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II卷)英语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究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II卷)英语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究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0-08 10: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2026高考一轮备考策略
01
聚焦命题特点
总结高考规律
02
0
contents
目录
共享复习策略
科学备战高考
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为依据;以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趋势和风格为导向,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巩固学生语言能力。以巩固和落实基础词汇知识为中心;以系统语法知识复习为突破;以培养读写能力为目标;以“老师讲解为辅,学生体验为主”为策略。做好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和学生复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2025高考全国II卷试卷分析
试题命题分析 听力
话题:贴切生活情境:校园、家庭、社会情境三大主题语境。出行指路、餐馆结账、买电脑、学术交流、不小心损坏东西、约会安排、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困惑、变更假期计划、介绍夏令营、与老板商谈工作变更
1. 平均语速:非匀速,110词/分钟—156词/分钟,平均133词/分钟(2024年课标II卷149词/分)。
2. 录音稿总词数:841词(2024年课标II卷864词)。
3. 结构:22344(有变化)(2024年课标II卷23334)。
4. 设题:事实细节题16题,推理判断题2题,观点态度题1题,主旨大意题1题。
5. 难度: 文本语言地道,试题曲折性不强,难度不高。
2025高考全国II卷试卷分析
年份 题型 体裁 话题与内容 主题 主题意义 词数 生词标注
2025年 A篇 应用文 四个历史悠久、风景各异的英格兰小镇 人与自然: 自然风光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之美 260 2
B篇 记叙文 儿童医院学校如何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继续进行课业学习 人与社会: 关爱与教育 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教育的温度 317 1
C篇 说明文 室内绿植对人们情绪和思维影响的相关研究 人与自然: 植物与健康 倡导栽培室内植物的健康生活 281 1
D篇 说明文 将食材边角料加工成美味佳肴 人与自我: 食物与节约 阐释节约食物和物尽其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43 2
阅读理解特点和趋势:
年份 卷别 体裁 类别 主题 文章结构
2023 新高考II卷 说明文 人与社会 开启艺术之旅的建议 问题-解决办法-评价
2024 新高考II卷 说明文 人与社会 如何避免过渡性旅游 问题-解决办法-评价
2025 新高考II卷 说明文 人与社会 家庭志愿服务的好处 问题-解决办法-评价
七选五:
完形填空:
2025高考全国II卷试卷分析
体裁 话题 难度 考点分布
记叙文 人与自我:老奶奶通过健身和在网上分享心得重燃生命热力。 中 动词4
名词8
名词短语1
形容词1
副词1
年 份 试 卷 体 裁 主题语境 话 题
2025 新课标II卷 记叙文 人与自然 从美国到中国浙江农村生活经历与感受
2024 新课标II卷 新闻报道 人与社会 纪念汤显祖的雕塑和凉亭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建成
2023 新课标II卷 记叙文 人与社会 作者在柏林动物园教英语的缘由及情况
语法填空:
年份 卷别 类型 主题 内容要求 素养 ,思政 五育 文化 个人成长
2025 新高考II卷 催稿+邮件 外教答应写文章 1.询问进度; 2.提醒交稿日期。 智育 跨文化
2024 新高考II卷 邮件 分享在公园上的美术课 1.分享个人美术作2.个人感悟 美育 实践感悟
2023 新高考II卷 建议信 口语练习建议 1.说明问题2.提出建议 智育 跨文化
应用文和读后续写:
2025高考全国II卷试卷分析
真题 内容 主题 育人价值
2025新高考II卷 交换生名字“秋雨”展现跨文化表达能力 人与自我/社会 文明互鉴,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2024新高考II卷 旅途中遇到一位热心的出租车司机的故事 人与社会 乐于助人 ,诚实守信 ,感恩分享
2023新高考II卷 我在老师鼓励之下爱上写作 人与自我 挑战自我 ,永不放弃 ,感念师恩
共享复习策略
科学备战高考
PART 02
02
一轮复习
科学搭建支架
有效提升效率
词汇的学习3500词为蓝本
语法24个语法项目为主
重点关注32个主题语境。
考生尤其应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强化书面表达的训练
一轮复习占2/3高考复习时间,回归基础、全面梳理、查漏补缺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一轮复习备考注重考教衔接
1.采用单元复习方式,每单元课时划分(3-4课时):
结合一轮资料复习整个单元的词汇、词组短语、重点句子结
构,以查漏补缺、归纳应用训练为主。
2.听力专题训练:每周2次听力,广播统一播放。
3.每两周一次大测试,每周一小测,试后及时批改,讲析,点评。
4.每天坚持1-2篇阅读篇章的限时训练(题型不限于阅读理解)。
5.每周一次限时作文训练,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交替进行。
一轮复习的策略选择
一、细节信息题 (fact)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When will the man be home from work
Where will the speaker go
How will the speakers go to New York
二、推理判断题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三、观点态度题 (opinion)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book
What is the speaker’s opinion on public
