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4.19《喂---出来》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4.19《喂---出来》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29 16: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喂——出来
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主备人:
课时:2课时
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内容,理解主旨(重点)
2、多角度理解,拓展思维(难点)
3、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培养想象力(难点)
起因(1-28)
开端(29-38)
主旨:
发展(39-51)
人类破坏自然,将遭灭顶之灾
高潮和结局(52-56)
二、道学方法:通过讲述科幻故事、学生表演等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三、道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缠绕(

贪婪(

莫衷(
)一是
铆(
)钉
眺(
)望
倾泻(

颤巍巍(
)(
)(

棘手(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uan(
)博
mou(
)取
shen(
)笑
清che(
)
tuo(
)善
xiao
( http: / / www.21cnjy.com )yao(
)
kang
kai(
)
wei(
)造
震耳欲long(
)
ang(
)

众目kui
kui(
)
3、解释下列词语
莫衷一是: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4、科学幻想小说
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1797-1851)的《佛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科幻小说。
擅长在头发丝上刻字作画的“微雕艺术家”付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心血,未必比与数十米高的塑像打交道的雕塑家少。同样,创作微型小说也未必比创作鸿篇巨制来得轻松省事。
5、作者:新星一,日本现代作家,“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
6、自由读课文,在组内复述故事情节。
7、根据“情节链”,演成课本剧,学生分角色,准备并表演,要求表演时应与课文内容一致,想象合理,语言、动作、神情符合任务身份。
情节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小说结尾的特色是什么?
2、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3、结合练习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结尾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为什么东西“进去”后会“出来”?
4、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耳闻目睹,人们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气、废水、废渣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处理垃圾与三废?
(三)反馈练习
随堂练习设计
展开合理想像,从小说结尾入手,再续写一二百字。
随堂练习提示:用心揣摩课文写法、课文语言,使续写如同出自作者之手。
个性练习设计
分析下面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句子。(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谈)
1、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
2、随车前来执行监督任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官员们,很轻松地谈论着打高尔夫球的事情,而那位职位较低的工作人员,则一边扔着各种文件,一边谈论着弹球房的事情。
1、
2、
(四)相关资料
1、环境教育
旨在使学习者认识和理解人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保护环境及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有关生态学知识的教育。
2、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关系的科学。综合性很强,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在宏观上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构质、尤其是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和蓄积规律。重点研究与人的健康直接相关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因污染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及其综合整治技术与方法。
3、环境质量
环境素质的优劣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度。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包括环境综合质量和环境单要素质量。前者如城市环境质量等;后者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4、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化学及放射性物质、病原体、噪声、废气、废水、废渣等),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按污染物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五)小结收获(师写反思)
27
岳阳楼记
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主备人:崔宝霞
课时:2课时
审核人:马鹏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重点)
2、分析课文,学习本文层层蓄势,为议论和阐发主旨逐步铺垫的写法(难点)
3、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卒章见志的写法。(难点)
4、了解课文中一词多义现象;积累常见文言词语。(重点)
5、熟读、背诵全文。(难点)
主旨:旷达胸怀,远大整治抱负。
一段
叙述
作记缘由
二段
描写
巴陵胜状
三、四段
描写


以己悲
抒情


以物喜
五段
议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导学方法
1、查阅工具书弄懂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朗读全文,要读的顺畅声情并茂。
2、口译课文,自学,画出不能解决的疑难句段。课上有针对性第解决这些难点。
三、导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题目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明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只知;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因此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叙,可以议论、抒情。如《桃花源记》《核舟记》本文记叙的篇幅虽不少,但这只是一种铺垫,为了烘托中心而写。主体在第五段,用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
2、生字
谪(

