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光的干涉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屏上某处发现亮条纹,则双缝和到屏上该处的距离之差可能为?(
)?
A.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B.光波半波长的偶数倍C.光波波长的奇数倍 D.光波波长的偶数倍
2.分别以红光和紫光先后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得到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分别为Δ和Δ,则(
)
A.Δ<Δ
B.Δ>Δ
C.若双缝间距减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Δ增大
D.若双缝间距减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Δ不变
3.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屏上得到干涉条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改变双缝到屏的距离,条纹间距不变
B.双缝间距减小,条纹间距也减小
C.入射光波长变短,光强不变,条纹间距不变
D.入射光频率变化时条纹间距跟着变化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
)?
A.遮住过于强烈的光
B.形成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光源
C.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D.使光发生折射
5.图1为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的条纹图样,甲图为绿光进行实验的图样,为中央亮条纹.乙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进行实验的图样,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6.(上海模拟)如图2所示为一演示薄膜干涉及现象的实验装置,是有肥皂膜的铁丝圈,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往火焰上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干涉图样应是图3中的(
)
图2
图3
7.双缝干涉实验中观察到红光的干涉图样是(
)
A.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
B.一些杂乱无章的点
C.平行、等间距的明暗相间条纹
D.条纹中间宽,两边窄
8.用包括红光、绿光、紫光三种色光的复合光做光的干涉实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中,离中央亮纹最近的干涉条纹是(
)
A.紫色条纹
B.绿色条纹
C.红色条纹
D.都一样近
9.如图4甲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图8乙中(a)图是用绿光进行实验时,屏上观察到的条纹情况,为中央亮条纹,(b)图为换用另一颜色的单色光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情况,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b)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
(b)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
(b)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
(b)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图4
1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单缝宽度为,双缝距离为,双缝与屏距离为,当采取下列四组数据中的哪一组时,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可辨的干涉条纹(
)
A.=1
cm,=0.1
mm,=1
m
B=1
mm,=0.1
mm,=10
cm
C.=1
mm,=10
cm,=1
m
D.=1
mm,=0.1
mm,=1
m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
11.现有毛玻璃屏、双缝、白光、单缝和透红光的滤片等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5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图5
(1)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
.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6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7乙中手轮上的示数为
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
mm.
甲
乙
图6
(3)已知双缝间距为2.0×10-4
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700
m,由计算式=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m.
1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7),并选用缝间距=0.2
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700
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图7
图8
图9
(1)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8(a)所示,图8(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做的编号,此时图8(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为=1.16
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9(a)所示,此时图9(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为
mm.
(2)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
mm;这种色光的波长=
nm.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测得光波是波长为
m的红光,在屏幕上相邻两条明纹的间距与另一单色光(用相同装置)在屏幕上相邻两条明纹间距之比为3∶2,则另一单色光的波长为多少?
14.(12分)为什么白光双缝干涉图样的中央亮条纹是白色的?其他各级亮条纹中,为什么红色总在最外侧?
15.(12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所用双缝间距=2
mm,双缝到屏的间距=86.4
cm,手轮的初始读数为=2.12
mm,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移动到第13条线时手轮读数=5.54
mm,求通过滤光片后光的波长.
16.(12分)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0.1
mm,双缝到屏的距离=6.0
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纹的间距是3.8
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是多少?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第一节
光的干涉
答题纸
得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1)
(2)
(3)
12.
(1)
(2)
三、计算题
13
14.
15
16.
第一节
光的干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CD
2.BC
解析:由 , > ,B正确.当双缝间距减小,其他条件不变时,条纹间距 应增大,故C项正确.
3.D
4.B
5.A?解析:因为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题图乙中条纹间距大于题图甲,故乙图中照射光的波长长,可能为红光,故A正确.
6.D
解析:肥皂膜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一个上薄下厚的薄膜,入射光在薄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后,互相干涉,形成水平方向的干涉条纹,选项D正确.
7.C
8.A
解析:本题考查干涉条纹与入射光波长之间的关系,由相邻两亮条纹间的间距可知:条纹间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故A正确.
9.A
10.D
解析:根据可以得知,当较小、较大时,干涉条纹间距离明显,由此可以排除C、B.由于干涉光束是同频率的,故要小,才能得到同频率光,排除A,故选D.
二、填空题
11.(1)使单缝和双缝间距为510
cm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2)13.870
2.310
(3)
6.6×10-7
解析:(1)应注意调节单缝与双缝间距,并使单缝与双缝平行以便能形成相干光源,发生干涉现象.
(2)螺旋测微器的读法是将固定刻度上的毫米数加上可变刻度上的读数,题图乙上的读数为13.5
mm+37.0×0.01
mm13.870
mm,图甲上的读数为(2.0+32.0×0.01)
mm2.320
mm, =
mm2.310
mm.
(3) =,所以×2.310×10-3
m=6.6×10-7
m.
12.(1)15.02
(2)2.31
660
解析:(1)=15.02
mm
(2)
mm=2.31
mm
,则
m=6.6×10-7
m=660
nm
三、计算题
13.5×10-7
解析:因为 ,
所以 =7.5×10-7×
m,
又因为,
即,
所以=5×10-7
m
则另一单色光的波长为5×10-7
m.
14.见解析
解析:如图10所示,自双缝透射的光到达点的距离总相等,则各种颜色的光在点都被加强,故点作为中央亮条纹是白色的.自双缝透射的光到达点,其路程差为某一色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点就为这种色光的颜色,由于红光的波长最长,而条纹间距,故红条纹间距最大,红色在最外侧.
图10
15.
m
解析: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
=
mm0.285
mm
根据得
光波的波长为:
m≈m.
16.
m?
m?解析:由条纹间距?、双缝间距、双缝到屏的距离及波长的关系,可测光波的波长,同理知道水的折射率,可知该波在水中的波长,然后由?、的关系,可计算条纹间距.
由可以得出红光的波长为
m≈6.3×
m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是6.3×
m.
如果整个装置放入水中,激光器发出的红光在水中的波长为
m≈4.7×
m
这时屏上条纹的间距是
?
m≈2.8×10-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