transport
四、主旨大意题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talk mainly about
听力考试问题分析
听力一轮复习 具体做法
1.听力的材料多是考生所熟悉的交际场景,话题包括出行、天气、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度假、购物等,材料以对话或独白为主。对话多发生在宾馆、饭店、商店、办公室、影剧院、家庭、车站等地点,也可能发生在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上。对话可能是面对面的,也可能是通过电话。
而独白的话题可以是天气预报、活动简介、课题授课内容,也可以是讲述自己或别人的一段往事。归纳总结听力常见话题相关词汇,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熟悉这些话题词汇以及一些日常交际用语。
2. 对听力内容进行适当的剪辑,如果题目较为简单的只听一遍,或者把听力的速度加快一点。这样训练增加难度,考试时才会觉得简单。
3. 平常上课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放一些慢速或者常速VOA或者BBC的新闻。
4. 读不准就听不对,口语和听力是互相促进的,另外也可以适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发音。听第二遍材料时,指导学生边听边边小声读,纠正自己的单词发音。
01
强调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02
培养阅读策略和技巧
03
鼓励阅读拓展知识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推理判断等,以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拓展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高中英语阅读的课标要求
阅读难点突破:单词积累
以教材为依托,滚动式复习,抓基础过关。
精讲精练高频词汇,关注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引导学生归纳高频词的思维导图。
词汇复习的六个维度:①一词多义;②熟词生义;③精准的汉语释义;④英语释义;⑤辨析义;⑥搭配义
阅读难点突破:长难句分析
我校高三英语长难句训练
拓宽阅读面 应对多模态语篇
阅读难点突破:话题知识面窄
在2025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中:
助力人才选拔培养,强化思维品质考查。考查关键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继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试题设问角度和方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种思维品质的培养在高三教学中尤其重要,把握文章主旨和结构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在培优拔尖方面,要求老师在习题讲解中不能就题讲题,需要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归纳每一类文本的结构。
1.问题--- 解决模式 (problem – solution pattern )
2.概括---具体模式 (general—specific pattern)
3.主张---反主张模式 (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
4.提问— 回答模式(question – answer pattern )
5. 叙事模式 (narrative pattern)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中的重要性
常见的语篇模式
1. 作者态度往往是客观的。
2.段落大意根据主张和反主张位置确定。
3.第一段阐明现象,没有说出观点。
4.文章题目或者主要大意有可能是疑问句。
5.细节题一般是正方一个,反方一个。
6.猜词题指向文章中心。
关注语篇结构,反拨解题策略,破解C、D篇
写法一:论点,理由(论据),重申论点
写法二: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counterclaim-evidence-concluding statement)
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或者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然后进行澄清,反驳,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者观点,并给出相应的理由,或者提出反主张或者真实的情况
议论文语篇结构及其特点
主张---反主张模式:提出一个普遍观点或谬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并展开论述、提出反面主张或事实。
Situation
Claim
Denial/ negative evaluation
Reason for denial
Opinion/Attitude
Reasons(optional)
Situation
Claim
Denial & Reason
Opinion/Attitude
必1.1 Teenage Life Workbook - Reading
回归教材语篇分析
大单元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模式:对情景或环境的描述、引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法的评价。
Situation
Problem
Response/Solution
Positive evaluation
Positive result
Positive evaluation
& result
Situation
Problem
Response/
Solution
Positive result and evaluation
必2.1 Cultural Heritage - Reading and Thinking
回归教材语篇分析
大单元教学设计
概括---具体模式:概述事物的基本规律、用具体的例证加以解释、最后可能有总结。
General statement
Specific instance
Another specific instance/More specific
General conclusion(optional)
General statement
Specific instance
必2.3 The Internet - Reading and Thinking
回归教材语篇分析
难点突破:培养语篇意识!!
