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周 醛 酮
1.下列有关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由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醛的官能团是—COH
C.甲醛和丙醛互为同系物 D.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2O
2.肉桂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肉桂醛,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肉桂醇和肉桂醛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肉桂醇和肉桂醛
C.肉桂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肉桂醛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3.科学研究表明,蜜蜂用来传递警戒信息的外激素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为2-庚酮(CH3COCH2CH2CH2CH2CH3)。下列关于2-庚酮的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庚酮可以由2-庚醇氧化制得
B.2-庚酮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庚醇
C.2-庚酮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新制的 Cu(OH)2 反应
D.2-庚酮不能被催化氧化成有机羧酸
4.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茉莉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茉莉醛与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B.一定条件下,茉莉醛能发生氧化、还原、酯化等反应
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加氢,1 mol茉莉醛最多能消耗3 mol H2
D.理论上,1 mol茉莉醛能从足量银氨溶液中还原出2 mol Ag
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B.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 4 mol NaOH
C.具有相同官能团且醛基在邻位的同分异构体还有4种 D.最多有16个原子共面
6.某草药中有一种色素A,它的结构简式为,用它制成的试剂可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能够跟1 mol A起反应的Br2(水溶液)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3 mol、5 mol B.6 mol、8 mol C.10 mol、8 mol D.6 mol、10 mol
7.下列有关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对甲基苯甲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它含醛基
B.已知甲醛是平面形分子,则苯甲醛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向新制的Cu(OH)2中滴入乙醛溶液并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乙醛量不足
D.实验室配制银氨溶液的方法是向稀氨水中逐滴滴入稀硝酸银溶液至过量
8.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CH2CO+HA。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与下列试剂加成,其加成产物不正确的是( )
A.与HCl加成: B.与CH3COOH加成:
C.与H2O加成: D.与CH3CH2OH加成:
9.某醇和醛的混合物 0.25 mol,能从足量的银氨溶液中还原出81 g银,已知该醇为饱和一元醇,该醛为饱和一元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此混合物中的醛一定不是甲醛 B.此混合物中的醇、醛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C.此混合物中的醇、醛可以是任意比 D.此混合物中的醇、醛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
10.丙酮与甲醛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均能与苯酚发生反应。有机化合物Q具有高阻燃性能,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列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苯酚与双酚A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反应Ⅱ为取代反应
C.苯酚、双酚A、有机化合物Q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反应Ⅰ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11.烷烃A只可能有三种一氯代物B、C和D。C的结构简式是。B和D分别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都只能得到有机化合物E,G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以上反应及B的进一步反应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 。
(2)B转化为F属于 (填反应类型名称,下同),B转化为E的反应属于 。
(3)写出B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F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
1.C解析:甲基跟醛基相连构成的醛是乙醛,不是甲醛,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CH3CHO,甲醛的结构简式为HCHO,故A错误;醛的官能团是—CHO,故B错误;甲醛和丙醛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 CH2 原子团,因此两者互为同系物,故C正确;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故D错误。
2.B解析:两者均含碳碳双键,因此一定条件下两者均可发生加聚反应,A正确;两者均具有还原性,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B错误;肉桂醛中苯环、碳碳双键、醛基均为平面结构,且单键相连,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正确;两者分子式都是C9H8O,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3.C解析:当醇分子中羟基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时,可以被催化氧化为酮,A正确;酮中的羰基可以催化加氢生成醇,B正确;酮分子中的羰基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氧化,C不正确;2-庚酮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催化氧化成羧酸,D正确。
