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08 20:26:25

文档简介

一、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主要表现为:获得数学概念和规则,提出数学命题和模型,形成数学方法和思想,认识数学结构与体系.在本章中,主要表现在集合概念的理解及应用中.
培优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1)设集合A={1,2,4},集合B={x|x=a+b,a∈A,b∈A},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是(  )
A.4  B.5
C.6  D.7
(2)已知集合M={a,|a|,a-2}.若2∈M,则实数a的值为(  )
A.-2  B.±2
C.2或4  D.±2或4
尝试解答
二、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表现为: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在本章中,主要表现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中.
培优二 集合的运算
【例2】 (1)(2022·新高考Ⅱ卷1题)已知集合A={-1,1,2,4},B={x||x-1|≤1},则A∩B=(  )
A.{-1,2}   B.{1,2}
C.{1,4}   D.{-1,4}
(2)(2022·北京高考1题)已知全集U={x|-3<x<3},集合A={x|-2<x≤1},则 UA=(  )
A.(-2,1]   B.(-3,-2)∪[1,3)
C.[-2,1)   D.(-3,-2]∪(1,3)
尝试解答
培优三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3】 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
(1)-1<x2+2x-1≤2;
(2)m2x2+2mx-3<0.
尝试解答
三、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表现为:掌握推理基本形式和规则,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探索和表述论证过程,理解命题体系,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本章主要表现在集合的基本关系、充要条件及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中.
培优四 集合间的关系
【例4】 (1)已知集合A={0,1},B={x|x A},则下列关于集合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 B  B.A B
C.B A  D.A∈B
(2)已知集合A={x|0<x<4},B={x|x<a},若A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0<a<4}  B.{a|-8<a<4}
C.{a|a≥4}  D.{a|a>4}
尝试解答
培优五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5】 (1)设集合M={x|x>2},P={x|x<3},那么“x∈M或x∈P”是“x∈(M∩P)”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a∈R,则“a>6”是“a2>36”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尝试解答
培优六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例6】 (1)命题:“ x>1,2x+1>5”的否定为(  )
A. x>1,2x+1<5  B. x<1,2x+1<5
C. x>1,2x+1≤5  D. x<1,2x+1≤5
(2)命题p: x∈R,x+2≤0,则命题p的否定是(  )
A. x∈R,x+2>0  B. x∈R,x+2≤0
C. x∈R,x+2≥0  D. x∈R,x+2>0
尝试解答
培优七 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例7】 已知a+b<0,且a>0,则(  )
A.a2<-ab<b2  B.b2<-ab<a2
C.a2<b2<-ab  D.-ab<b2<a2
尝试解答
培优八 不等式的证明
【例8】 已知x>0,y>0,z>0,求证:·≥8.
尝试解答
培优九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例9】 (1)(2021·天津高考13题)若a>0,b>0,则++b的最小值为    ;
(2)已知a∈R,b>0,且(a+b)b=1,则a+的最小值是    .
尝试解答
四、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主要表现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本章主要表现在集合、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中.
培优十 集合的应用
【例10】 现有100名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其中75人带有感冒药,80人带有胃药,那么对既带感冒药又带胃药的人数统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人数是55  B.最少人数是55
C.最少人数是75  D.最多人数是80
尝试解答
培优十一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11】 为了保护环境,某工厂在政府部门的鼓励下进行技术改进: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某种化工产品,经测算,处理成本y(单位:万元)与处理量x(单位:吨)之间满足y=x2-40x+1 600,其中30≤x≤50.已知每处理1吨的二氧化碳可获得价值20万元的某种化工产品.
(1)判断该技术改进能否获利.如果能获利,求出最大利润;如果不能获利,则政府至少需要补贴多少万元该工厂才不会亏损?
(2)当处理量为多少吨时,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少?
尝试解答
章末复习与总结
【例1】 (1)C (2)A 解析:(1)∵a∈A,b∈A,x=a+b,∴x=2,3,4,5,6,8,∴B中有6个元素,故选C.
(2)由2∈M得a=2或|a|=2或a-2=2,解得a=±2或4,又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经检验得a=-2.故选A.
【例2】 (1)B (2)D 解析:(1)法一 由|x-1|≤1,得-1≤x-1≤1,解得0≤x≤2,所以B={x|0≤x≤2},所以A∩B={1,2},故选B.
