纬
S
3.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
(图1-1-9)。
(2)南、北半球:以 为界,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图1-1-10)。
赤道
20°W
160°E
二、经纬网定位
认真阅读课本P9~P10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在地球仪上, 线和 线相互交织,形成 。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 。任何一组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度都可以在经纬网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经纬网
经
纬
交点
【地理实践】同学们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图1-1-11)并以绘制漫画的形式对经纬度做了介绍。据此完成1~3题。
知识点 1
经纬线与经纬度
过关训练
1.下列制作地球仪的步骤中,排列合理的是 ( )
①确定赤道和两极的位置 ②准备工具和材料 ③制作地球仪支架
④安装地球仪 ⑤绘制经纬线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④①②③⑤ D.③④②①⑤
B
2.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拿着地球仪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
B.所有的纬线中赤道最长
C.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等
D
3.图1-1-12为同学们绘制的漫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
D
【跨学科融合】(全国视野2025·湖南株洲期末)“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述了某人想去南边的楚国,却一直往北前进,他认为自己的马跑得快,携带的路费和干粮多,一定能到达楚国,但实际上却离楚国越来越远。据此完成4~5题。
4.从地理角度分析,此人无法到达楚国的原因是向北最终只能到达
( )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南极点 D.北极点
D
5.某人想去东方的某地,却一直向西走,理论上是否能到达目的地?原因是什么? ( )
A.能,纬线是圆圈
B.不能,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缩短
C.能,经线是半圆
D.不能,经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缩短
A
读图1-1-13,完成6~7题。
6.图中①地位于 ( )
A.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度
B.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度
C.本初子午线以西,为东经度
D.本初子午线以东,为西经度
B
7.图中②地位于 ( )
A.东半球 B.南半球
C.高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
A
【太空探索】2024年10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升空。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将实施人员和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科学实验与太空授课。图1-1-14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知识点 2
经纬网定位
8.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 )
A.酒泉、太原 B.太原、西昌
C.文昌、西昌 D.酒泉、文昌
A
9.关于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卫星发射基地大约在20°N
B.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西昌的西南方向
C.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西昌的东南方向
D.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日出最早
C
【科技发展】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读图1-1-15,完成10~11题。
10.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其位置与图中 地相吻合。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甲地、乙地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丙地、丁地所在经线长度不等
D.甲地比乙地、丙地、丁地的位置更靠西
D
D
12.(全国视野2025·吉林长春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日,正行驶在太平洋某海域的我国商船突然出现动力系统故障,为了保证船员安全,船长选择停止行驶,原地等待救援,并发送了求救信号。图1-1-16为事发地局部经纬网图,经卫星定位该商船位于图中B处。此时,我国海上救援队正行驶到了图中C处,接到求救信号后前往救援。同时,在A处进行作业的我国一艘民用渔船也发现了该求救信号,并选择前往故障船只处救援。
(1)商船此时所处B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分)
(2)若民用船只和救援队船只行驶速度一样,则最先抵达商船所在地的是 。(2分)
(3)救援队在C处接收到求救信号后,船只需要向 方向行驶才能到达B处,民用船只则需要向 方向行驶抵达B处。(4分)
(4)从南北半球看,此时三艘船只均位于 半球,正好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船只是 ,民用船只和商船均位于 (选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6分)
(40°N,170°E)
民用船只
正北
正东
北
民用船只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