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4周 化学键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4周 化学键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周 化学键
(时间:30 min 满分:42分)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5·浙江杭州七中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Na2O2 B.H2O C.CaCl2 D.CO2
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共价键,却又都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
A.Na2O2 Na2O B.KClO NaOH
C.Br2 HBr D.HF H2O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4.(2025·浙江杭州学军中学统考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两类
C.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5.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都具有8电子结构
B.离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
C.盐酸中存在H+、Cl-,因此HCl是离子化合物
D.任何非金属原子都可以形成简单阴离子
6.(2025·浙江杭州富阳中学高一期末)下列二氧化碳相关化学符号表示不正确的是(  )
分子式 电子式
A.CO2 B.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
C. D.
7.(2025·浙江杭州高一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CH4的分子结构模型是
B.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C.HClO的结构式:H—Cl—O
D.N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8.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9.(2025·江苏宿迁高一阶段练习)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水的电解和干冰的熔化 B.氯化钠和冰的熔化
C.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分解 D.氯化钠和氯化氢溶于水
10.(2025·浙江杭州二中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I2升华时破坏了共价键
C.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D.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破坏共价键
11.(2025·浙江杭州之江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F2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N2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干冰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有化学键的断裂
12.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Ⅱ中均有H—O断裂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CO2+H2
C.H2O和CO2分子中均含有共价键
D.由图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全部断裂形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生成生成物
13.过氧化钾是一种常用的氧气再生剂。过氧化钾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O2+2H2O===4KOH+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B.该反应中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C.KOH的电子式为K+[∶O∶H]-
D.上述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只有2种离子化合物
14.用NaClO可除去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理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半径:Na>Cl>N>O>H
B.NH3、H2O、OH-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
C.NaClO和HClO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D.反应③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第14周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Na2O2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过氧根离子中含共价键,A正确;H2O中只含共价键,B错误;CaCl2中只含离子键,C错误;CO2中只含共价键,D错误。
2.B 解析:Na2O2、Na2O都属于离子化合物,但氧化钠只有离子键,A不符合题意;次氯酸钾和氢氧化钠均是离子化合物,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符合题意;溴和溴化氢均只含有共价键,溴是单质,HBr是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HF和H2O均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D项,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即存在离子键,正确。
4.B 解析:化学键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化学键属于作用力,故A项正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等,共价键又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B项错误;形成离子键可以使阴、阳离子相结合,形成共价键可以使原子相结合,故C项正确;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断裂,产生单个原子,产生的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生成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故D项正确。
5.B 解析:离子不一定都具有8电子结构,如Li+为2电子结构,故A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离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故B正确;盐酸中存在H+、Cl-,但是HCl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不是任何非金属原子都可以形成简单阴离子,如Si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故不易形成简单阴离子,故D错误。
6.B 解析: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结构式为O=C=O,其电子式为,碳原子的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因此结构模型为,选项B错误;答案为B。
7.C 解析:氢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半径,CH4的分子结构模型表示正确,A正确;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原子失电子,氧原子得电子,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正确,B正确;HClO中H原子和Cl原子均与O原子成键,其结构式为H—O—Cl,C不正确;Ne为10号元素,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正确,D正确。
8.D 解析:固体氯→液氯→氯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了范德华力,氯气→氯原子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在“固体氯→液氯→氯气→氯原子”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9.C 解析:水中存在共价键,电解时破坏共价键,干冰为二氧化碳固体,其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克服作用力不同,A错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和冰熔化,前者破坏离子键、后者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克服作用力不同,B错误;氯化铵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C正确;氯化钠溶解后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了离子键,氯化氢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氯离子,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克服作用力不同,D错误。
10.D 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A错误;I2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如NH4Cl,C错误;H2SO4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可以电离出H+和S,破坏共价键,D正确。
11.C 解析:MgF2中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比如金属在熔融态能导电,但金属中不含有离子键,故B错误;N2电子式:,和Cl2电子式:,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核外最外层都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干冰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中伴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还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
12.D 解析:A项,由图知,过程Ⅰ、Ⅱ中均有H—O断裂;B项,由图知,反应物为CO、H2O,生成物为CO2和H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CO2+H2;C项,H2O和CO2分子中均含有共价键;D项,由图知,CO分子内的化学键没有断裂形成原子。
13.C 解析:K2O2中K+与之间为离子键,中O—O为共价键,故A正确;题给反应过程中既有反应物H2O中共价键的断裂,又有生成物O2中共价键的形成,故B正确;KOH的电子式为K+[︰︰H]-,故C错误;K2O2和KOH均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14.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Na>Cl>N>O>H,A正确;NH3质子数为10,H2O质子数为10,OH-质子数为9,B错误;NaClO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HClO只含有共价键,C正确;反应③为NaOH+HCl===NaCl+H2O,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