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8周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8周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周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在313K时,的溶液( )
A.呈酸性 B.呈中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2.关于pH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试纸在使用之前应用蒸馏水润湿
B.不存在pH=0的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2.3
D.pH计是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
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纯水加热到95℃时,变大,pH不变,水仍呈中性
B.25℃时,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变小
C.保持温度不变,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增大,不变
D.向纯水中加入盐酸,可抑制水的电离;加入醋酸,可促进水的电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0.1mol/L 溶液;②0.1mol/L NaOH溶液;水电离的:①<②
B.将pH=3的硫酸与pH=3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浓度的NaClO溶液pH=10
D.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所测得的pH一定偏小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9的溶液中:、、、
B.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
C.的溶液:、、、[Al(OH)4]-
D.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6.常温时,①pH=3的CH3COOH溶液;②pH=3的HCl溶液;③pH=11的氨水;④pH=11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c(H+):①=③>④=②
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7.常温下,关于如下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甲 10mL pH=2盐酸溶液
乙 甲中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
丙 10mL pH=2醋酸溶液
丁 丙中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
A.pH:乙<丁 B.:甲>丁
C.:甲=丙 D.中和NaOH的能力:乙>丙
8.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为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l2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图1装置进行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实验
B.如图2所示,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9.90mL
C.图3为酸式滴定管,使用后需洗涤干净,并轻轻放入烘箱烘干
D.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操作方法如图4,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10.室温下,用0.1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氢氧化钾溶液和氨水,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V(HCl)]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线
B.完全中和时,氢氧化钾溶液和氨水消耗的盐酸的体积相同
C.两个实验的滴定开始前,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要保证整个过程测试时记录pH的间隔相同
11.将pH均为3,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为弱酸,且酸性:HA>HB
B.若将pH均为3,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n倍得到溶液的pH相同,则m>n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的体积:b>a>c
D.水的电离程度:b=c>a
二、非选择题
12.(12分)乙二酸(,俗名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
(1)(6分)室温下,用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所得溶液里、、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4分)当滴入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次滴定终点,所选择的指示剂是 。
②(2分) 。
(2)(6分)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医学上常用酸性溶液和溶液反应来测定血液中钙的含量。测定方法:取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溶液,再用标准溶液滴定。
①(2分)滴定管盛装好标准溶液后需排气泡,下列排气泡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b. c.
②(2分)滴定终点的标志为 。
③(2分)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的血液中钙含量数值偏高的是 (填字母)。
a.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液滴溅出
b.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水洗涤后未润洗
d.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第8周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D 【解析】313K时,摄氏温度为40C,高于常温,,表示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加酸或者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故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D 【解析】pH试纸在使用之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可能带来实验误差,A错误;常温下,pH=0,即c(H+)=1.0mol/L,则存在pH=0的溶液,B错误;广泛pH试纸读数只能精确到整数,故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不可能等于2.3,只能读数为2,C错误;pH计是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用于测定溶液的pH,D正确。
C 【解析】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增大而使溶液pH变小,但,水仍呈中性,A错误;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但温度不变,不变,B错误;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增大,抑制水的电离,温度不变,不变,C正确;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醋酸,均电离出氢离子、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强酸、弱酸均抑制水的电离,D错误。
B 【解析】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是强碱,0.1mol/L 溶液中小于0.1mol/L ,NaOH溶液中c(OH-)=0.1mol·L-1,酸、碱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越大,,所以水电离的:①>②,A错误;将pH=3的硫酸与pH=3的醋酸等体积混合,混合瞬间c(H+)不变,c()、c(CH3COO-)浓度减半,Q=,醋酸电离平衡不移动,所以溶液的pH=3,B正确;NaClO具有漂白性,不能用广泛pH试纸测NaClO溶液的pH,C错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溶液被稀释,若溶液呈碱性,所测得的pH偏小;若溶液呈酸性,所测得的pH偏大;若溶液呈中性,所测得的pH无影响,D错误。
