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8 11: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狼》的作者 , 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
2. 给加点字注音。
积薪(  ) 大窘(  ) 狼亦黠矣(  ) 假寐(  ) 目似瞑(  )
缀行(  ) 意暇甚(  ) 眈眈相向(  ) 苫蔽(  ) 尻尾(  )
3.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
(2)缀行甚远
(3)一狼得骨止
(4)屠大窘
(5)恐前后受其敌
(6)顾野有麦场
6.指出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狼不敢前
(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止增笑耳
7.解释下面的多义词。
(1)以 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亦毙之 久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其 屠自后断其骨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 , 。”文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是:“ 。”(请默写出其中一处)
(2)《狼》一文中描写屠户恐惧心理的句子是:“ , 。”
(3)文中表现屠户机智勇敢、抓住时机进攻的句子是:
“ , , 。”
(4)蒲松龄在《狼》中,对狼的狡猾进行嘲讽的句子是:
“ ?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藏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寐,盖以透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解释加粗的字。
缀: 顾: 犬: 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2.文中加“▲”的两个“其”各代什么?
13.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4.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一犬坐于前 犬:
②橐坚而不可穴也 穴:
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见:
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于:
16.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
17.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
18.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19.翻译文中加点字。
20.翻译下列句子。
⑴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⑵动辄言功
21.选文中有一成语: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与文中“果腹”一词有关的成语是: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22、下列加点的“之”字与其他3项不同的是( )
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D.尽扑杀而食之
答案
1.蒲松龄 清 《 聊斋志异 》 2.xīn jiǒng xiá mèi míng zhuì xiá dān shàn kāo 3.(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C 5.(1)仅,只 (2)很 (3)停止 (4)处境困迫,为难 (5)攻击 (6)看,视 6.(1)名词作动词,前进 (2)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3)名词作动词,挖洞 (4)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5)动词作名词,笑料 7.(1)介词,把 介词,用 连词,来 (2)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指狼 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助词,的 (3)代词,指狼 代词,指麦场 代词,指柴草堆 代词,指屠户
8.(1)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1)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2)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3)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10.紧跟 回头看 像狗似的 打洞
11.略
12.①“它们”,代两狼 ②“它”,指柴堆
13.D
14.对于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否则,就没有出路。
15. ①像狗一样②咬洞③被④在
16. 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17. 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人对方圈套。
18、甲中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氷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观点十分简要,故事寓含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乙文为小品(或賦)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和凭借,着重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
19、果腹(吃饱肚子) 长(长处,优点) 竟(结束) 合(配) 20、(1)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 (2)动不动就夸口有功。 21、突如其来 突然的来到。 食不果腹 吃不饱。 2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