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3.3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同步训练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3.3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同步训练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30 22:2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3.3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同步练习
1.下面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烤箱的红光就是红外线
B.红外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衍射
C.高温物体辐射红外线,低温物体不辐射红外线
D.红外线比可见光更容易引起固体物质分子共振
解析:选D.红外线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比红外线的波长长,因此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衍射;一切物体,包括高温物体和低温物全都在辐射红外线,只是物体温度越高,它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红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更接近固体物质分子的频率,也就更容易使分子发生共振,因而红外线热作用显著.
2.关于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射紫外线可增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人们尽可能多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
B.一切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
C.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常被用来防伪
D.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是因为其有热效应
解析:选C.由于紫外线有显著的生理作用,杀菌能力较强,在医疗上有其应用,但是过多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来说也是有害的,所以A、D不正确;并不是所有的高温物体都含有紫外线,所以B不正确;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可以来防伪,故C正确.
3.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可采用的做法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D.减少线圈的匝数
解析:选B.由λ=c/f知,要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必须减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f,由f=可知,要减小f,就必须增大电容器的电容C或电感L,由C=可判断B操作满足要求.
4.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
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
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
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
解析:选B.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A错;衍射是一切波所特有的现象,B对;电磁波是横波,横波能发生偏振现象,C错;所有波都能传递信息,D错.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射电磁波要使用振荡器、调谐器和天线
B.接收电磁波要使用天线、调制器、检波器和喇叭
C.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解析:选D.电磁波发射时要把各种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这个过程叫做调制而不是调谐,调谐的通俗讲法就是选台,它只能发生在接收过程,A、B错误;电磁波中既可含有音频信号也可含有视频信号,它既能传播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像信号,C错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D正确.
6.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
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的哪个区域(  )
A.可见光
B.γ射线
C.无线电波
D.紫外线
解析:选C.一种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与其波长差不多或比其波长还要小.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波长大约是10-2
m~104
m,红外线波长大约是10-3
m~10-2
m,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的波长更短,所以只有无线电波才符合条件.
7.雷达是用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现代化定位系统,海豚也具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能在黑暗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化的无线电系统.
(1)海豚的定位是利用了自身发射的________.
A.电磁波
B.红外线
C.次声波
D.超声波
(2)雷达的定位是利用自身发射的________.
A.电磁波
B.红外线
C.次声波
D.超声波
解析:(1)海豚能发射超声波,它是一种频率高于2×104
Hz的声波,它的波长非常短,因而能定向发射,而且在水中传播时因能量损失小,要比无线电波和光波传得远,海豚就是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在黑暗的水中准确确定远处的小鱼位置而猛冲过去吞食,选D.(2)雷达是一个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系统,因而是靠发射电磁波来定位的,选A.
答案:(1)D (2)A
8.某一战斗机正以一定的速度朝雷达的正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已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某时刻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3-2-2甲所示,t=173
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的波形如图乙所示,雷达监视相邻刻度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3×108
m/s,则该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多少?
图3-2-2
解析:由题意知荧光屏相邻刻度间的时间间隔t0=10-4
s,甲图发射波和接收波的时间间隔是t1=4×10-4
s,乙图时间间隔t2=1×10-4
s,所以第一次飞机位置距雷达的距离为s1=3.0×108×
m=6.0×104
m,第二次飞机在雷达正上方,所以飞机高度h=3.0×108×
m=1.5×104
m,所以173
s后飞机飞行的距离为s=
m≈5.8×104
m.
所以v==
m/s≈335
m/s.
答案:33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