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核心能力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5分)
“龙行龘(dá)龘,欣欣家国”。经过多次cǎi pái( ),2024年春晚在中央 guǎng bō( )电视台隆重上映,大气jīng zhì( )的舞台设计,让观众lǐng luè( )到了中国式的浪漫yì jìng( )。
2.选择题。(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颓败(tuí) 恍惚(huǎng)
B.耽搁(dān) 偏僻(bì)
C.衣兜(dōu) 誊写(téng)
D.客栈(zhàn) 高跷(qiāo)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脊背 寺庙 一如既往
B.机栻 权利 不辞辛苦
C.口罩 启迪 迫不急待
D.压抑 凉席 振耳欲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B.李奶奶恋恋不舍过去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
C.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所以我会一如既往地帮助你。
D.我们不能因为有一点儿成绩就得意扬扬。
(4)下列对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表示说话吞吞吐吐)
B.“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表示话未说完)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表示列举的省略)
D.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表示引文的省略)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语言描写)
B.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动作描写)
C.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外貌描写)
D.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环境描写)
(6)对下面场景描写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A.让人感受到天气很热。
B.让人感受到母亲的工作环境很恶劣。
C.让人感受到房子里灯泡很多。
D.让人感受到房子里人很多。
(7)选出下列课文结尾的特点。(3分)
A.照应题目,点明主题 B.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C.再次强调,深化主题
①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
②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③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用加点词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下情景中选择一个,写一写自己成长中的“第一次”。(3分)
第一次获奖 第一次觉得有朋友真好 第一次感到父母很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1分)
(1)虽然如今生活安逸,但我们仍然要未雨绸缪,厉行节俭,正如魏征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告诉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母之爱隽永深长。一只不起眼的渔船,在吴冠中眼中却承载着___________________;梁晓声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中饱含着“慈母情深”;巴迪的经历让我们懂得了爱的表现形式不仅是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父母之爱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而我则认为父母之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5分)
观察图片,你更认可两幅图中哪位妈妈的做法?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25分)
(一)阅读《慈母情深》片段,回答问题。(9分)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第①段中,“皱皱的毛票”说明_____________,“皲裂的手指”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③段对母亲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这一细节与上文工友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从中能够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下列对第④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四个“立刻”表明了母亲工作时的动作快、节奏快。
B.写出了母亲不辞劳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
C.写出了母亲所处的环境恶劣,工厂极度拥挤、闷热、嘈杂。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我”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见到她,塞给她几百块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钱。
④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⑤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叮嘱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⑥那天,她的车限行,她打车去上班,付钱时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
⑦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1.短文回忆了她与父亲的四个场景,请你简要概括每个场景,完成回忆胶片。(4分)
场景一:地点:(车上)父亲打电话询问她什么时候回家看他。 场景二:地点:(路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三:地点:( )父亲给她买最爱吃的点心,迷路了 场景四: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中“背着母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提到“背着母亲”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第⑤段中父亲古怪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第⑦段中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联系上下文和此处语言描写,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文章为什么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学习完本单元的课文,你的心中是否涌起一股爱的暖流?你对爱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呢?将你想说的话写成一封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题目自拟,注意书信的格式。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彩排 广播 精致 领略 意境
2.(1)B(2)A(3)B(4)D(5)C(6)B(7)B②A ③C
3.(1)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她挺高兴我爱看书的。
(3)示例:老师一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安静了下来,立刻坐直了身子,立刻拿出了书本,立刻进人了学习状态。
(4)示例:第一次获奖今天我获得了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的一等奖。这是我第一次获奖,我高兴极了,恨不得吃饭,睡觉都捧着我的奖状。
4.(1)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2)深沉的父爱 不顾同事劝阻给他钱买书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示例: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二、示例:我更认可图二中妈妈的做法。她的做法能够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使孩子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这样,当孩子以后遇到困难时,才不会手足无措、自暴自弃,更不会一味地依赖别人,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一)1.这钱已经攒了很久,母亲工作的艰辛
2.动作 语言 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无私的爱
3.C
4.从中可以体会到“我”为向母亲要钱感到愧疚的心情和对母亲的心疼
(二)1.父亲塞给她几百块钱。派出所 家里 父亲往她的口袋里放钱
2.不让母亲知道 突出父亲对她的爱
3.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父亲要攒钱贴补女儿
4.父亲虽然患病,不再认识亲人,但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依旧深沉
5.标题“口袋里的父爱”中的父爱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中说,父亲虽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有时候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却始终不忘在女儿的口袋里放钱来表达对女儿的爱。同时以这个标题为题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