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天气与气候学案
【学习目标】
一、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二、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四、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五、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六、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前预习】
一、天气和天气预报
1.天气是指一个地区________时间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及其变化,天气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
2.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最高值和最低值、_______或晴天、________的可能性及其强度、________的方向和大小等,并用专门的_______表示出来。
3.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其越厚,表示出现阴雨的可能性越________。
4.空气质量的高低,通常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指数越________,表明空气越清新,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表示大气的________程度,单位用 ___________表示。在我国,气象观测站对气温的人工测量通常每日进行四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_____时、_______时、
________时、_______时进行,一天中这四次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数,就是________平均气温。
2. 一天中,陆地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_______时左右, 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________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________。
3. 一年中,北半球的月平均气温,陆地上最高出现在______月,最低出现在______月;海洋上最高出现在______月,最低出现在________月。南半球正好相反。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________。
4. 通常,我们用____________图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5. 气温在空间上大致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气温在空间上的差异用________来表示。
6.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______℃。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 大气中的水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降落下来,统称为降水。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 降水量通常以________为单位。人工测量降水量一般采用________。
3. 通常用各月____________图来表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4. 从纬度位置看,赤道附近地区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5. 从海陆位置看,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 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
6. 从地形看,一般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
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 气候是一个地区________的平均天气状况,具有相对______性,它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________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________ 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__________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__________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和大陆西岸地区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区的大陆________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_ 南北纬30°~40°的 大陆________岸
温带 __________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地区亚欧大陆________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______________ 温带地区的大陆________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________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寒带 ________气候 全年_____________ 极圈以内
____________气候 终年低温,日较差大 中低纬度地区 的山地高原
3. 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五、气候与人类活动
4. 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
5.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对________生产的影响尤其明显。
6. 气候的异常变化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气象灾害。
7. 人类的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例如,____________、修建水库等会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往往比郊区气温________;人类在生
产和生活中过量排放的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会使全球气温升高等。
【自主探究】
一、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把下列天气谚语连线。
一场春雨 出门晴天报
雨后生东风 大雨来得快
天上乌云盖 未来雨更凶
喜鹊枝头叫 一场暖
二、某地理小组把一盆沙石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石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中约15分钟,再次测量其温度,并记录下来,两次测量数据如表4-2-4所示。结合图表材料,完成下列实验。
(1)第一次实验说明:同时升温,沙石比水升温________。
(2)第二次实验说明:同时降温,沙石比水降温________。
(3)结合实验结论,推测世界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________,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________。
(4)结合实验结论,分析图4-2-4中所处的半球是________半球,时间是________(填“1月”或“7月”)。
三、气象部门通常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请根据下列情境填写相应的降雨强度。
(1)________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 积水形成很快。
(2)________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3)________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4)________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四、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及步骤。
步骤 依据 气温或降水 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以温定球) 气温季节变化特点 6、7、8月气温高(呈波峰型) _____半球
12、1、2、月气温高(呈波谷型) _____半球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以温定带) 最冷月气温或最热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15 ℃ _____气候
最冷月气温 0~15 ℃ 最热月气温>25 ℃ ___________ 气候或_______气候
最热月气温 10~20 ℃ ___________气候
最冷月气温 <0 ℃ 最热月气温>20 ℃ 温带季风或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气温<10 ℃ _____气候
步骤 依据 气温或降水 结论
③确定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 降水的季节分配 年雨型 _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2 000毫米)
_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200毫米)
