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爬
山
的
脚
第十课
第二课时
活动一:再识爬山虎,走进作家眼中的世界。
问题:文中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
活动二:细致观察爬山虎的叶子,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
读第2自然段,用“____”画出爬山虎叶子特点的句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
山
虎
叶
子
的
特
点
同桌合作
根据内容还原爬山虎叶子的观察记录,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
时间
样子
颜色
刚长出来
不几天
嫩红的
嫩绿的
不起眼
叶尖朝下,均匀,没有重叠,无缝隙
看见的
看见的
不同时间连续观察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嫩红的
红的
嫩绿的
绿的
叶圣陶爷爷在描写爬山虎的叶子时,表达得很准确。
刚长出来
不几天
从刚长出来到不几天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的
时间__。
从嫩红的到嫩绿的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__。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顺儿朝下
均匀
没有重叠
空隙
静态描写
学生读,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作者表达得准确呢?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句话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呢?
这么美的动态画面被叶圣陶爷爷捕捉到了,并准确地
描述出来,让我们一起跟着视频欣赏吧!
_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纯音乐
1
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活动三:细致观察爬山虎的脚,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
读
1
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
想
2
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写了什么?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位置
形状
颜色
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生动、形象地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比喻
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下面我们一起观看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
议
读
圈
读第4自然段。
圈出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
“巴”字能换成“粘”吗?“一脚一脚”能换成“一步一步”吗?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连续动作,表达生动
触
巴
拉
圈
圈出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
贴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巴
粘
能换成“粘”吗?
不能。“巴”字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紧紧地粘贴在墙上的样子。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把“一脚一脚”可以替换成“一步一步”吗?
"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
一步一步
"一脚一脚"地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一脚一脚
再次观看爬山虎往上爬的视频,并谈谈你的感受。
从爬山虎一脚一脚坚定往上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爬山虎虽然没有艳丽的身姿,却始终保持向上的信念,努力、顽强地向上爬。我们也应该像爬山虎一样,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热爱生命,不断奋进,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比喻
表达生动
想象
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活动四:探寻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
同学们朗读第五段。思考: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连续细致的观察
没触着墙
触着墙的
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
作者之所以表达得准确,是因为他掌握了观察的方法。
对比阅读,体会词语的妙处。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逐渐”
活动五:总结观察的方法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0
爬山虎的脚
从表示“时间”的词
按不同的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它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注意、仔细看”
说明要有目的地观察。
从“茎上长叶柄、细丝”等地方
说明要细致
观察。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他能把爬山虎那小小的脚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小组合作)
有好奇心
细致、有目的、
连续地观察
在观察中带着想象,
准确、生动地表达
所以,原本无声的爬山虎也变得生动起来!
活动六:学以致用,细致观察、记录植物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观察的事物,比如:
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们可以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还可以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作业布置:
请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种植物,选择合适的方式记录植物的变化,可以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