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5周 第三、四章 滚动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5周 第三、四章 滚动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周 第三、四章滚动练
(时间:30 min 满分:42分)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5·浙江杭州四中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属于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H2SO4 B.MgCl2 C.KOH D.Na2O2
2.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
A.Zn B.Al C.Fe D.Cu
3.我国长征五号火箭“胖五”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轨道并顺利从月球带回月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He与4He互为同位素
B.月壤中含有的未来能源材料3He,其中子数为1
C.“胖五”外壳为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
D.“胖五”用液氧、液氢作推进剂,在发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2025·浙江杭州二中高一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
D.NH4Cl的电子式为
5.(2025·浙江杭州富阳中学高一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溶液有酸性,可用于刻蚀电路板
B.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C.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抗酸药物
D.钠钾合金熔点低且熔、沸点差距大,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6.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能生成H2
B.用装置乙溶解铁屑制备FeSO4
C.用装置丙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的颜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FeSO4·7H2O
7.(2025·浙江金华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第9列为第IB族
B.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元素
C.第四周期主族元素的M层电子数均为18
D.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5.5
8.(2025·浙江杭州七中高一期末)我国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K3C60中只有离子键 B.C60与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1mol K3C60中含有离子数目为63NA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
B.Al与稀盐酸反应:Al+6H+===2Al3++3H2↑
C.FeCl2溶液与Cl2反应:Fe2++Cl2===Fe3++2Cl-
D.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OH-===[Al(OH)4]-
10.(2025·浙江杭州四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单质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B.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常态)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说明该卤素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
11.(2025·浙江湖州高一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的升华过程中,既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也需要破坏共价键
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
C.在N2、CO2和NaCl中,都存在共价键
D.Na2O2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旧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破坏,又有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12.R、X、Y、Z四种元素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图中粗实线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Y>X
B.非金属性:X>R>Z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Y2X3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反应
13.在100 mL 5.0 mol·L-1 FeCl3溶液中加入16.0 g铜和铁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1.2 g(反应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不考虑空气等影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中的Fe3+已全部反应
B.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C.原混合物中含有铜8.4 g
D.反应后溶液中Fe2+的浓度是6.5 mol·L-1
14.(2025·辽宁高一阶段练习)从含有CuCl2、FeCl2、FeCl3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铁粉,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的仪器完全相同
C.试剂c若选择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Fe3++2OH-
D.若操作Ⅱ前后固体质量减少28g,则理论上该步骤应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
第15周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硫酸由非金属元素(H、S、O)通过共价键结合,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有离子键,A不符合题意;MgCl2由镁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属于离子化合物,但不含有极性键,B不符合题意;KOH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属于离子化合物,而OH-内部O与H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C符合题意;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但中O-O是非极性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2.C 解析:氯化亚铁中Fe元素为+2价,容易被氧化为+3价的铁离子,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需要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同时不能引入杂质离子,所以加入的最佳物质是Fe。
