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波的反射和折射 同步练习 (含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波的反射和折射 同步练习 (含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30 18: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波的反射和折射
同步练习
【课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波是球面波
B.声波是球面波
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等于两波速比
B.入射波的波长小于折射波的波长
C.入射波的波长大于折射波的波长
D.入射波的波长等于反射波的波长
3.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4.“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
500
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
8
s,试计算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课后巩固】
5.关于对惠更斯原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波面上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B.同一振源的不同波面上的质点的振动情况可能相同
C.球面波的波面是以波源为中心的一个个球面
D.无论怎样的波,波线始终和波面垂直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波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入射角
B.入射波线与界面的夹角为入射角
C.反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D.入射角跟折射角相等
7.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
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
s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
m/s,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A.170
m
B.340
m
C.425
m
D.680
m
8.如图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为,波在介质Ⅱ中的波速为,则为(

A.1∶
B.∶1
C.
D.
9.利用从海底反射的回声测量海水的深度,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
500
m/s,要使回声测深器在测量大于30
m深度时,误差不超过5%,则在测定信号发出及返回的时刻时,精确度至少应达到(

A.0.01
s
B.0.05
s
C.0.001
s
D.0.005
s
10.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5
cm,速度为340
m/s,当折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为80
cm,求:
(1)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频率;
(2)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1.水波的速度跟水的深度有关,其关系为式中h为水的深度,g为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是一池塘的剖面图,A、B两部分水深不同,图乙是从上往下俯视看到的从P处向外传播的水波波形(弧形实线代表波峰),深水区B水波波长是浅水区A水波波长的两倍,若已知A处水深20
cm,那么B处水深是多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正确,C、D错误.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不正确.
2.【解析】选D.由于一定介质中的波速是一定的,两波速比是一个只与两种介质的性质有关,而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的常数,A错.介质不确定时,入射波和折射波的波长大小关系无法确定.B、C错.
3.【解析】选D.波1、2都在介质a中传播,故1、2的频率、波速、波长均相等,A、B错.波1、3是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同,但波源没变,因而频率相等,由得波长不同,故C错,D对.
4.【解析】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海水深度为传播距离的一半,即h==6×m.
答案:6×m
5.【解析】选A、C、D.按照惠更斯原理:波面是由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点构成的面,而不同波面上质点的相位不同,故A对B错.由波面和波线的概念,不难判定C、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C、D.
6.【解析】选A、C.
由折射定律知入射波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入射角,则A正确,B错误;
反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C正确;,则D错误.
7.【解析】选C.右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时间为,左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为.山谷的宽度为
故C正确.
8.【解析】选C.根据题图可知入射角i=60°,折射角γ=45°,由波的折射定律,得.故C对.
9.【解析】选C.设声波在海水中往返一次的时间为Δt,则海水深度为.现要测量大于30
m深度时,误差不超过5%,则时间的测量值Δt的误差应小于.故在测定信号发出及返回的时刻时,精确度至少应达到0.001
s.C项正确.
【变式备选】某人想听到自己发出声音的回声,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那么他至少要离障碍物多远
【解析】区别人发出的声音与回声至少需要0.1
s的时间.设障碍物至少和人相距s,则有2s=vt,
得.
答案:17
m
10.【解析】(1)声波由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由v=λf得.
(2)因频率不变,有
得:.
答案:(1)1
360
Hz
(2)1
088
m/s
【总结提升】波的反射和折射问题中的规律
在讨论波的反射、折射中频率、波速和波长时,要抓住以下几点:
(1)频率是由振源决定的,介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因此不论是反射还是折射,波的频率是不改变的.
(2)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波反射时是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因此波速不变,波折射时是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因此波速改变.
(3)波长是由频率和波速共同决定的,即在波的反射中,由于波的频率和波速均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波长不改变;在波的折射中,当进入新的介质中波速增大时,由可知波长变大.
11.【解题指南】紧紧抓住水波由浅水区进入深水区时频率不变的特点进行解题.
【解析】设浅水区、深水区中的波速分别为vA、vB,水波由浅水区进入深水区,频率f不变,据v=λf,可知,即,hB=4hA=4×20
cm=80
cm=
0.8
m.
答案:0.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