法二 因为4 B,所以4 A∩B,故排除C、D;又-1 B,所以-1 A∩B,故排除A.故选B.
(2)因为全集U=(-3,3),A=(-2,1],所以 UA=(-3,-2]∪(1,3),故选D.
【例3】 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

由①得x(x+2)>0,所以x<-2或x>0.
由②得(x+3)(x-1)≤0,
所以-3≤x≤1.
将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
求其交集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3≤x<-2或0<x≤1}.
(2)当m=0时,-3<0恒成立,解集为R.
当m≠0时,二次项系数m2>0,Δ=16m2>0,不等式化为(mx+3)(mx-1)<0.
当m>0时,解集为;
当m<0时,解集为.
【例4】 (1)D (2)C 解析:(1)因为x A,所以B={ ,{0},{1},{0,1}},则集合A={0,1}是集合B中的元素,所以A∈B.
(2)在数轴上标出A,B两集合如图所示,结合数轴知,若A B,则a≥4.
【例5】 (1)B (2)A 解析:(1)由x∈M或x∈P可得x∈(M∪P),而(M∩P) (M∪P),所以“x∈M或x∈P”是“x∈(M∩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2)a2>36等价于|a|>6 a>6或a<-6,故a>6 |a|>6,即a2>36,但|a|>6 / a>6,因此“a>6”是“a2>36”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6】 (1)C (2)D 解析:(1)由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得“ x>1,2x+1>5”的否定为: x>1,2x+1≤5.故选C.
(2)因为命题p: x∈R,x+2≤0是存在量词命题,所以其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即 x∈R,x+2>0,故选D.
【例7】 A 法一 令a=1,b=-2,则a2=1,-ab=2,b2=4,从而a2<-ab<b2,故选A.
法二 由a+b<0,且a>0可得b<0,且a<-b,因为a2-(-ab)=a(a+b)<0,所以0<a2<-ab,又0<a<-b,所以0<-ab<(-b)2,所以0<a2<-ab<b2,故选A.
【例8】 证明:∵x>0,y>0,z>0,
∴+≥>0,+≥>0,+≥>0,
当且仅当x=y=z时,以上三个不等式等号同时成立.
∴≥=8.当且仅当x=y=z时等号成立.
【例9】 (1)2 (2)2 解析:(1)法一  ∵≥,
∴++b=+++≥4=2,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a=b=时++b取得最小值.
法二 ∵a>0,b>0,∴++b≥2+b=+b≥2=2.当且仅当=和=b同时成立,即a=b=时等号成立.
(2)法一 ∵b>0,且(a+b)b=1,∴a=-b,∴a+=-b+=-b+2b=+b≥2=2,当且仅当=b,即b=1时等号成立,故a+的最小值为2.
法二 ∵(a+b)b=1,∴a+=a+2b=(a+b)+b≥2=2,当且仅当a=0,b=1时等号成立.
【例10】 B 设100名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组成全集I,其中带感冒药的人组成集合A,带胃药的人组成集合B.设所携带药品既非感冒药又非胃药的人数为x,则0≤x≤20.设以上两种药都带的人数为y.作出Venn图,由图可知,x+card(A)+card(B)-y=100.∴x+75+80-y=100,∴y=55+x.∵0≤x≤20,∴55≤y≤75,故最少人数是55.
【例11】 解:(1)该技术改进不能获利.
当30≤x≤50时,设该工厂获利S万元,
则S=20x-(x2-40x+1 600)=-(x-30)2-700,
所以当30≤x≤50时,S的最大值为-700,-700<0,
因此该工厂不会获利,政府至少需要补贴700万元该工厂才不会亏损.
(2)由题意,知二氧化碳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P==x+-40,
因为当30≤x≤50时,P=x+-40≥2-40=40,当且仅当x=,即x=40时等号成立,所以当处理量为40吨时,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少.
3 / 3(共30张PPT)
章末复习与总结
一、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
对象的素养.主要表现为:获得数学概念和规则,提出数学命题和模
型,形成数学方法和思想,认识数学结构与体系.在本章中,主要表
现在集合概念的理解及应用中.
培优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1)设集合 A ={1,2,4},集合 B ={ x | x = a + b , a
∈ A , b ∈ A },则集合 B 中元素的个数是( C )
A. 4 B. 5 C. 6 D. 7
解析:∵ a ∈ A , b ∈ A , x = a + b ,∴ x =2,3,4,5,6,8,∴ B
中有6个元素,故选C.
