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周 第一、二章滚动练
(时间:30 min 满分:42分)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Na2CO3·10H2O属于( )
A.酸 B.盐 C.氧化物 D.混合物
2.(2025·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下列仪器及其名称不正确的是( )
A.100mL容量瓶 B.坩埚 C.三脚架 D.蒸发皿
3.(2025·浙江宁波高一期中)分类是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预测物质的性质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C.Na2O2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D.石墨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
4.(2025·江苏镇江高一期中)镇江被誉为“中国醋都”,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COOH的摩尔质量为60g/mol
B.CH3COOH+NaOH===CH3COONa+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C.B项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D.CH3COOH可以用于除水垢
5.(2025·浙江杭州重点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新制氯水pH B.配制NaOH溶液
C.灼烧金属钠 D.证明NaCl是电解质
6.(2025·浙江嘉兴高一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与稀盐酸反应:Fe+2H+===Fe3++H2↑
B.Cl2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C.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OH-+H++S===BaSO4↓+H2O
7.(2025·浙江衢州高一期中)有关氯气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备氯气时,二氧化锰做氧化剂
B.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代替饱和NaCl溶液
C.图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D.图中采用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8.(2025·浙江台州高一期中)下列变化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CO2 B.SO2→SO3 C.CuO→Cu D.C→CO2
9.(2025·浙江台州高一期中)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5·广东广州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温等压下,32 g 氧气和2 g氢气的体积之比等于1:1
B.等温等压下,二氧化硫气体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氧气和氮气分子数相同
D.等温等体积下,5 mol氧气和 2 mol氮气的压强之比等于5:2
11.(2025·江苏苏州高一阶段练习)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0.2NA
B.Na2O2和CO2反应生成0.1 mol O2时转移电子数为0.4NA
C.足量的MnO2与100 mL 12 mol/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可制得氯气的分子数为0.3NA
D.0.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中Cl-、HClO、ClO-数目之和为0.2NA
12.(2025·浙江杭州高一期末)某实验需用90 mL 1 mol/L NaOH 溶液,配制该NaOH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分析天平和滤纸称取3.6000g氢氧化钠固体
B.NaOH在烧杯中完全溶解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C.操作①时,若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使配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D.上述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⑥①⑤
13.(2025·浙江嘉兴高一期中)“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a可由H2在b中点燃得到
B.物质b与水反应可以得到d
C.物质e含Ca元素时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D.一定条件下物质a和d可能发生反应生成b
14.(2025·浙江丽水高一阶段练习)已知某离子方程式为3ClO-+2M3++nOH-==2M+3Cl-+m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还原产物是M
B.氧化性:ClO->M
C.离子方程式中m=5,n=10
D.每生成15个H2O分子,转移的电子数是18
第8周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Na2CO3·10H2O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盐,故选B。
2.C 解析:根据图示仪器的构造,C仪器为泥三角,C错误;故答案选C。
3.D 解析: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依据的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A不正确;NaCl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发生电离,不需要通电,B不正确;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与酸反应,在生成盐和水的同时,还有氧气生成,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 C不正确;石墨能导电,但石墨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D正确。
4.C 解析:CH3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 1×4 + 16×2 = 60,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H3COOH的摩尔质量为60g/mol,A正确;CH3COOH+NaOH===CH3COONa+H2O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正确;CH3COOH是弱酸,不能拆,C错误;CH3COOH具有酸性,能与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等)发生反应,可用于除水垢,D正确。
5.D 解析: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A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B错误;灼烧金属钠应该在坩埚中进行,C错误;NaCl是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因此NaCl是电解质,D正确。
6.B 解析: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A错误;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B正确;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C错误;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D错误。
7.B 解析:制备氯气时,二氧化锰中锰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二氧化锰做氧化剂,A正确;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会和挥发出来的HCl反应生成CO2,引入新杂质,且氯气也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代替饱和NaCl溶液,B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氯气,C正确;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图中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D正确。
8.C 解析:C→CO2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SO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CuO→Cu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故C符合题意;C→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该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A错误;Fe2O3中Fe元素得到6个电子生成Fe单质,3个CO中C元素失去6个电子生成3个CO2,表示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B正确;该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C错误;Na在Cl2中燃烧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D错误。
10.C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等温等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32 g 氧气和2 g氢气的体积之比等于∶= 1∶1,故A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等温等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二氧化硫气体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64∶44=16∶11,故B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题中没有标注压强相等,所以分子数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等温等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5 mol氧气和 2 mol氮气的压强之比等于5∶2,故D正确。
11.A 解析:CO和N2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且都是双原子分子,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A正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其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则反应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mol ×2×NA mol-1=0.2NA,B错误;100 mL12 mol/L的浓盐酸中含有溶质HCl的物质的量是n(HCl)=c·V=12 mol/L×0.1 L=1.2 mol,若其完全发生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反应制取的Cl2的物质的量是n(Cl2)=n(HCl)=×1.2 mol=0.3 mol,但由于只有浓盐酸会发生该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反应就不再进行,因此100 mL12 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产生Cl2的物质的量小于0.3 mol,则反应制得氯气的分子数小于0.3NA,C错误;由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故所得溶液中Cl-、HClO、ClO-的粒子数之和小于0.2NA,D错误。
12.D 解析:配制90 mL 1 mol/L NaOH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0.1L×1mol/L×40g/mol=4.0000g,且应用分析天平和小烧杯称量4.0000g氢氧化钠固体,A错误;NaOH在烧杯中完全溶解后,待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而不能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B错误;操作①时,若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最后定容时所加蒸馏水偏少,溶液体积偏小,则使配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C错误;用固体试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帖签,则题述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⑥①⑤,D正确。
13.C 解析:由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HCl,b为Cl2,c为Cl2O7,d为HClO,e为盐酸盐,据此分析。a为HCl,可由H2在Cl2中点燃得到,A正确;b为Cl2,d为HClO,Cl2与水反应可得HClO,B正确;物质e含Ca元素时是CaCl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C错误;一定条件下物质HCl和HClO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D正确。
14.A 解析:M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M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产物是M,故A错误;ClO-是氧化剂、M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O->M,故B正确;根据电荷守恒,n=10,根据氢原子守恒,m=5,故C正确;铁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6,根据3ClO-+2M3++10OH-==2M+3Cl-+5H2O,生成5个H2O分子,同时生成2个M,转移6个电子,则每生成15个H2O分子,转移的电子数是18,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