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10周 晶体结构的计算常见晶体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10周 晶体结构的计算常见晶体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10:1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周 晶体结构的计算 常见晶体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时间:30 min 满分:3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于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一般采取的方法为“均摊法”,该方法的原则是晶胞中任意位置上的1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 )
A. B. C. D.n
2.下列关于晶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B.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
C.晶胞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与晶体中的相等
D.晶胞的密度与晶体的密度相同
3.如图所示为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X、Y、Z表示该晶胞中三种不同的微粒,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X3YZ B. XY3Z C. XYZ3 D.XY3Z2
4.Si与P形成的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SiP2 B. SiP C.SiP3 D.Si2P3
5.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由于哑铃形C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下列关于CaC2晶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aC2晶体的熔点较低,硬度也较小
B.与Ca2+距离相同且最近的C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六面体
C.与Ca2+距离相同且最近的C有8个
D.CaC2晶胞中共含有4个Ca2+和4个C
6.碳元素和硅元素为同一主族元素但它们的氧化物(晶胞结构分别如图A、图B所示)性质差异很大,冰晶胞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和金刚石的晶胞类似(晶胞结构分别如图C、图D所示),下列关于这四种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干冰晶胞中有4个CO2分子
B.一个SiO2晶胞中有8个SiO2分子
C.冰和金刚石熔、沸点都很高,熔化时均破坏共价键
D.冰中水分子之间由于氢键的存在,使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7.(2025·湖州月考)氯化钠、金刚石、干冰、石墨四种晶体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NaCl晶体中,每个晶胞含有4个NaCl分子
B.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之比为1∶4
C.干冰晶胞中,1个CO2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等距的分子有12个
D.石墨是混合型晶体,层间靠范德华力维系,所以,石墨的熔点低于金刚石
8.几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点:NaClB.NaCl晶胞中,Cl-位于顶角和面心,Na+填充在Cl-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C.若ZnS的晶胞边长为a pm,则Zn2+与S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 pm
D.上述三种晶胞中,阳离子的配位数:ZnS9.铁与镁组成的储氢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铁原子位于顶角和面心的位置,镁原子位于将晶胞平分为8个立方单位的体心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原子的配位数为4
B.a位置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C.Fe原子与Mg原子间最短距离为b nm
D.晶体储氢时,H2在晶胞的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若储氢后化学式为FeMg2H,则储氢率为100%
10.铋化锂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可以看作是由铋原子构成的面心立方晶体,锂原子填充在其中的四面体和八面体空隙处。设晶胞参数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的坐标为(0,0,0),C的坐标为(1,1,0),则B的坐标为
B.与Li原子距离最近的Bi原子有6个
C.铋原子的半径为a pm
D.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g·cm-3
第10周答案与解析
1.A
2.A 解析:通常人们习惯采用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但并非所有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A选项错误;将一个个晶胞及其中包含的微粒上、下、前、后、左、右无隙并置,就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因此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晶胞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与晶体中的相等,晶胞的密度与晶体的密度相同,B、C、D选项正确。
3.B 解析:晶胞中X位于顶角,数目为8×=1;Y位于棱上,数目为12×=3;Z位于内部,数目为1;则化学式为XY3Z。
4.A 解析:根据均摊法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8×+6×=4个Si,8个P,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P2。
5.D 解析:CaC2晶体属于离子晶体,故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大的硬度,A错误;因为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故与Ca2+距离相同且最近的C只有4个(与拉长方向垂直的同一面上),4个C构成的是正方形,B、C均不正确;CaC2晶胞中含有Ca2+的个数为12×+1=4,含有C的个数为8×+6×=4,D正确。
6.D 解析:CO2分子位于晶胞的面心和顶角,所以1个干冰晶胞中有8×+6×=4个CO2分子,A错误;SiO2是共价晶体,不存在分子,B错误;冰是分子晶体,熔、沸点不高,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金刚石是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C错误。
7.C 解析:由图可知,1个NaCl晶胞中含有4个Na+和4个Cl-,不存在NaCl分子,故A错误;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碳碳键,每个碳碳键为2个碳原子共有,则平均每个碳原子形成2个碳碳键,即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之比为1∶2,故B错误;CO2中,1个CO2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等距的分子有12个,故C正确;石墨晶体层内靠共价键相连,层间靠范德华力维系,熔化时要破坏共价键和范德华力,石墨中碳原子为sp2杂化,金刚石中碳原子为sp3杂化,石墨中的共价键键能大于金刚石,故石墨的熔点高于金刚石,故D错误。
8.D 解析: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Cs+半径大于Na+,则熔点:NaCl>CsCl,A错误;NaCl晶胞中,Cl-位于顶角和面心,Na+填充在Cl-构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B错误;Zn2+与S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长度的,晶胞边长为a pm,体对角线长为a pm,则Zn2+与S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 pm,C错误;ZnS中Zn2+的配位数为4,NaCl中Na+的配位数为6,CsCl中Cs+的配位数为8,则阳离子的配位数:ZnS9.B 解析:由晶胞结构可知,位于顶角的铁原子与位于体对角线上镁原子的距离最近,则铁原子的配位数为8,故A错误;a位置原子的分数坐标为(,,),故B正确;由晶胞结构可知,位于顶角的铁原子与镁原子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则铁原子与镁原子间最短距离为b nm,故C错误;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角和面心的铁原子个数为8×+6×=4,位于体内的镁原子个数为8,位于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的氢分子个数为12×+1=4,储氢率为100%时的化学式为FeMg2H2,故D错误。
10.B 解析:根据晶胞结构图,B位于体内,则B的坐标为,故A正确;锂原子填充在其中的四面体和八面体空隙处,与Li原子距离最近的Bi原子有4个,故B错误;设铋原子的半径为r,晶胞可以看作是由铋原子构成的面心立方晶体,晶胞的面对角线为4r,4r=a pm,铋原子的半径为a pm,故C正确;根据“均摊法”,晶胞中Bi原子数为8×+6×=4,Li原子数为12×+1+8=12,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g·cm-3,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