属(

霪(

霏(

偕(

樯(

楫(

冥(

馋(

3、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0),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公正”。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同学间互相听读、纠错。
5、速看课文注释,并对应课文语句理解课文大意。疑难小组讨论。
6、重点解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乃重修岳阳楼:
属予作文以记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连月不开:
春和景明:
锦鳞游泳:
宠辱皆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日星隐曜:
郁郁青青:
或异二者之为:
百废具兴:
薄暮冥冥:
前人之述备矣:
长烟一空:
南极潇湘:
把酒临风:
7、难句翻译: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微斯人,吾谁与归?: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写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研读赏析
1、第一段写了什么?为什么开头点名时间?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2、第二段作者在这里为什么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
3、本文写景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必现;写换了之景则喜气洋洋。第3、4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彩这个相同点外,两端的结构上也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4、第五段
(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2)怎样理解“先天写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3)“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三)反馈练习
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x”
(1)范仲淹是宋朝文学家,他的《岳阳楼记》把叙事、事情、议论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情操和抱负(

(2)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登上重修的岳阳楼,远眺巴陵胜景,写下了这篇千古流传的名文——《岳阳楼记》(

(3)3、4两个自然段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4)这篇文章表现的主旨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朗读下面的句子,语气停顿不真确的一项是(

A、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B、前人之
/
述备矣
C、若夫
/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D、是
/
进亦忧,退亦忧
3、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4、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或异二者之为:
滕子京谪守巴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谗畏讥:
5、古今异义
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
今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
古义:
今义:
宠辱偕忘:

古义:
今义:
浊浪排空:
排空
古义:
今义:
南极潇湘:
南极
古义:
今义:
进亦优退亦忧:

古义:
今义:
6、一词多义
予观夫巴陵胜状(

政通人和(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春和景明(

南极潇湘(

浊浪排空(



感极而悲者矣(

长烟一空(

长烟一空(

而或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或异二者之为(

7、成语
政通人和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淫雨霏霏
百废俱兴
宠辱偕忘
浩浩荡荡
一碧万顷
先忧后乐
8、倒装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四)有关资料
1、到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六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到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2、《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生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元989年,死于公元1052年。字希文,吴县人,吴县就是今天的苏州,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胡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绩。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课时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写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是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课时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五)小结收获(师写反思)
28
醉翁亭记
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主备人:崔宝霞
课时:2课时
审核人:马鹏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整治思想。(重点)
2、理思路,背课文(难点)
3、感受宽厚仁的人生观(难点)
4、背诵本文(难点)
一段
引入
亭的周边环境
亭名由来
二段
写景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主旨:
三段
写游写宴
游人乐
与民同乐
四段
写归
禽鸟乐
太守乐
二、导学过程
本文是传统名篇,内容深刻。学习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把握课文中心,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境界,最后熟读背诵课文。通过诵读法和比较法得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三、导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 http: / / www.21cnjy.com ),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背诵文学家、史学家,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任。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主义节奏。
环滁(
)
林壑(

琅琊(

伛偻(

山肴(

野蔌(

弈者(

觥筹(

阴翳(

3、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疑难小组讨论。
4、重要语句及词语翻译
林壑尤美:
山行六七里:
名知者谁:
饮少辄醉:
故自号曰醉翁:
至于负者歌于途:
泉香而酒冽:
杂然而前陈者:
已而夕阳在山: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四个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峰回路转
(二)研读赏析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表现主旨的?
2、本文写景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
(2)写山间之朝暮:
(3)写山间之四时:
(4)写宴饮场面: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果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的含义?
4、结尾部分用哪句话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名了全文的主旨?
(三)反馈练习
1、翻译下面的文言短句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根据课文内容天空
(1)文章开头写琅琊山和酿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为了引出
;接着解释亭名来由,其中跟全文脉络关系最密切的是“
”这句话。
(2)第二阶写醉翁亭的自然风光,照应了第一段的“
”四个字。
(3)第三段写“滁人游”和“太守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为结尾的“
”三字作铺垫,又以“太守醉”一句照应第一段的“
”这句话。
3、词类活用
名知者谁:
山行六七里:
故自号曰醉翁也:
负者歌于途:
杂然而前陈也:
醉能同其乐:
4、重点虚词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朝而往,暮而归:
游人去而禽鸟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一词多义
临溪而渔:
太守自谓也:


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太守谓谁:
6、倒装句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
(3)醒能述以文者
(四)相关资料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当时作者39岁。面对变法失败,范仲淹的精神是“进亦忧,退亦忧”。二人行为模式不同,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滁人游得兴高采烈,可见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能与民通了,是他的政治理想。
(五)小结收获(师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