C
(2)已知集合 M ={ a ,| a |, a -2}.若2∈ M ,则实数 a 的值为
( A )
A. -2 B. ±2 C. 2或4 D. ±2或4
A
解析:由2∈ M 得 a =2或| a |=2或 a -2=2,解得 a =±2或
4,又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经检验得 a =-2.故选A.
二、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
问题的素养,主要表现为: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
思路,求得运算结果.在本章中,主要表现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中.
培优二 集合的运算
【例2】 (1)(2022·新高考Ⅱ卷1题)已知集合 A ={-1,1,2,
4}, B ={ x || x -1|≤1},则 A ∩ B =( B )
A. {-1,2} B. {1,2}
C. {1,4} D. {-1,4}
解析:法一 由| x -1|≤1,得-1≤ x -1≤1,解得0≤ x ≤2,所
以 B ={ x |0≤ x ≤2},所以 A ∩ B ={1,2},故选B.
B
法二 因为4 B ,所以4 A ∩ B ,故排除C、D;又-1 B ,所以-1
A ∩ B ,故排除A. 故选B.
(2)(2022·北京高考1题)已知全集 U ={ x |-3< x <3},集合 A
={ x |-2< x ≤1},则 UA =( D )
A. (-2,1] B. (-3,-2)∪[1,3)
C. [-2,1) D. (-3,-2]∪(1,3)
解析:因为全集 U =(-3,3), A =(-2,1],所以 UA =
(-3,-2]∪(1,3),故选D.
D
培优三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3】 解下列关于 x 的不等式:
(1)-1< x2+2 x -1≤2;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由①得 x ( x +2)>0,所以 x <-2或 x >0.
由②得( x +3)( x -1)≤0,所以-3≤ x ≤1.
将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
求其交集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3≤ x
<-2或0< x ≤1}.
(2) m2 x2+2 mx -3<0.
解:当 m =0时,-3<0恒成立,解集为R.
当 m ≠0时,二次项系数 m2>0,Δ=16 m2>0,不等式化为( mx
+3)( mx -1)<0.
当 m >0时,解集为 ;
当 m <0时,解集为 .
三、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
素养,主要表现为:掌握推理基本形式和规则,发现问题和提出问
题,探索和表述论证过程,理解命题体系,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本
章主要表现在集合的基本关系、充要条件及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
命题、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中.
培优四 集合间的关系
【例4】 (1)已知集合 A ={0,1}, B ={ x | x A },则下列关于
集合 A 与 B 的关系正确的是( D )
A. A B B. A B C. B A D. A ∈ B
解析:因为 x A ,所以 B ={ ,{0},{1},{0,1}},则集合 A =
{0,1}是集合 B 中的元素,所以 A ∈ B .
D
(2)已知集合 A ={ x |0< x <4}, B ={ x | x < a },若 A B ,则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C )
A. { a |0< a <4} B. { a |-8< a <4}
C. { a | a ≥4} D. { a | a >4}
C
解析:在数轴上标出 A , B 两集合如图所
示,结合数轴知,若 A B ,则 a ≥4.
培优五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5】 (1)设集合 M ={ x | x >2}, P ={ x | x <3},那么“ x
∈ M 或 x ∈ P ”是“ x ∈( M ∩ P )”的( B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
解析:由 x ∈ M 或 x ∈ P 可得 x ∈( M ∪ P ),而( M ∩ P ) ( M ∪
P ),所以“ x ∈ M 或 x ∈ P ”是“ x ∈( M ∩ P )”的必要不充分条
件.故选B.
(2)已知 a ∈R,则“ a >6”是“ a2>36”的( A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a2>36等价于| a |>6 a >6或 a <-6,故 a >6 |
a |>6,即 a2>36,但| a |>6 / a >6,因此“ a >6”是
“ a2>36”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
培优六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例6】 (1)命题:“ x >1,2 x +1>5”的否定为( C )
A. x >1,2 x +1<5 B. x <1,2 x +1<5
C. x >1,2 x +1≤5 D. x <1,2 x +1≤5
解析:由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得“ x >1,2 x +1>
5”的否定为: x >1,2 x +1≤5.故选C.
