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4周 化学平衡移动与图像分析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4周 化学平衡移动与图像分析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周 化学平衡移动与图像分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打开碳酸型饮料瓶盖时,有大量气泡逸出
B.除去中少量HCl气体,采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C.、(g)、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已知:)
D.CO与均能结合血红蛋白(Hb):,CO中毒需吸氧治疗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转化率的是( )
A.恒容下通入稀有气体 B.升高反应的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增大容器的容积
3.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放入足量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B.25℃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在80℃时,测得某时刻、的浓度均为,则此时
D.80℃达到平衡时,往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再次达到平衡后的体积分数增大
4.一定温度下,在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后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的反应速率是
B.平衡后再充入和,的转化率不变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
D.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不变
5.某温度下,向1L真空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发生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再充入和,此时
B.平衡时再充入,达到新平衡时
C.平衡时再充入1mol惰性气体,平衡正向移动
D.若升高温度,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
6.一定温度下,向两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和等量,发生反应 ,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容器体积 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达平衡所用时间 达平衡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① 2L 1.2mol 10min 放热0.6akJ
② 4L 1.6mol 放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中内, B.
C. D.
7.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B%)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
C.m+n>p D.、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8.下列叙述与图不相符的是( )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图①表示在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B.由图②可知,、满足反应:
C.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D.若,对于反应,图④y轴可以表示Y的转化率
9.在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测得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 B.点W与点M代表的状态内,的反应速率相等
C.曲线上自Q点起均为平衡点 D.平衡常数:
10.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 +H2O+2H+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 (橙色)、 (黄色)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i 可证明反应 +H2O+2H+ 的正反应放热
B.ii 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可以是 NaOH溶液
C.iii 平衡逆向移动仅仅是因为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
D.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11.在压强、CO2和H2起始投料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Ⅰ、Ⅱ:
反应Ⅰ: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1 = 49.0kJ·mol 1
反应Ⅱ:2CO2(g) + 5H2(g) C2H2(g) + 4H2O(g) ΔH2 = +37.1kJ·mol 1
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CH3OH的选择性=×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
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C2H2的含量增大
C.若要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H的选择性,应选择低温、高压
D.温度高于280℃时,曲线①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说明此时主要发生反应Ⅰ
二、非选择题
12.(14分)Ⅰ.(8分)在某一容积为5 L 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3 mol CO和0.3 mol 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 ℃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
(1)(2分)根据图上数据,该温度(800 ℃)下的平衡常数K= 。
(2)(2分)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常数K增大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2分)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 mol 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H2O的转化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2分)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mol·L 1;c(CO2)=c(H2)=0.13 mol·L 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填“>”“<”或“=”)v逆。
Ⅱ.(6分)已知:NO2(g)+SO2(g)NO(g)+SO3(g) ΔH<0,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等体积的NO2和SO2,测得平衡状态时压强对数lgp(NO2)和lgp(SO3)的关系如图所示。
(5)(2分)a、b两点体系总压强pa与pb的比值= 。
(6)(4分)温度为T2时化学平衡常数Kp= ,T1 (填“>”“<”或“=”)T2。
第4周 化学平衡移动与图像分析
1. C 【解析】打开碳酸型饮料瓶盖时,压强减小, 平衡逆移,逸出大量气泡,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抑制氯气与水的反应:,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l气体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不符合题意;、(g)、HI平衡混合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加压后颜色变深,C符合题意;氧气浓度增大,正向移动,释放出CO,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O中毒需吸氧治疗,D不符合题意。
2. A 【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恒容下通入稀有气体,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乙烷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平衡正向移动,乙烷的转化率增大,B正确;分离出部分氢气,平衡正向移动,乙烷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容器的容积,压强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正向移动,乙烷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
3. C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即反应的,据此分析。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A错误;相同温度下,对于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故25℃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B错误;在80℃时,测得某时刻,、CO浓度均为,则,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此时,C正确;80℃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CO,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达到平衡CO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误。