___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400毫米)
寒带气候(年降水量<250毫米)
夏雨型 __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1 500毫米)
__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1 0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750~1 000毫米)
冬雨型 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300 ~1 000毫米)
【过关训练】
一、选择题
1. (2023·湖北十堰)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有(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昆明四季如春
⑤明天大风降温
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某校计划下周组织学生研学活动。据此读下周天气预报表(表4-2-1),完成2~5题。
表4-2-1
2.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关于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稳定 B. 多变
C. 维持时间长 D. 是多年平均状况
3. 下列关于下周天气状况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周二阴天 B. 周三中雨
C. 周四多云 D. 周五晴天
4. 周一的风向和风级是( )
A. 东南风六级 B. 西北风六级
C. 东南风三级 D. 西北风三级
5. 该校组织研学活动的日期最适合定在( )
A. 周二 B. 周三
C. 周四 D. 周五
6. (20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每到春季,我国局部地区会出现沙尘天气,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不便。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7. (2023·山东德州)读2015—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占比统计图(图4-2-1),北京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 )
A. 整体变好
B. 越来越差
C. 先变好再变差
D. 先变差再变好
8. 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卫星云图上( )
A. 蓝色表示陆地
B. 绿色表示农田
C.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D. 白色表示云区,越白,云层越稀薄
9. 2024年7月11日,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如表4-2-2所示,其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 )
A. 呼和浩特 B. 南京 C. 长春 D. 秦皇岛
10.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细颗粒物”。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其主要来源。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当PM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 户外活动时尽量戴上防护口罩
B. 在公路旁晨练
C. 开车时尽量保持车距
D. 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的活动。据此读该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图4-2-5),完成11~13题。
11. 测量气温的工具是( )
A. 温度计 B. 指南针 C. 雨量器 D. 气压计
12. 一天中,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正午12时 B. 14时左右
C. 日出前后 D. 晚上12时
13. 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 )
A. 10.4 ℃ B. 8.7 ℃
C. 16.3 ℃ D. 20 ℃
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图4-2-6),完成14~16题。
14. 一年中,该地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15. 根据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该地位于(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16.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0 ℃ B. 5 ℃ C. 26 ℃ D. 32 ℃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4-2-7),完成17~19题。
17. 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
A. 陆地高于海洋
B. 东岸高于西岸
C. 高原高于平原
D. 海洋高于陆地
18. 1 月平均气温( )
A. 北京、悉尼相同
B. 北京高于悉尼
C. 悉尼高于北京
D. 无法判断
19. 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 从北向南递减 B.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D.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20. 被誉为“华中第一峰”的神农顶(海拔3 106米),位于湖北省的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果测量到山顶的气温是-6 ℃,那么位于山脚 100米处的气温约是
( )
A. -24 ℃ B. 12 ℃ C. 0 ℃ D. 24 ℃
21.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 雪 B. 雹 C. 霜 D. 雨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如表4-2-6所示)。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毫米。据此,完成22~23题。
表4-2-6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8日 11日 15—27日 29日
降水量 15毫米 21毫米 25毫米 153毫米 41毫米
22. 该地当月降水量是( )
A. 1 100毫米 B. 255毫米 C. 41 毫米 D. 51 毫米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 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 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读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4-2-10),完成24~25题。
24. 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符合该图的是( )
A. 6月降水最多
B. 年降水量约2 000毫米
C. 各月降水分布均匀
D. 降水集中在7—8月
25. 该地区降水属于( )
A. 全年多雨型
B. 夏雨型
C. 冬雨型
D. 全年少雨型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4-2-11),完成26~28题。
26. 从全球范围看,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集中在( )
A. 赤道附近 B.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C. 极圈附近 D.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27. 南极地区的降水量在( )
A. 大于2 000毫米 B. 500~1 000毫米
C. 200~500毫米 D. 小于200毫米
28. 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河流流向
读图4-2-12,完成29~30题。
29. 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 丙、丁两地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势阻挡 B. 一山有四季
C. 远离海洋 D. 纬度太高
读图4-2-15,完成31~33题。
31. 下列关于丁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全年高温多雨
32. 甲气候主要分布在( )
A. 赤道附近 B.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C. 中低纬度大陆西岸 D. 北极圈附近
33. 乙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34. 下列气候类型中,南北半球都有分布的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023·广东省)“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4-2-16甲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乙为“A”形茅屋景观图。读图并完成35~36题。
35.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全年温和湿润
36. “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 保暖 B. 防风 C. 防潮 D. 排水
读北京、上海、曼谷、悉尼位置示意图和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图4-2-17),完成37~38题。