Conclusion(研究结论)
实验原理(理论阐述)
新发现(对上文的补充)
后续研究(进一步补充)
Comments(局限性/意义)
32.What is paragraph 2 of the text mainly about
A.The methods of estimation.
B.The underlying logic of the effect. 段落大意
C.The causes of people's errors.
D.The design of Galton's experiment.
33.Navajas' study found that the average accuracy could increase even if ________.
A.the crowds were relatively small 细节理解
B.there were occasional underestimates
C.individuals did not communicate
D.estimates were not fully independent
34.What did the follow up study focus on
A.The size of the groups.
B.The dominant members. 细节理解
C.The discussion process.
D.The individual estimates.
35.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Navajas' studies 推理判断
A.Unclear. B.Dismissive.
C.Doubtful. D.Approving.
对“群体智慧”效应的研究,多人对同一个对象的评估可能会有偏差,但平均起来会更准确。
Conclusion(研究结论)
Background(研究背景)
Findings(研究发现&结果)
Comments
(意义、价值)
32.Which aspect of the human speech sound does Damián Blasi's research focus on 细节理解
A.Its variety. B.Its distribution.
C.Its quantity. D.Its development.
33.Why was it difficult for ancient human adults to produce labiodentals 细节理解
A.They had fewer upper teeth than lower teeth.
B.They could not open and close their lips easily.
C.Their jaws were not conveniently structured.
D.Their lower front teeth were not large enough.
34.What is paragraph 5 mainly about 段落大意
A.Supporting evidence for the research results.
B.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C.A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D.A reasonable doubt about the research process.
35.What does Steven Moran say about the set of human speech sounds 推理判断
A.It is key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It contributes much to cultural diversity.
C.It is a complex and dynamic system.
D.It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s.
苏黎世大学对于唇齿音演化的研究结果。
语篇分析在阅读七选五中的应用:语篇中的 词汇模式 语篇组织词 语义场
七选五侧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在语篇层面对语篇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进行把握。其命题形式体现了新课标对考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解题具体步骤:
通读全文,捕获文章中心。
仔细阅读备选句子,找出或是归纳出关键词。
仔细阅读空缺处前后信息,区别信号词和关键词。
选择答案原则∶中心对中心,关键词对关键词。
细读补全文章,体会上下文逻辑关系、答案与中心是否一致。
“七选五”阅读策略
复现法∶同一个概念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会在上下文中重复出现。
同构法∶文章段首的主旨句、每个段落的小标题,或上下文常使用的同一类或类似的句式结构。
代词线索法∶利用代词的指代关系和根据代词的单复数差异来判断上下文。
逻辑关系法∶注意逻辑关系词对上下文的衔接作用。前后文或选项中出现关联词,按照对应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常用的逻辑关系词有∶and, also, however, but, instead, so, because等。
标题法∶标题下的细节题可以根据文章的大标题或小标题来做。
“七选五”阅读解题技巧
速读全文,关注每段首尾句,了解大意知主题
浏览选项,理解全篇逻辑关系,找出关键词
运用上下文所重复的关键词推断
利用同义词和近义词关系
利用词的上下文关系
利用反义词、过渡词关系
理清结构,确定答案,最后再来顺一遍
挖空位置 逻辑关系 具体解读
段首题 主旨句 常以段落小标题或主题句的形式出现。
承上启下句 此空处的答案能够将上段和下段的内容连贯起来。
段中题 例证关系 前后的某句是为了证明另一句而举的例子。例证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思维过程基本是归纳(从例子到观点)和推 理(从观点到例子)。常见的表示例证关系的标志词语有: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 actually, 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等。
转折关系 若空格前后两句之间是逻辑上的逆转, 则空格处很有可能表示转折。表示转折关系的标志词语有: but, however, yet, while/though/although, or/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instead, nevertheless( 然 而 ), still, in contrast/comparison, by comparison等。
