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2周 元素周期律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2周 元素周期律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周 元素周期律
(时间:30 min 满分:42分)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下列没有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原子半径  B.化合价  C.金属性、非金属性 D.相对原子质量
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
3.X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XH4 B.XH3
C.H2X D.HX
4.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5.下列粒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Na+B.S2->Cl->Na+>Al3+
C.NaD.Cs6.下列说法能说明金属性:Na>Al的是(  )
A.Na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Al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Al不能
C.Na的熔、沸点低于Al的
D.Na能从AlCl3的水溶液中把Al置换出来
7.(2025·浙江杭州之江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释的是(  )
A.原子半径:C>N B.稳定性:HCl>H2S
C.20℃时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D.碱性:KOH>NaOH
8.(2025·江苏盐城高一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N>O>F B.最外层电子数:PC.元素最高正化合价:Na9.锗(Ge)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锗单质的导电性强于金刚石
B.锗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强酸
C.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极容易与空气反应
D.锗比碳更容易与氢气化合
10.根据元素周期律,对下列事实进行推测,其中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Li与水反应缓慢,Na与水反应较快 Rb(第ⅠA族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
B H2SO4是强酸,HClO4也是强酸 H3PO4属于强酸
C F2的沸点为-188.1 ℃,Cl2的沸点为-34.6 ℃ Br2的沸点大于-34.6 ℃
D F2与H2在暗处剧烈化合,Cl2与H2光照或点燃时反应 Br2与H2反应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
11.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离子aA2+、bB+、cC3-、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B>A>C>D
B.原子序数:d>c>b>a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A>B
D.离子半径:C3->D->A2+>B+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Se>As>S
B.酸性:H2SO4>H3AsO4>H3PO4
C.热稳定性: HClD.上表中,元素Pb的金属性最强
13.元素周期表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X2+和b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a=b+3
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
C.对氟、氯、硫、磷、砷等元素所在区域进行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
D.S和Se分别位于第ⅥA族的第三、四周期,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2Se
14.如图表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最高正价、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正价的顺序:g>c>b
B.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d>e>f>g
C.d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一定为1∶2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g第12周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体呈增大趋势,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2.D 解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在此处寻找半导体材料,如硅、锗或镓等。
3.D 解析:由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XO4,则最高正价为+7价,其最低负价为+7-8=-1价,即在气态氢化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HX。
4.C 解析:O无最高正价,F没有正价,A错误;多电子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B错误;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与最高价含氧酸(H3PO4、H2SO4、HClO4)的酸性均依次增强,C正确;过渡元素是中间副族的10列元素,D错误。
5.B 解析:四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Al3+Cl->Na+>Al3+,B正确;Na、Mg、Al、S属于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即Na>Mg>Al>S,C错误;Cs、Rb、K、Na属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即Cs>Rb>K>Na,D错误。
6.B 解析:金属性的强弱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无对应关系,A项错误;可以通过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性的强弱,B项正确;熔、沸点的高低与金属性的强弱无对应关系,C项错误;Na进入盐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因此Na不能从AlCl3的水溶液中置换出Al,D项错误。
7.C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大,半径减小,原子半径:C>N,可以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释,A不符合;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Cl>S,稳定性:HCl>H2S,B不符合;20℃时的溶解度: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释,C符合题意;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K>Na,碱性:KOH>NaOH,可以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释,D不符合。
8.A 解析:N、O、F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N9.A 解析:A项,锗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则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导电性强于金刚石(绝缘体);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碳、硅、锗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即锗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弱于碳酸,是弱酸;C项,锗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较弱,反应中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D项,锗的非金属性弱于碳,比碳更难与氢气化合。
10.B 解析:H3PO4不属于强酸,故选B。
11.A 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A为Mg,B为Na,C为N,D为F。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Na>Mg>N>F,A正确;原子序数:a>b>d>c,B错误;对于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故最外层电子数:F>N>Mg>Na,C错误;Mg2+、Na+、N3-、F-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F->Na+>Mg2+,D错误。
12.D 解析: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大径小,则原子半径:As>Se>S,A错误;根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则酸性:H2SO4>H3PO4>H3AsO4,B错误;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则稳定性:HI13.B 解析:aX2+的核外电子数为a-2,bY-的核外电子数为b+1,由aX2+和b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a-2=b+1,则a=b+3,A正确;HCl和HF是Cl和F元素对应的无氧酸而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根据两者酸性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B错误;对氟、氯、硫、磷、砷等元素所在区域进行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C正确;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S的非金属性比Se的强,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2Se,D正确。
14.C 解析:由原子半径大小可知,a、b、c位于第二周期,d、e、f、g位于第三周期,结合化合价可知,a为C,b为N,c为O,d为Na,e为Al,f为S,g为Cl。Cl的最高正价为+7价,N的最高正价为+5价,O没有最高正价,故A错误;一般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f>g>d>e,故B错误;钠元素与氧元素可以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C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S>C,因此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g>f>a,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