4. B 【解析】后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20%,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时的瞬时反应速率不是,A错误;平衡后再充入和,等效于增大压强,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的转化率不变,B正确;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25,C错误;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增大,D错误。
5. D 【解析】根据题意可列出三段式:,,平衡时再充入和,此时,平衡正向移动,此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充入反应物,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即达到新平衡时,B错误;刚性密闭容器即恒容密闭容器,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C错误;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正确。
6. C 【解析】容器①中内,,A正确;对比容器①、②,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容器②的体积,各物质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达平衡所用时间增大,故,B正确;对比容器①、②,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容器②的体积,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而容器②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增大,即平衡正移,正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C错误;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时放热akJ,而容器①生成1.2molZ时放热0.6akJ,则,解得,D正确。
7. C 【解析】曲线①与曲线②相比较,曲线②到达平衡用时少,则说明T1>T2,曲线②与曲线③相比较,曲线②到达平衡用时少,说明,A正确;观察曲线①与曲线②,升高温度,B%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ΔΗ>0,B正确;观察曲线②与曲线③,增大压强,B%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m+n < p,C错误;ΔΗ>0,T1>T2,温度降低,平衡逆向进行,K减小,故平衡常数:,D正确。
8. B 【解析】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N2(g)+3H2(g) 2NH3(g),图①表示在t0时刻ν正、ν逆 都增大,ν逆 增大的多,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应该是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导致,A正确;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则根据图像可知,压强:P2>P1;温度:T1>T2;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C含量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升高温度,C含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满足反应:2A(g)+B(g) 2C(g) △H<0,B错误;由图③可知,A是反应物,B和C是生成物,到平衡时A、B、C的改变量分别为0.8mol·L-1、0.4mol·L-1、1.2mol·L-1,故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反应X(g)+ Y(g) 3Z(g) △H<0,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减小,p4>p3,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相符, D正确。
9. C 【解析】由题干信息结合图像信息可知,在Q点对应温度之前,升高温度,SO2的含量减小,在Q点对应温度之后,升高温度,SO2的含量增大,曲线上最低点为平衡点,最低点之前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最低点之后,各点均为平衡点,升高温度SO2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分析解题。根据分析可知,最低点之后,升高温度SO2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H<0,A错误;W、M两点二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浓度均相等,M点的温度高于W,故M点正、逆反应速率均更大,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在Q点对应温度之后,各点均为平衡点,C正确;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错误。
10. C 【解析】通过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的颜色变化,验证了化学平衡与温度、浓度的关系。加热橙色加深,说明增大,+H2O+2H+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试剂a是 NaOH溶液,与反应,使生成物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增大,溶液变黄,B正确;加入浓硫酸,不但有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的情况,同时考虑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情况,溶液温度升高,平衡也会逆向移动,C错误;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水稀释,、、浓度均减小,<,+H2O+2H+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
11. D 【解析】反应Ⅰ的△H<0,反应Ⅱ的△H>0,则升高温度,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不断减小,所以曲线②表示CH3OH的选择性,则曲线①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由分析可知,曲线①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A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2H2的含量增大,B正确;若要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H的选择性,则应使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应选择低温、高压,C正确;温度高于280℃时,曲线①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则表明CO2的转化率不断增大,由于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减小,而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所以此时主要发生反应Ⅱ,D错误。
12.【答案】Ⅰ.(1)1 (2)A (3)降低 (4)< Ⅱ.(5)10 (6)1×10 4 <
【解析】Ⅰ.(1)由题意知,起始浓度c(CO)=0.06 mol/L,c(H2O)=0.06 mol/L,平衡时c(CO2)=0.03 mol/L,则可建立如下三段式:,K===1。(2)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变化而影响,不受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已知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故选A。(3)可逆反应中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则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会增大,浓度增大的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所以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 mol 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H2O的转化率降低。(4)在催化剂存在和800 ℃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 mol/L,c(CO2)=c(H2)=0.13 mol/L,则此时Qc===2.1>K=1,则反应逆向进行,故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Ⅱ.(5)反应NO2(g)+SO2(g)NO(g)+SO3(g) ΔH<0。由于总压强等于各物质的分压之和,故有总压强=p(NO2)+p(SO2)+p(NO)+p(SO3)=2p(NO2)+2p(SO3),故a、b两点体系总压强pa=2×10 kPa+2×100 kPa=220 kPa, pb=2×1 kPa+2×10 kPa=22 kPa,故二者的比值==10。(6)根据图像可知,T2温度下平衡时,lgp(NO2)=2时,lgp(SO3)=0,则lgp(SO2)=2,lgp(NO)=0,Kp(T2)===10 4;T1温度下,lgp(NO2)=1时,lgp(SO3)=0,则lgp(SO2)=1,lgp(NO)=0,平衡时Kp(T1) ===10 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Kp减小,现在Kp(T1)>Kp(T2),所以温度:T1<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