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8 17: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本单元我们将化身自然研究员,跟随古今中外的作家、诗人。学习他们敏锐观察自然,精美记录世界的本领。我们的任务是:破译观察密码,记录万物之美。
今天,我们将跟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同回到那个江畔的傍晚与月夜,探寻他观察的奥秘,并学习如何用多种方法呈现我们的观察发现。
猜字入题,理解诗题
任务一
猜一猜
暮江吟
思考: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诗画互译,解密诗意
任务二
活动一:诵读古诗,想象画面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读流利
读出节奏
想象画面
读准确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
江水
露珠
月亮
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
一道残阳铺水中,
“铺”字妙在哪里?能否换成“射”或“照”字?
诗人用一个“铺”字,说明太阳很低,光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更符合傍晚时太阳光洒满江面的情景。也突出了阳光柔和的特点。
用词精准
江水之所以呈现出一半红一半绿的神奇景象,是什么原因呢?
半江瑟瑟半江红。
青绿色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流动的江水相当于很多小的平面镜,每个小的平面镜都可以反射一个残阳的映像,这很多个像混在一块,就呈现出半江红的映像。而那些未经残阳反射的江面则呈现出江水本身的青绿色,所以最终呈现出半江青绿半江红的美景。
科学小贴士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半江青绿半江红”呢?
“瑟瑟”字面上给人以寒意,符合九月江边气候的特点;风吹起时,暮江微波粼粼,“瑟瑟”给人自然灵动之感;读起来,“瑟瑟”也更加有诗的节奏美。
细致观察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只是欣赏了一小会儿吗?
露水一年四季都会有,在秋季最为常见。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每到深夜,地面有大量的热量散失,当温度持续降低,近地面空气中部分水蒸气就会液化,以小水珠的形式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些小水珠就是露水。
科学小贴士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露珠比作珍珠
新月比作弯弓
持续观察
情系诗心,体悟心境
任务三
一切景语皆情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以致用,传承迁移
任务四
白居易
残阳、江水、露珠、月亮
铺、瑟瑟、红、真珠、弓
黄昏到夜晚
用词精准
细致观察
持续观察
喜爱
活动一:根据所学,和同桌说一说诗人的自然观察单。
课后活动:
选择观察对象,设计、填写自然观察单,运用秘诀,做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