3.C 解析:3He与4H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A正确;3He原子的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2,则其中子数为1,B正确;“胖五”外壳为铝合金材料,合金熔点低于纯金属,故其优点为密度小、硬度大,但不会是熔点高,C错误;“胖五”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氧气具有氧化性,氢气具有还原性,这两种物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4.D 解析:根据原子表示形式,左上角是质量数,左下角是质子数,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A正确;HCl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正确,B正确;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结构式表示正确,C正确;NH4Cl是离子化合物,题给电子式没有表示出Cl-的最外层电子数,即NH4Cl的电子式为,D错误。
5.A 解析:氯化铁溶液可与印刷电路板中的铜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反应中氯化铁体现氧化性,A项错误;铁粉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而表现出还原性,可以作食品抗氧化剂,B项正确;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故可以作抗酸药物,C项正确;钠钾合金熔点低且熔、沸点差距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D项正确。
6.D 解析:还原铁粉和水蒸气高温加热,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在肥皂液中产生气泡,用燃着的火柴点燃时有爆鸣声,可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能生成H2,A正确;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故B正确;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硫酸亚铁与NaOH反应,图中装置可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的颜色,故C正确;蒸干容易失去结晶水且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不能获得FeSO4·7H2O,故D错误。
7.B 解析: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第9列位于第Ⅷ族,故A错误;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经常在过渡元素中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故B正确;第四周期主族元素的M层电子数不都是18,例如钾、钙等的M层电子数是8,故C错误;氯元素存在多种同位素,其质量数不相同,35.5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为整数,故D错误。
8.C 解析:K3C60由K+和构成,为离子化合物,且中含有共价键,A错误;C60与金刚石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断裂,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C正确;K3C60由K+和构成,1mol K3C60中含有离子数目为4NA,D错误。
9.D 解析:A项,电荷不守恒,应为Fe+2Fe3+===3Fe2+;B项,得失电子、原子均不守恒,应为2Al+6H+===2Al3++3H2↑;C项,得失电子、电荷均不守恒,应为2Fe2++Cl2===2Fe3++2Cl-。
10.A 解析:碱金属中,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而非过氧化物,A错误;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B正确;卤素单质的颜色(常态)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加深(如氟单质为淡黄绿色、氯单质为黄绿色、溴单质为深红棕色、碘单质为紫黑色),C正确;卤素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D正确。
11.D 解析:干冰的升华过程中,分子不变,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A错误;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错误;在N2、CO2中只存在共价键,NaCl中只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Na2O2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既有旧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破坏,又有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故D正确。
12.B 解析:题图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应该为二、三、四周期,粗实线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则Y应该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元素Al,依此类推R为N,X为O,Z为As。O2-和Al3+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核内质子数越少离子半径越大,则半径:O2->Al3+,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O>N>As,B正确;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3AsO4,其酸性弱于H3PO4,属于弱酸,C错误;Y2X3为Al2O3,硝酸与Al2O3可以反应,D错误。
13.C 解析:固体质量减少14.8 g,还原性:Fe>Cu,则Fe先与FeCl3反应:2FeCl3+Fe===3FeCl2,n(FeCl3)=0.1 L×5.0 mol·L-1=0.5 mol,若仅有Fe参与反应,所需Fe的质量为14 g,则Cu一定参与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故剩余固体只能为Cu,则溶液中Fe3+已全部反应,A正确;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氧化剂为Fe3+,0.5 mol Fe3+生成0.5 mol Fe2+共得到0.5 mol电子,则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5 mol,B正确;参与反应的Fe、Cu总质量为14.8 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FeCl2、CuCl2,设参加反应的Fe为x mol,Cu为y mol,根据参与反应的固体总质量和转移电子守恒可知,解得x=0.15,y=0.1,故原固体混合物中Cu的质量=1.2 g+0.1 mol×64 g·mol-1=7.6 g,C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FeCl2和CuCl2,n(Fe2+)=(0.5+0.15) mol=0.65 mol,c(Fe2+)==6.5 mol·L-1,D正确。
14.D 解析:从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工业废水中加入的试剂a为过量的铁,操作Ⅰ为过滤,得到的滤渣Y为Fe、Cu,滤液X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渣Y中加入的试剂b为盐酸,溶解过量的铁生成氯化亚铁溶液,铜不溶,操作Ⅱ过滤得到铜和滤液Z(氯化亚铁溶液),滤液Z和滤液X合并通入氯气或加入H2O2氧化亚铁离子为三价铁离子,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氯化铁晶体。a为过量的铁,b为盐酸,故A错误;操作Ⅰ、Ⅱ是过滤,操作Ⅲ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所用仪器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试剂c若选择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C错误;操作Ⅱ是盐酸与Fe反应,关系式为2HCl~Fe~H2,固体质量减少28g,即反应掉的Fe为28g,物质的量为0.5mol,产生的H2为0.5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