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5周 分子的空间结构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5周 分子的空间结构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10: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周 分子的空间结构
(时间:30 min 满分:39分)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现代化学常用的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是(  )
A.质谱法 B.晶体X射线衍射法
C.推测法 D.红外光谱法
2.下列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的是(  )
A.CO2 B.P4
C.NH3 D.CH2O
3.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CH4分子的正四面体形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原子的4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C原子的4个价层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电子对占据
4.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C.NH3和CH4两个分子中中心原子N和C都是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
D.用杂化轨道理论与VSEPR模型分析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的结果常常相互矛盾
5.(2025·杭州四中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SO2的VSEPR模型:
B.磷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违背了洪特规则
C.BF3的VSEPR模型:
D.BeCl2的空间结构:V形
6.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光棍的快乐——二氧化氮分子、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磷酸分子、有机族的第一代长老——甲烷分子、我在梦中被创造——苯分子、江湖剑客——甲醛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B.PO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C.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四种氯代物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D.HCHO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是平面三角形,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7.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SO2、CS2、HI都是直线形分子
B.BF3键角为120°,SnBr2键角大于120°
C.COCl2、SO3都是平面三角形分子
D.PCl3、C都是三角锥形分子
8.PH3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而SiH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PH3中P原子为sp2杂化,而SiH4中Si原子是sp3杂化
B.PH3分子中P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SiH4分子中Si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PH3分子中中心原子上有一个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强
D.PH3是四原子化合物,SiH4为五原子化合物
9.有机物(如图)中下方标有数字“1”“2”“3”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依次为(  )
A.sp、sp2、sp3 B.sp2、sp、sp3
C.sp3、sp2、sp D.sp、sp、sp3
10.(2025·湖州月考)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
A.N2分子中存在N≡N,化学性质稳定,则CH≡CH的化学性质稳定
B.聚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则聚异戊二烯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C.H2O的空间结构为V形,则OF2的空间结构也为V形
D.CH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键角为109°28′,则正四面体形的白磷分子的键角也为109°28′
11.表中各粒子对应的空间结构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 空间结构 解释
A 氨基负离子(NH) 直线形 N原子采取sp杂化
B 二氧化硒(SeO2) V形 Se原子采取sp2杂化
C 碳酸根离子(CO) 三角锥形 C原子采取sp3杂化
D 乙炔(C2H2) 平面形 C原子采取sp2杂化且C原子的价层电子均参与成键
12.第ⅤA族元素的R原子与A原子结合形成RA3气态分子,其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RCl5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RCl5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键角(Cl—R—Cl)有90°、120°、180°三种
C.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分子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的RCl3
D.分子中5个R—Cl的键能不都相同
13.(2025·杭州期末)X、Y、Z、Q、W是基态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元素基态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Z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2n;Q、W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1个电子,但Q元素基态原子中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W元素基态原子的次外层内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B.键角:YX3﹤Y
C.Q2Z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D.W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第5周答案与解析
1.A
2.C 解析:CO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故A错误;P4属于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C正确;CH2O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D错误。
3.D 解析:甲烷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每个sp3杂化轨道上有1个电子分别与1个H原子上的电子结合形成共价键,这四个共价键完全相同,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无孤电子对,形成正四面体形的分子。
4.D 解析: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可能是正四面体形(如CH4)、三角锥形(如NH3)或者V形(如H2O),A正确;π键是由未参与杂化的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B正确;正四面体形的CH4和三角锥形的NH3中,中心原子C和N都是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C正确;杂化轨道理论和VSEPR模型都是为了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而提出的理论,两者不矛盾,VSEPR模型含孤电子对,略去孤电子对,即可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D错误。
5.B 解析:SO2的中心原子S原子为sp2杂化,孤对电子数为1,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A错误;洪特规则是指基态原子中,填入简并轨道的电子总是先单独分占,且自旋平行,故磷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违背了洪特规则,正确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B正确;三氟化硼(BF3)的中心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无孤电子对,故BF3的VSEPR模型应为平面三角形,C错误;BeCl2的中心原子Be原子为sp杂化,故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D错误。
6.B 解析:NO2分子是V形,A错误;PO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B正确;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四种氯代物中,只有CCl4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其他都是四面体形,C错误;HCHO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是平面三角形,分子的空间结构也是平面三角形,D错误。
7.C 解析:SO2是V形分子,CS2、HI是直线形分子,A错误;BF3键角为120°,在SnBr2中Sn原子上有一个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较大,使键角小于120°,B错误;COCl2、SO3都是平面三角形分子,C正确;PCl3是三角锥形分子,而C是平面三角形分子,D错误。
8.C 解析:PH3和SiH4中的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都形成夹角为109°28′的4个杂化轨道,只是PH3分子中P原子利用其中3个sp3杂化轨道与3个H原子的1s轨道成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所以PH3分子为三角锥形,而SiH4分子中4个sp3杂化轨道全部用于形成4个Si—H,所以SiH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
9.B 解析:标有数字“1”“2”“3”的碳原子分别形成3、2、4个σ键,杂化方式依次为sp2、sp、sp3,故选B。
10.C 解析:氮气分子中存在键能很大的氮氮三键,破坏化学键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化学性质稳定,而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键的2个π键容易断裂,结构不稳定,化学性质活泼,故A错误;聚乙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而聚异戊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故B错误;H2O和OF2的组成相似,中心原子都为O,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均为1,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孤电子对数均为2,空间结构均为V形,故C正确;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而正四面体形的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故D错误。
11.B 解析:NH中中心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5+1-2×1)=4,孤电子对数为2,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空间结构为V形,A项错误;SeO2中中心Se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6-2×2)=3,孤电子对数为1,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空间结构为V形,B项正确;CO中中心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2-3×2)=3,不含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项错误;C2H2中C原子采取sp杂化,且C原子的价层电子均参与成键,空间结构为直线形,D项错误。
12.A 解析:R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5个共用电子对,所以RCl5中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选A;上、下两个顶点与中心R原子形成的键角为180°,中间为平面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的键角为120°,顶点与平面形成的键角为90°,所以键角(Cl—R—Cl)有90°、120°、180°三种,故不选B;RCl5RCl3+Cl2↑,则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分子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的RCl3,故不选C;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长不同,所以键能不同,故不选D。
13.B 解析:X、Y、Z、Q、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X为氢元素;Z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2n,n只能为2,则Z为氧元素;由于Y的原子序数小于Z且大于X,元素基态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可知其价层电子排布式应为2s22p3,则Y为氮元素;Q、W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1个电子,但Q元素基态原子中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可知Q为钠元素;W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钠,所以W应该为第四周期的元素,又因为W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且次外层内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即3d轨道全充满,4s轨道有一个电子,所以W为铜元素,据此分析作答。非金属性:N﹤O,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NH3﹤H2O,A错误;NH3中心N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是107°,N中心N原子采用sp3杂化,离子呈正四面体形,键角是109°28′,键角:NH3﹤N,B正确;Na2O2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错误;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