37. 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北京
B. 乙——悉尼
C. 丙——上海
D. 丁——曼谷
38. 造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中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39~40题。
39. 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 使用一次性餐具,多用纸巾
B. 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开私家车
C.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 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40. 我国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
A. 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 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C. 推动全球防疫合作 D.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二、非选择题
4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津市气象台于2023年3月7日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城市中心区域将出现中—重度霾,能见度较差,易形成中—重度空气污染。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雾和霾的组合是雾霾,多见于秋冬季节,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材料二 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物质,是雾霾产生的主要污染来源。由于人口的过度集中,天津市资源消耗巨大,工业生产垃圾增多,二氧化碳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加大。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氮氧化物等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10%以上。
材料三 天津PM2.5主要来源统计图(图4-2-2)和空气质量指数对照表(表4-2-3)。
(1)2023年3月7日,天津的空气质量指数是209,空气质量状况属于___________。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明空气污染程度越________。
(2)雾霾天气多发于________季节。导致天津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最大污染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雾霾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轻雾霾影响,保持空气清新,请你结合生活提出可行性建议。
42. 某学校开展地理气象观测研学,请你帮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对气温的观测记录,了解本地气温的变化。
实验用品:百叶箱、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手电筒、数据记录表及绘图工具等。
实验材料:
材料一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距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观测仪器要放置在百叶箱中,并在固定的时间观测。读取数据时对温度计要轻拿轻放,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
材料二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观测记录过程示意图(图4-2-8)。
材料三 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4 -2.9 4.0 12.5 19.1 23.2 25.4 24.6 19.8 12.7 4.0 -3.1
(1)材料二中的甲、乙、丙分别示意该地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乙图应命名为“该地________________曲线图”。
(2)根据甲图,该地气温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气温日较差较约________℃。
(3)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气温的年变化。观察图4-2-9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可得出该地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洋,大部分位于________(填“高”“中”或 “低”)纬度地区。
(2)美国本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主要来自________洋。
(3)美国本土西部的等降水量线________(填“密集”或“稀疏”),说明该区域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________。
(4)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其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根据图示,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中,________河的水量最大。
4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2021 年,沙漠蝗灾影响了大范围区域。沙漠蝗虫喜高温、耐干旱,迁徙的适宜温度在 40 ℃左右。
材料二 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和沙漠蝗虫迁徙线路示意图(图4-2-18)、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4-2-19)。
(1)①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对应图4-2-19中的_______(填字母),该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两地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地,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对应图4-2-19中的________(填字母),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________岸。
(3)说出沙漠蝗虫主要活动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4)此次沙漠蝗虫影响图中④地的概率较小,推测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一、短 多变性 气温 阴天 降水 风 符号 陆地 海洋 云层 大 小
二、冷热 摄氏度(℃) 2 8 14 20 日 2 日出 日较差 7 1
8 2 年较差 气温曲线 赤道 两极 等温线 0.6
三、雨 雪 冰雹 降雨 毫米 雨量器 降水量柱状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四、多年 稳定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五、日常生活 农业 干旱 洪涝 低温冻害 植树造林 高 二氧化碳
【自主探究】
一、
二、快 快 高 低 南 1月
三、大 小 中 暴
四、北 南 热带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 寒带 热带雨林
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草原 地中海
【过关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B D D A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C A D D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C D B A D B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B A B D A B A D
41.(1) 重度污染 严重 (2) 秋冬 机动车 燃烧煤炭
(3) 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能见度降低,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多发
(4) ①植树造林;②加大空气质量监管力度;③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④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⑤加大环境保护宣传;⑥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42.(1) 气温月变化 (2)14 4 7 (3)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43.(1) 大西 太平 中 (2) 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或东西多,中部少) 大西
(3)密集 大 (4)北 南 俄亥俄
44.(1) 温带季风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② 地中海 D 西
(3)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全年炎热干燥。
(4) 该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特征与迁徙区域差异较大,不适宜沙漠蝗虫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