C 【解析】pH=9的溶液是碱性含,与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A错误;能使甲基橙变为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不能存在,B错误;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含OH-,几种离子可以共存,C正确;水电离出的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为酸性或碱性溶液,若为碱性溶液,镁离子和铜离子不能存在,D错误。
B 【解析】①、②的氢离子浓度相同,③、④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四种溶液的离子浓度相同,相同条件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定值,无论酸还是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所以这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①=②=③=④,A错误;NH3 H2O是弱碱只有部分电离,所以c(NH3 H2O)>c(OH-),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其溶液中c(HCl)=c(H+),c(NH3 H2O)>c(HCl),若将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B正确;醋酸是弱酸,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①、②、④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①>②=④,所以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铝粉反应,①生成H2的量最大,C错误;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后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所以①、②稀释后溶液的pH值为7>②>①;NH3 H2O是弱碱,加水稀释后能促进NH3 H2O的电离,所以③、④稀释后溶液的pH值为③>④>7,所以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D错误。
C 【解析】甲和丙分别是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均稀释10倍,由于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稀释后pH比盐酸稀释后小,故pH:乙>丁,A错误;只与温度有关,甲和丁温度都是常温,故都为,B错误;甲和丙是pH都为2的酸溶液,故c(OH-)===,C正确;乙通过甲稀释得到,乙中和碱的能力与甲相同,甲和丙分别是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由于丙是醋酸,部分电离,故中和碱的能力丙更大,故中和NaOH的能力:乙<丙,D错误。
C 【解析】水的电离吸热,则温度越高,Kw越大,相同曲线上Kw相同,则图中五点K的关系为B>C>A=D=E,A正确;从A点到D点,Kw不变,c(H+)增大,则可采用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实现,B正确;从A点到C点,Kw增大,则需要升高温度,C错误;B点时,Kw=10-12,pH=2的硫酸中c(H+)=0.01mol/L,pH=12的KOH溶液中c(OH-)=mol/L=1 mol/L,等体积混合后n(H+)<n(OH-),溶液为碱性,D正确。
D 【解析】溶液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A错误;滴定管的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故滴定终点读数为18.10mL,B错误;玻璃量具受热会导致形变,引起刻度不准,一般是用纯水清洗后,倒置自然晾干,也可以放入通风橱柜风干,不能放入烘箱烘干,C错误;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通常在橡皮管内,只要将滴定管下方的玻璃尖嘴朝上,并挤压橡皮管中的玻璃球,就可将气泡排出,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D正确。
B 【解析】NH3 H2O是弱碱,不完全电离,0.10mol/L的氨水中c(OH-)<0.10mol/L,所以起始时氨水的pH<13,曲线Ⅱ为滴定氨水的pH变化曲线,A错误;KOH和NH3 H2O的物质的量相等,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B正确;滴定开始前,KOH电离出c(OH-)大于氨水,KOH对水的抑制作用更强,水的电离程度不同,C错误;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要保证整个过程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不一定相同,注意记录颜色突变过程所消耗的碱的量是关键,D错误。
D 【解析】pH=3的 HA稀释100倍后 pH=5,说明HA为强酸;pH=3的 HB稀释 100倍,溶液的pH<5,说明n(H+)增加了,则HB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稀释时,平衡正移,n(H+)增加,使得c(H+)略大于原浓度的,即pH小于5(但一定大于3),A错误; 由图可知,HA稀释100倍和HB稀释10000倍后两溶液的pH相同(均为5),所以mc(HA),即有n(HB)>n(HA),HB消耗的同浓度的NaOH的体积要多,而对于HB 来说,无论被稀释多少倍,其物质的量不变,消耗的NaOH的体积相同,故有a=b>c,C错误;在两种酸溶液中,H2O的电离都受到抑制,稀释后,HA(强酸)的pH变化显著,HB(弱酸)的pH变化较小,故稀释后水的电离程度由溶液的H+浓度决定,c(H+)越大(即pH越小)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就越大,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小,故b=c>a,D正确。
12.【答案】(1) ① 酚酞 ②
(2)① b ② 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③c
【解析】室温下,用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浓度减小,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浓度增大,则曲线1、2、3分别代表、、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以此解答。(1)①是二元弱酸,当滴入溶液时,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第二次滴定终点时得到溶液,由图1可知,此时pH约为8~10,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适合作为指示剂。②由分析可知,曲线1、2、3分别代表、、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当pH=4.2时,、浓度相等,则。(2)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强氧化性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正确的排气泡操作是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手控制活塞,拇指在前,中指和食指在后,轻轻握住旋塞柄,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弯曲,形成握空拳的样子,可防止把活塞顶出,打开滴定管活塞,让溶液快速流出,排出气泡,正确的操作方式如图b所示。②取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溶液,再用标准溶液滴定,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所以滴定终点的标志是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③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液滴溅出,导致实际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减少,计算出的钙含量偏低,a错误;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导致读取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小,计算出的钙含量偏低,b错误;盛装KMnO4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水洗涤后未润洗,导致KMnO4溶液浓度降低,使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偏大,计算出的钙含量偏高,c正确;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导致读取消耗的 KMnO4溶液体积减少,计算出的钙含量偏低,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