4.D解析:苯甲醛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茉莉醛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故苯甲醛和茉莉醛的结构不同,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茉莉醛分子中含醛基、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发生酯化反应,B错误;在一定条件下,苯环、碳碳双键、醛基均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茉莉醛最多能与5 mol H2加成,C错误;分子中含1个醛基,则1 mol茉莉醛可从足量银氨溶液中还原出2 mol Ag,D正确。
5.C解析: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1 mol题给物质分子中含有2 mol卤素原子,且和苯环直接相连,碱性条件下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酚羟基,具有酸性,则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 4 mol NaOH,故B正确;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两个醛基在邻位,若F原子位于一个醛基的邻位,则该有机化合物有3种结构,若F原子位于一个醛基的间位,则该有机化合物有2种结构,故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还有5种,故C不正确;与苯分子和甲醛分子中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面,所以题给物质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共面,故D正确。
6.D解析:酚羟基的邻位氢原子与Br2发生取代反应消耗4 mol Br2,碳碳双键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 2 mol Br2,能够跟1 mol A起反应的Br2(水溶液)的最大用量是 6 mol;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6 mol H2,碳氧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 2 mol H2,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消耗 2 mol H2,能够跟1 mol A起反应的H2的最大用量是10 mol,故D正确。
7.B解析:对甲基苯甲醛分子中连接在苯环上的甲基(—CH3)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COOH,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它含有醛基,A错误;苯甲醛相当于甲醛上的一个H原子被苯环所取代,因甲醛和苯环均为平面形分子,故苯甲醛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用新制的Cu(OH)2检验醛基必须在碱性条件下,与乙醛的量没有太大关系,C错误;银氨溶液的配制是向稀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D错误。
8.D解析:根据已知信息可知活泼的氢原子与乙烯酮中的CH2原子团结合变为CH3原子团,剩余部分与碳氧双键中的碳原子相连。乙烯酮与HCl加成的产物是CH3COCl,A正确;乙烯酮与CH3COOH加成的产物是CH3COOCOCH3,B正确;乙烯酮与H2O加成的产物是CH3COOH,C正确;乙烯酮与CH3CH2OH加成的产物是CH3COOCH2CH3,D不正确。
9.D解析:81 g银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假定不是甲醛,则由关系式
R—CHO~2Ag可知,产生 0.75 mol Ag需醛的物质的量为 0.75 mol×
=0.375 mol>0.25 mol,说明假设不成立,该醛一定为甲醛。由HCHO~4Ag可知,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0.187 5 mol,故醇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0.187 5 mol=0.062 5 mol,故混合物中的醇与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62 5 mol∶0.187 5 mol=1∶3。
10.D解析:由Q的结构简式可逆推双酚A为,苯酚和双酚A中均含酚羟基,具有弱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A正确;反应Ⅱ为双酚A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Q和HBr,则N为HBr,B正确;苯酚、双酚A、有机化合物Q均含酚羟基,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正确;反应Ⅰ还有副产物H2O生成,不是加成反应,其原子利用率不是100%,D错误。
11.解析:烷烃A只可能有三种一氯代物B、C和D,C的结构简式是(CH3)2C(CH2CH3)CH2Cl,则A为(CH3)3CCH2CH3,B和D分别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都只能得到有机化合物E,故E为(CH3)3CCHCH2,B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为醇,F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G,G能与银氨溶液反应,G含有醛基(—CHO),故B为(CH3)3CCH2CH2Cl,F为
(CH3)3CCH2CH2OH,G为(CH3)3CCH2CHO,H为(CH3)3CCH2COOH,D为(CH3)3CCHClC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H3。
(2)B为(CH3)3CCH2CH2Cl,B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F为(CH3)3CCH2CH2OH,故B转化为F属于取代反应;B转化为E是(CH3)3CCH2CH2Cl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CH3)3CCHCH2,故B转化为E属于消去反应。
(3)B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F为(CH3)3CCH2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3CCH2CH2Cl+NaOH(CH3)3CCH2CH2OH+NaCl。
(4)F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3CCH2CH2OH+O22(CH3)3CCH2CHO+2H2O。
(5)D为(CH3)3CCHClCH3,D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E为 (CH3)3CCHC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3CCHClCH3+NaOH
(CH3)3CCHCH2+NaCl+H2O。
答案:(1)(CH3)3CCH2CH3
(2)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3)(CH3)3CCH2CH2Cl+NaOH(CH3)3CCH2CH2OH+NaCl
(4)2(CH3)3CCH2CH2OH+O2 2(CH3)3CCH2CHO+2H2O
(5)(CH3)3CCHClCH3+NaOH(CH3)3CCHCH2+NaCl+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