因果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的标志词语有:so, therefore, thus, consequently(结果), as a result (of), so/such ...that ..., so that ...等。
递进关系 若空格前后两句之间是逻辑上的层进关系,则空格处很有可能是个表示递进的句子。表示递进关系的标志词 语有:too, also, besides, further, furthermore, moreover, likewise, similarly, what's more, what's worse, in addition, as well, to make matters worse, not ... but ..., not only ... but also等。
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的标志词语有:and, first(ly), second(ly); first, then/next; to begin with, some ... others ...;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 then/next, finally/last等。
段尾题 总结句 用于总结本段内容,常含有总结性的词语。
承上启下句 此空处的答案能够将上段和下段的内容连贯起来。
语篇中的词汇模式 语篇组织词 语义场 句子关系
对阅读的反思与建议——质与量保持发展均衡
反思只重视量的阅读。建议减少课下的阅读量,加大课上的限时阅读,使阅读量得以真正的保证,以提高质的飞跃,避免成套发放给学生。
要重视高考阅读中的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培养要求考生在看懂文章的前提下,能够对文章的细节进行认真分析并能作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建议高三教师要加强通过阅读训练学生捕捉文章细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把培养学生对细节(长难句)的推理判断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优生满分必经之路)。
得阅读者得天下
2025年新高考全国II卷文章出处及主题语境与人教版新教材联系
文章来源 对应教材 单元标题
阅读A Https://www./2727110/best-engliah-market-towns-uk/ 必修一第二单元 选必二第四单元 必修二第一单元 Travelling around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
Cultural Heritage
阅读B Https://stanfordmag.org/content/the-hospital-teacher 必修一第一单元 Teenage life
阅读C https://www./lifestyle/a35966943/ho w-the-pandemic-has- changed-the-houseplant- industry/ 选必三 第三单元 Healthy Lifestyle
阅读D https://www./lifestyle/scientific-way-plants-decrease-stress-155200531.html 选必二第三单元 Food and Culture
七选五 https://www.feedingamerica.org/hunger-blog/5-unexpected-benefits-volunteering- family 必修三第二单元 Morals and virtues
完形填空 https://www..au/ lifestyle/fitness/inspiratio n/nan-65-reveals-the- reason-behind-her-fit- physique/news-story/ 必修一第三单元 Sports and fitness
语法填空 https://www.speakingofchina.co m/china-articles/8-surprising- things-ive-learned-living- chinas-countryside/ 无 无
应用文 选必二第二单元 Bridging Cultures
读后续写 选必二第二单元 必修三第一单元 Bridging Cultures
Cultural Diversity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我们要钻研教材,整合教材,探究教材话题与高考融合教学,把32个主题语境在复习课堂中落到实处。
重视教材,回归教材
教材的单词、短语、经典句型要背熟,固定用法要掌握。
一审题:审
二立意:主旨
三段式:总--分--总
四内容:要点全
五流畅:连词副词来连贯
六手法:非谓语/复合句/特殊句/倒装句/形容词做状语/
应用文写作备考策略
变式训练(聚焦“难忘的一节美术课”)
添加标题
【投稿】假定你是李华,毕业在即,你校英文报举办了以An unforgettable art lesson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英文短文投稿,分享一次你参加过的校园活动。内容包括:1. 活动内容;2. 活动感受
【通知】假定你是校学生会主席李华,毕业在即,学生会即将在公园举办美术课。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则通知,内容包括:1. 活动目的;2. 活动时间和地点;3.活动内容
【活动报道】假定你是校学生会主席李华,毕业在即,学生会于在公园举办美术课。请你为该活动写一则报道,内容包括:1. 活动目的;2. 活动内容 3. 活动意义
基于语篇的同一主题语境下不同文体应用文备考训练案例
任务一
【应用文写作——邀请信】
假设你是李华,得知外教Mr. Hall端午假期不回国,想邀请他到你家过端午节。请给他写一封信,内容包括:
1.时间;
2.一同过节的家人;
3.活动。
任务二
【应用文写作——介绍节日】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Mike 想通过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请你给Mike 写一封信,向他介绍我国端午节的情况。内容包括:
1.日期和起源;
2.活动及意义。
基于语篇的同一主题语境下不同文体应用文备考训练案例
