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时问:50分钟 满分:60分)
得分 评 卷 人
1.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
A. 传说 B. 文 献 C.化 石 D.影像
2(2024 ·安徽)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 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
A. 处于旧石器时代 B. 形成了早期国家
C. 出现了定居生活 D. 产生了贫富分化
3. (2024 ·重庆)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 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 )
A.炎黄部落起源 B. 原始农耕生产
C. 史前制瓷技术 D. 大禹治水过程
4.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是 ( )
A. 长江中下游与辽河流域 B. 长江中下游与黄河流域
C. 长江中下游与海河流域 D. 长江中下游与淮河流域
5.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考古发现从属于 ( )
A. 仙人洞文化 B.龙山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仰韶文化
6. (2024 ·乐山)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 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
A. 华夏认同 B. 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
7. (2024 ·连云港)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 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
A. 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8.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共发现墓地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太、中、小 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燕墓主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 有。由此推断 ( )
A. 生产分工日趋精密 B. 手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C. 黄河中游成为文化中心 D. 阶级分化日益严重
9.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
A. 黄帝和尧 B. 尧和舜 C. 炎帝和舜 D. 炎帝和黄帝
10.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 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 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
A. 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 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得分
评卷人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重要遗址。(3分)
(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
(2)距今约6000年,位于陕西西安东部的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
(3)距今约4300—4000年的遗址,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5分)
(1)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能够制成如砍砸器等不同类型的工具的古人类——
(2)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晚期智人 —
(3)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 —
(4)外城的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遗址—
(5)“三过其门而不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贤能首领——
13.列举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农耕居民及种植的典型粮食作物各一例。(4分)
(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4.列举距今5000年左右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的三个大河流域。(3;分)
得分 评卷人
15.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图二
)图一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对应的遗址是什么。描述其居民的房屋样式。(2分)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对应的遗址是什么。描述其居民的房屋样式。(2分)
(3)疝过对原始农讲文明的孕习;请你税说使原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的方式有哪些。 ( 3 分 )
16.阅读下列村料回咯同柜。
材料一:柴近址出土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火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帐侧地此处班扯距今约60万年m…
材料亡:柴近扯驰处宁结午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 伯和溶串、曾控定居在这里的原始居民住在风格独特的木质站构的房子里。这种房屋稳定牢!
四,违 、防缸性能好。
材料兰:半蚊进扯出土了多种样式的购器。半坡人制造的彩陶,红红的底色上绘着各种生动图 案,既实用文炙观、称得上是精灵的工艺品。一些陶器上到有符号。
(1)材料一所述内容与哪一古人类有关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演化史上的哪一里程碑 (2分)
(2)材料二所述内容与哪一原始居民有关 该处原始居民种植哪一种粮食作物 他们广泛使 用的光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说明半坡人的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半坡人手工业 的发展情况。(2分)
17. 巨五育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舜
) (
禹
) (
尧
)黄帝
(1)上图四个人物中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谁 (1分)
(2)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是什么 这一制度与上述图片的 哪几个人物有关 (4分)
(3)上述远古传说人物具备的哪些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分)
(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
得分 评 卷 人
18.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推陈出新。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工具革新】
(1)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北京人生活于哪一石器时代 原始农耕时期,中国 的先民已经会使用磨制石器,举出一例磨制的农业生产工具。(2分)
【建筑创新】
(2)农耕时代的中国先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什么 (1分)
【思维创新】
(3)大禹转换治水思维,采用什么方法消除了水患 从大禹治水的方法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精 神品质 (2分)
【制度创新】
(4)舜能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得益于哪一制度 这一制度推举首领的标准是什么 (2分)
【感悟创新】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1分)
19.黄河与长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两条母亲河,在这里产生了许多灿烂的文化。结合所学知识,探 究下列问题。
(1)据考古发现,位于黄河流域陕西省和长江流城湖北省的直立人遗址分别是什么 (2分)
(2)新石器时代,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形成以粟为主,黍、大豆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 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形成哪一农业体系 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以 制作彩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是什么 (2分)
(3)分别写出证明长江下游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出现早期国家的古城遗址。这些考古发现表 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和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3分)
r
参考答案
一 、1 . C 2.C 3.B 4.D 5.D 6.A 7.A
8.D.9.D 10.C
二、11.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2)半坡遗址。
(3)陶寺古城遗址。
12. (1)北京人。
(2)山顶洞人。
(3)仰韶文化时期。
(4)良渚古城遗址。
(5)禹。
13. 黄河中游地区:半坡人,粟或黍;长江中下
游地区:河焖铵人、水稻。
14. 欺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
三 、玷. (1)半坡迪址。半地穴式房屋。
(2)河姆被迪址、干栏式建筑、
(3)接制石器、捌作肉器、饲养家畜。
16. (1)北京人。学会用火。
(2)河姆渡人。水稻。骨相。
(3)半坡人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会制作 乐器陶坝;会阳作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 的坊轮、可见半坡人已会纺织、制衣。(答出 两例即可)
17、(1)黄帝。
(2)禅让制。尧、舜、禹。
(3)大公无私、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等!(言 之有理即可)
四、18. (1)旧石器时代。骨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亦可)
(2)干栏式建筑。
(3)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人海。 创新精神。
(4)禅让制。贤德。
(5)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19. (1)陕西:蓝田人。湖北:郧县人。
(2)稻作农业。仰韶文化。
(3)长江下游地区:良渚古城遗址;黄河中 游地区:陶寺古城迪址。多元一体的特征。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卷
10.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再或许不一定可
以一一据实,但以尧带再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
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题号
三
总分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每分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
D.世裴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得分评卷人
(时问:50分钟
满分:60分)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重要遗址。(3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距今约6000年,位于陕西西安东部的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一
1.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3)距今约4300一4000年的遗址,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一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5分)
2(2024·安徵)距今8000多年的内浆古兴隆注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
(1)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能够制成如欣题器等不同类型的工具的古人类一
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体、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2)学摇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晚期智人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形成了早期国家
(3)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
C.出现了定居生活
D.产生了贫宫分化
4)外城的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遗址一
3.(2024·重庆)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
(⑤)“三过其门而不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贤能首领一
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3.列举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农耕居民及种植的典型粮食作物各一例。(4分)
A炎黄部落起源
B.原始农耕生产
C.史前剂瓷技术
D.大禹治水过程
4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是
14.列举距今5000年左右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的三个大河流域。(3:分)
A长江中下游与辽河流域
B.长江中下游与黄河流城
C.长江中下游与海河流城
D.长江中下游与淮河流域
5.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考古发现从厉于
A仙人洞文化
B龙山文化
C.大议口文化
D.仰韶文化
得分
评卷人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6.〔2024·乐山】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000年前的“龙”形,遮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
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15.观家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A.华夏认同
B.革放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
7.〔2024·连云港)考古工作者在良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
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A.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8.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喪汾,距今约4300一4000年,共发现蒸地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
图
图二
型,基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燕燕主随葬品精英丰高,小蒸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无所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对应的遗址是什么。描迷其居民的房屋样式。(2分)
有。由此推断
()
A生产分工日趋精密
B.手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对应的遗址是什么。描述其居民的房屋样式。(2分)
C.黄河中游成为文化中心
D,阶级分化日益严重
9.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和尧
B.尧和舜
C.炎帝和舜
D.炎帝和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