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气热力环流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大气热力环流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08 18:0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大气热力环流
Atmospheric heating process
第三章第3节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理生活
情景导入:古诗欣赏
思考: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 这与它的地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3、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目标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01


气压
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与海拔的关系(同一地点)
与气温的关系(同一水平面)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分组讨论:等压面和等压线又是什么,有什么关系?可尝试绘图表达
等压线
等压面
水平面
等压线是同一高度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压面是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连成的面。
1 Chapter
1015
1010
1005
1000(百帕)


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各点受热情况相同,在不同高度气压呈现什么变化规律?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hPa)
1010
1008
1006
1004
近地面
高空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不同,在同一高度空气密度相同吗?气压呢?
冷却
冷却
受热
气压降低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冷却
冷却
受热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冷却
冷却
受热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近地面
高空




高低压都是对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而言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你能用热力环流解释孔明灯的原理吗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观看实验视频,仔细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思考其流动的原因。
活动1: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动手绘图
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图
直接原因
地面
冷热不均
气流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
水平运动
引起
导致
形成
热力环流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动手绘画:归纳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图
地 面
A
B
C
受热上升
冷却下沉
冷却下沉
A

C

B







等压面
1 Chapter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合作讨论:地面受热不均时, 等压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高压
B
A
受热上升
C
D
冷却下沉
低压
高压
低压
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凸向高处。
上空空气冷却下沉,使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凸向低处。
近地面空气上升后,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凸向低处。
上空空气收缩下沉,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凸向高处。
地面


高凸低凹
归纳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如同纬度的海洋,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如同纬度的陆地,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不管是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流都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归纳总结: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
【温馨提示】
(1)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是相对的,垂直方向上,越向高处气压越低;
(2)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
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Formation of atmospheric thermal circulation
02
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每天要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
1
郊区
中心区【气温高】
郊区
上升气流
由郊区流向中心区
由郊区流向中心区
高压中心
下降气流
下降气流
低压中心
低压中心
城市热岛环流
1
讨论——城市布局规划
(1)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应该怎样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的郊区。

(2)城市热岛环流在微风状态下最强。以北京市为例,如果冬春季风速达5.6米/秒,夏季风速达2.3米/秒以上,则城市热岛环流被淹没而不明显。假如你是城市规划人员,又该怎么解决(1)小题的问题呢?
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外,同时布局在与季风垂直的郊外。
讨论——城市布局规划
城市
企业
企业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1)在图中分别画出白天、夜晚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并说明理由。
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降温速度快,白天为热源,夜晚为冷源;
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速度慢,白天为冷源,夜晚为热源。
2
海陆风
(2)我国海南岛白天多雨,夜晚多晴朗。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近地面白天吹海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湿润水汽,增加降水;
近地面夜晚吹陆风,从陆地吹来气流干燥,多晴朗。
2
海陆风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3)大湖泊周围、大江大河沿岸也会出现与海陆风相似的风的周期变化,分别称为“湖陆风”或“江(河)陆风”。赴上述地区进行考察,观察白天和夜间风向是怎么变化的,验证所学过的知识。
河湖与周围陆地之间存在早晚差异,白天吹湖(河)风,晚上吹陆风。
2
海陆风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1)在图中分别画出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并说明理由。
白天,山坡受热多,空气增温快,暖空气上升;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增温较慢,冷空气下沉。于是谷底空气沿山坡上爬,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散热快,空气降温快,冷空气下沉;山谷中空气密度大,不易散热,空气上升。于是山坡上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

3
山谷风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为什么多夜雨?
夜晚谷地中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过程中降温,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3
山谷风






(3)山谷地区如果有工业生产产生大量大气污染物的情况下,污染现象往往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这是为什么?
谷地地形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夜晚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堆积在谷地,形成逆温,大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3
山谷风






小结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地面
高空
1000hpa
800hpa
600hpa
小结
随堂巩固
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随堂巩固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完成2~3题。
2.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M→N→P→O
B.M→N→O→P→M
C.M→N→P→O→M
D.N→M→O→P→N
3.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
活学活用

低压

高压
C
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