读后续写—高考考查重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与续写相关的对语言技能的要求 (P36-P39)
理解性技能 1. 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
2. 把握语篇中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
3. 抓住语篇中的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
表达性技能 1. 清楚地描述事件的过程。
2. 使用文字手段描述个人经历和事物特征。
3. 在书面表达中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词汇衔接等语言手段建立逻辑关系。
4. 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
5. 以书面形式表达情感。
6. 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提高表达的连贯性。
档次 特征描述 整体印象
第五档(21-25分) 1)创造内容丰富合理,有逻辑,续写内容完整,与原文情境融洽度高。 2)使用了恰当且多样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错误很少且完全不影响理解。 3)使用了自然有效的衔接手段,全文结构清晰,意义连贯。 行云流水
句子基本全对
且丰富多样
允许一两个小错误
第四档 (16-20分) 1)创造内容比较丰富合理,比较有逻辑,续写内容比较完整,与原文情境融洽度比较高。 2)使用了比较恰当、多样的词汇语法,有个别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3)使用了比较自然有效的衔接手段,全文结构比较清晰,意义比较连贯。 干干净净
2/3正确句子
偶有错句子
有高级表达
第三档 (11-15分) 1)创造内容基本合理,有一定的逻辑,续写内容基本完整,与原文情境相关。 2)使用了比较恰当的词汇语法,表达不够多样,有些许错误,基本不影响理解。 3)使用了语句衔接手段,全文结构基本清晰,意义基本连贯。 马马虎虎
至少1/3正确句子
简单句居多
第二档 (6-10分) 1)创造内容不够完整,情节不够合理,逻辑不顺,与原文情境基本相关。 2)用词简单,有部分语法错误且影响理解。 3)尚有语句衔接意识,结构不够清晰,意义不够连贯。 支离破碎
偶有对句子
(可读句少)
第一档 (1-5分) 1)创造内容逻辑上有重大问题,或有部分内容抄自原文,续写内容不完整或脱节。 2)用词有限,语法结构单调,错误很多,严重影响理解。 3)未能有效使用衔接手段,全文结构不清晰,意义不连贯。 一塌糊涂
相关单词堆砌
0分 未作答(空白):所写内容太少或无法看清以致无法评判;所写内容全部抄自原文或与题目要求完全不相关。 谨慎!!!
读后续写评分原则补充
1.Q:两段字数一定要均衡吗?
A:两段不一定均衡,看总字数达标即可,但不要悬殊太大
2.Q:阅卷过程中,情节和语言如何占比?
A:语言服务于内容,内容第一位
3.Q:背诵的套路句子如何得分?
A: 看与全文内容的适恰度
4.Q: 丰富多样的表达一定要有高大上的词汇吗?
A:丰富多样的表达更侧重看语言能力
看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精选适合学生水平的情绪类、动作类、外貌类词汇表达,突出复习的重点。
沮丧 尴尬 紧张 焦虑 感激 感动(情绪)
depressed, an embarrassed smile creeping into my face, awkward, abashed, ashamed(羞愧 做错事),
anxiety,anxious,anxiously,
grateful, appreciation, fortunately, gratefully, shed tears of gratitude, moved touched
动作 安慰 comfort sb. that
词块 arrangement, conference, trust, honesty, charming
短语句型 as promised, make a deal to do ,extend my gratitude for, He deserved it.
读后续写的词汇关
读后续写的句子关:
读后续写句式训练或句子拓展训练
1、无灵主语:心理、情绪;行为意义名词;无生命事物作主语/结尾句
2、虚拟语气:情态动词+ have done “当初应该”; if only “要是…就好了”
3、独立主格: Tears weling up his eyes , he thanked the police ..
4、拟人比喻: like a xxx ; as happy as a king ; a sea of sorrow
5、介词短语: with 结构/情绪; without 结构
6、非谓语: V - ing / V - ed / to do ,主句
7、强调句:“ it was + sb / sth + that +主谓”
8、倒装句:地点状语/否定词/ only 状语/ so ... that / not only ... but also
题型关
如何立意
如何情节构建
如何捕捉原文可照应点
如何结尾
加强不同话题分类训练:亲情型、友情型、人与动物型、脱险型、助人型、成长型、趣事型、
1. 5R解读故事: read for characters
read for plots
read for conflicts
read for emotions
read for themes
2. 四句定框架: 主题句、 一二段衔接句、 两段首句后的过渡句
3. 三大原则: action -response
conflict-solution
negative-positive
1. 作文一定要找到角度,不能泛泛而谈。作文一定要 有内容,不能太空洞浮华,即要点要具体,有深度表达,有逻辑。
2. 要点先于语言。因为内容定档,语言定分。
写作输出:规范写作,形成素养
训练书写,增强卷面颜值。
规范训练、注重效率
(限时:30分钟;规范写作流程)
评价和反馈及时
组内互评,或者分享优秀的学生习作
书写关
国家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科技、理念、人杰等
更深入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性信息、价值性信息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用英语做事、沟通
更深入了解美英等国地理、历史
德才兼备、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精深广博
变化是永恒的
英语高考命题的底层逻辑
感谢您的倾听
欢迎批评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