C
(2)命题 p : x ∈R, x +2≤0,则命题 p 的否定是( D )
A. x ∈R, x +2>0 B. x ∈R, x +2≤0
C. x ∈R, x +2≥0 D. x ∈R, x +2>0
D
解析:因为命题 p : x ∈R, x +2≤0是存在量词命题,所以其
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即 x ∈R, x +2>0,故选D.
培优七 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例7】 已知 a + b <0,且 a >0,则(  )
A. a2<- ab < b2 B. b2<- ab < a2
C. a2< b2<- ab D. - ab < b2< a2
解析: 法一 令 a =1, b =-2,则 a2=1,- ab =2, b2=4,从
而 a2<- ab < b2,故选A.
法二 由 a + b <0,且 a >0可得 b <0,且 a <- b ,因为 a2-(-
ab )= a ( a + b )<0,所以0< a2<- ab ,又0< a <- b ,所以0<
- ab <(- b )2,所以0< a2<- ab < b2,故选A.
培优八 不等式的证明
【例8】 已知 x >0, y >0, z >0,求证: ·
≥8.
证明:∵ x >0, y >0, z >0,
∴ + ≥ >0, + ≥ >0, + ≥ >0,
当且仅当 x = y = z 时,以上三个不等式等号同时成立.
∴ ≥ =8.当且仅当 x = y = z 时等
号成立.
培优九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例9】 (1)(2021·天津高考13题)若 a >0, b >0,则 + + b
的最小值为 ;
解析:法一 ∵ ≥ ,
∴ + + b = + + + ≥4 =2 ,当且仅当 =
= = 时等号成立,即 a = b = 时 + + b 取得最小值.
2  
法二 ∵ a >0, b >0,∴ + + b ≥2 + b = + b ≥2
=2 .当且仅当 = 和 = b 同时成立,即 a = b = 时等
号成立.
解析:法一 ∵ b >0,且( a + b ) b =1,∴ a = - b ,∴ a
+ = - b + = - b +2 b = + b ≥2 =2,当
且仅当 = b ,即 b =1时等号成立,故 a + 的最小值为2.
(2)已知 a ∈R, b >0,且( a + b ) b =1,则 a + 的最小值
是 .
2 
法二 ∵( a + b ) b =1,∴ a + = a +2 b =( a + b )+ b ≥2
=2,当且仅当 a =0, b =1时等号成立.
四、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
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主要表现在:发现和提出问题,
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本章主要表
现在集合、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中.
培优十 集合的应用
【例10】 现有100名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其中75人带有感冒
药,80人带有胃药,那么对既带感冒药又带胃药的人数统计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多人数是55 B. 最少人数是55
C. 最少人数是75 D. 最多人数是80
解析: 设100名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组成全集 I ,其中带感冒药
的人组成集合 A ,带胃药的人组成集合 B . 设所携带药品既非感冒药
又非胃药的人数为 x ,则0≤ x ≤20.设以上两种药都带的人数为 y .作
出Venn图,由图可知, x +card( A )+card( B )- y =100.∴ x +
75+80- y =100,∴ y =55+ x .∵0≤ x ≤20,∴55≤ y ≤75,故最少
人数是55.
培优十一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11】 为了保护环境,某工厂在政府部门的鼓励下进行技术改
进: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某种化工产品,经测算,处理成本 y (单位:
万元)与处理量 x (单位:吨)之间满足 y = x2-40 x +1 600,其中
30≤ x ≤50.已知每处理1吨的二氧化碳可获得价值20万元的某种化工
产品.
(1)判断该技术改进能否获利.如果能获利,求出最大利润;如果不
能获利,则政府至少需要补贴多少万元该工
厂才不会亏损?
解:该技术改进不能获利.
当30≤ x ≤50时,设该工厂获利 S 万元,
则 S =20 x -( x2-40 x +1 600)=-( x -30)2-700,
所以当30≤ x ≤50时, S 的最大值为-700,-700<0,
因此该工厂不会获利,政府至少需要补贴700万元该工厂才不会
亏损.
(2)当处理量为多少吨时,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少?
解:由题意,知二氧化碳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 P = = x +
-40,
因为当30≤ x ≤50时, P = x + -40≥2 -40=40,
当且仅当 x = ,即 x =40时等号成立,所以当处理量为40吨
时,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少.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