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周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周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8:5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周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B.是可逆反应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D.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2.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可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B.改变反应物浓度能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D.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3.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同时生成
D.
4.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
A.H2(g)+Br2(g) 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2NO2(g) N2O4(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CaCO3(s) 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N2(g)+3H2(g) 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3
5.一定温度下,在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0 2.0 2.4 0
5 0.9
10 1.6
15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该反应在后才达到平衡
C.平衡状态时
D.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
6.某温度时,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时,的转化率为
C.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的,最终建立化学平衡
D.添加催化剂可能使反应在时达到平衡
7.830K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起始时,,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当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若起始时,,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D.若起始时,,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
8.在800℃时,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g)+H2O(g) CO2(g)+H2(g),已知CO和H2O(g)的初始浓度为0.01mol·L-1时,H2平衡浓度为0.005mol·L-1,若此时再加入0.02mol·L-1的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H2平衡浓度为( )
A.0.025 mol·L-1 B.0.0075 mol·L-1 C.0.005 mol·L-1 D.0.015 mol·L-1
9.已知某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①: 和反应②: 。若将1mol碳酸钙固体装入1L恒容真空容器中,在该温度下充分反应,平衡后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气体中C与O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B.平衡时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为0.16mol
C.该温度下,
D.若仅改变容器的体积为0.5L,平衡后不变
10.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 ΔH>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H3和CO2的比值为2∶1时达到平衡状态
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M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10-2.294
D.30 ℃时,N点对应状态的v正11.将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 。500℃时,在体积为1L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3 mol ,测得浓度与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B.平衡时的转化率为75%
C.曲线可以表示或的浓度变化
D.从反应开始到10min时,的反应速率
二、非选择题
12.(14分)Ⅰ.(6分)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L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0.2molO2,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0.7倍。
(1)(2分)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三者的浓度之比为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的生成速率和的生成速率相等
(2)(4分)的转化率为 ,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Ⅱ.(8分)是的二聚产物,等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1)(4分)反应的 (用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用表示)。
(2)(4分)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②的影响,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经5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则5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NO的平衡转化率 %。
第3周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
C 【解析】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A正确; 在加热条件下,该反应既能向正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B正确;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C错误; 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物都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D正确。
C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K与化学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物浓度等均不能改变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故选C。
B 【解析】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在恒温恒压下,平衡常数是定值,平衡常数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错误;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不变,总体积减小,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单位时间内消耗,同时生成,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错误;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
D 【解析】反应移动,颜色会改变,当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反应移动,气体物质的量会改变,压强会改变,当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反应移动,气体质量会改变,密度会改变,当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和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D符合题意。
5.C 【解析】10min时,Δ=0.4mol,Δ=2Δ=0.8mol,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1.6mol;15min时,B的物质的量也为1.6mol,则说明10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据此分析解答。内,△=0.9mol,所以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 ,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在10 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而不是在10 min后才达到平衡,B错误;反应在10 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A物质的物质的量减少0.4 mol,此时反应产生C的物质的量是1.2 mol,由于容器的容积是2L,则平衡状态时,c(C)= =0.6 mol·L-1,C正确; 反应开始时n(B)=2.4 mol,反应达到平衡时△n(B)=0.8 mol,则B物质的平衡转化率为×100%=33.3%,D错误。
6. B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的物质的量减小至不变,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至不变,为生成物,且3分钟内Z、Y、X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2.0-1.6)mol:(1.2-1.0)mol:(1.0-0.4)mol=2:1:3,即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为,且该反应存在化学平衡,A正确;时的转化率为,B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由图可知起始既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所以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的,最终建立化学平衡,C正确;添加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使其更快达到平衡,可能使反应在时达到平衡,D正确。
7. D 【解析】。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A正确;CO和H2O的起始浓度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当CO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CO和H2O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若起始时,,设CO改变量为xmol/L,,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解得x=1.2,则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C正确;若起始时,,设CO改变量为ymol/L,,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解得y=2.4,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D错误。
B 【解析】两次反应的温度相同,所以平衡常数不变,据此可以求出结果:
,此时,又加入0.02mol/LH2O后:
,此时,解得x=0.0025mol/L,此时氢气的浓度为0.005+x=0.0075mol/L,正确选项为B。
9.A 【解析】根据题意,将1mol碳酸钙固体装入1L恒容真空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根据题意列三段式:,。平衡后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6,则=0.16,K1=c(CO2)=0.52=x-2y,则y=0.16,x=0.84,以此解答。由分析可知,气体中C与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是定值,当气体中C与O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时,不能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A错误;由分析可知,平衡时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为0.16mol,B正确;该温度下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2= ,K1=0.52,则,C正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c(CO2),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若仅改变容器体积为0.5L,平衡后c(CO2)不变,D正确。
10. A 【解析】NH3和CO2的比值恒为2∶1,A错误;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进行的过程中,是定值,NH3的体积分数恒为,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M点-lgK=2.294,则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10-2.294,C正确;根据图像,N点-lgQc<-lgK,则Qc大于平衡常数,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N点对应状态的v正11.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的浓度逐渐减少,X的浓度逐渐增加,且相同时间两者的浓度变化量相同,故两者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Y为CO2(g),X为CH3OH(g)。从图中可以看出,10min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为K=,A错误;根据A可知,平衡时,起始浓度为,氢气的转化率为,B正确;根据分析,X为CH3OH(g)浓度的变化,化学方程式中CH3OH和H2O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故曲线可以表示或的浓度变化,C正确;由B可知,到10min时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反应速率为,D正确。
12.【答案】Ⅰ.(1)bde (2) Ⅱ.(1) (2)0.008 40
【解析】Ⅰ.(1)三者的浓度之比为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a不符合题意;该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在体积不变的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容器内混合气体的体积与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不一定达到平衡,c不符合题意;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即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的生成速率和的生成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e符合题意。(2)设的变化量是,可列出三段式:,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0.7倍,则,解得,所以的转化率;由可知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36mol时,放出的热量为。Ⅱ.(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可得,则该反应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容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则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设反应中NO转化,则,则有,解得,故5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NO的平衡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