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可游可居——中国园林艺术
精心经营
欣赏视频,走进“园林之母”拙政园
位于苏州市的拙政园,空间布局明朗,层次分明,富有自然意趣,除可供人居住之外,还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趣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设计常从山水画中汲取灵感,故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往往与画境相通。
你知道设计师是如何设计拙政园,使其
“可居、可观、可游”的吗
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精心经营》
了解拙政园的修筑史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 年),由御史王献臣弃官后聘画家文徵明设计,取 “拙者之为政” 意命名,为明代江南园林代表作。
明末园主更迭,清初曾为海宁陈氏私宅,后遭兵燹损毁。清乾隆年间,蒋棨购得重建,名 “复园”;嘉庆时查世倓扩建,增设亭台;道光年间吴璥再修,格局渐定。
清末至民国,园宇渐趋荒芜,部分区域被分割占用。1949 年后,政府多次修缮,整合分散区域,恢复经典景观。1997 年,拙政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为苏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园林,延续着明清园林的艺术精髓。
来看看最早拙政园的样子——《拙政园三十一景图》
500多年前,文徵明受好友王献臣委托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但并非绘制了传统意义上的“施工设计稿”,而是以诗画形式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呈现,文征明晚年81岁时,从三十一景中选择了十二景重绘成册页,目前仅存八幅诗图。
小沧浪
钓
玉泉
槐幄
芭蕉槛
来禽囿
湘筠坞
繁香坞
来看看最早拙政园的样子——《拙政园三十一景图》
跨越时空的“对话”
拙政园历经百年变迁还是保留部分最早期的模样
苏州园林的建筑,从整体视角审视,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方面堪称典范。古人秉持 “因地制宜” 的理念,不拘泥于规整对称的传统布局范式,而是依据园林的地形地貌特征,灵活布局。布局错落有致,毫无刻板之感,充分展现出灵动多变的空间美感。
因地制宜的理念
将书上实景照片或手绘图缩印,贴到拙政园平面图相应位置,并标记手绘图作者的游览路线。
任务壹
中部拙政园与西部补园手绘图(局部)
倚虹亭
海棠春坞
绣倚亭
枇杷园
远香堂
小飞虹
倚玉轩
香洲
澂chéng观楼
浮翠阁
笠亭
与谁同坐轩
卅六鸳鸯馆
十八曼陀罗花馆
远香堂
远香堂
远香堂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具有明代风格,落地玻璃长窗,可欣赏四面的美景,是夏日欣赏荷花的佳处。
小飞虹
小飞虹
小飞虹是拙政园中部小沧浪水院的廊桥,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罕见的廊桥杰作。
香洲
香洲是拙政园中部的仿船形建筑,为“舫”式结构,名字源于屈原“芳洲”典故。
香洲
浮翠阁
浮翠阁是拙政园西部土山上的双层楼阁,因似浮于翠绿浓荫之上而得名,是全园制高点。
浮翠阁
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是拙政园西部的扇形亭,依水而筑,因苏轼词句得名,门窗等皆为扇形。
与谁同坐轩
查阅资料,了解拙政园中不同建筑种类,说一说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任务贰
园林建筑类型很多,亭、台、楼、阁、堂、轩、榭、廊、舫等,形态各异。园林布局常以厅堂作为全园主体建筑、活动中心,面对厅堂设置山池花木等。厅堂周围和山地或缀以亭榭台阁,或环以庭院和其他小景区,用蹊径和回廊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亭
特点:四面开敞,没有围墙,顶部有六角、八角等形状,供人休息、观景。
代表建筑:醉翁亭、陶然亭。
台
特点:高出地面而建的露天建筑,通常为方形,用于观景或举行仪式。
代表建筑:熙春台、泺上台。
楼
特点:两层以上的建筑,一般有一面或两面窗户,可居住、观景、藏书等。
代表建筑:岳阳楼、黄鹤楼。
阁
特点:四面都有窗户,且设有门,与楼相似,但更加轻巧和精致。
代表建筑:蓬莱阁、滕王阁。
榭
特点:依水而建的观景平台,与亭相似,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
代表建筑:芙蓉榭、藕香榭
廊
特点:有屋顶和支柱的长条形建筑,一般作为园林中的游览路线和观景通道。
代表建筑:回廊、香山爬山廊。
轩
特点:有窗的长廊或小屋,与亭相似,多建于高敞或临水之处。
代表建筑:听雨轩、与谁独坐轩
舫
特点:建在水边的船形建筑,又称为“不系舟”,供登高远眺。
代表建筑:清晏舫、湖石舫
小结
有人说“居远香堂,四季美景尽收眼底”,请结合它四周的建筑景色,讨论这一说法的依据。
任务叁
想一想,居住在远香堂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哪些美景?
春
夏
秋
冬
视频感受拙政园的四季轮回
在平面图上画出你认为最佳的观赏路线,说一说你的理由。
任务肆
设计一个观光路线吧
入口→兰雪堂→听雨轩→玲珑馆→海棠春坞→远香堂→小飞虹→玉兰堂→宜两亭→卅六鸳鸯馆→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与谁同坐轩→倒影楼→荷风四面亭→见山楼→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梧竹幽居→秫香馆→天泉亭→东出口
这条路线串联园内很具代表性的建筑与景观,包括远香堂的主厅气韵、小飞虹的廊桥意境和卅六鸳鸯馆的精巧构造。重点感受移步换景的造园手法,以及江南文人雅士的生活意趣。
路线时间:2-3小时
路线攻略
方案参考
推荐理由
游览当地的园林或公园,观察、分析其布局特点,找出最佳游览路线。
作业
课堂小结
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既是传统造园技艺的集大成者,更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理念的极致演绎。今天我们以拙政园为例,围绕其空间布局展开学习。我们了解了拙政园 “可居、可观、可游” 的特点,明确园林建筑位置由功能、造景等因素决定,认识了亭、台、楼、阁等建筑的功能与形态。通过标记游览路线、讨论远香堂观景价值,大家深化了对园林布局艺术的理解,还知晓了 “与谁同坐轩” 的文化典故。希望大家能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观察当地园林,感受传统园林的文化魅力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