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3.3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同步训练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3.3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同步训练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30 22: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3.3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同步练习
1.关于电视信号的发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直接通过天线向外发射
B.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必须“加”在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才能向外发射
C.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是同步向外发射的
D.电视台发射的是带有信号的高频电磁波
解析:选A.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必须经过调制才能向外发射,即加在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电视台发射带有声音信号、图像信号的高频电磁波.故B、C、D项的说法正确,应选A项.
2.下列各组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A.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
C.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
D.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
解析:选B.在电磁波谱中,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排列顺序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由此可判定B正确.
3.教室中日光灯顶部的启动器中充有氖气,日光灯启动时启动器会发出红光,这是由于氖气原子的(  )
A.自由电子做周期性的运动
B.外层电子受到激发
C.内层电子受到激发
D.原子核受到激发
解析:选B.因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都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4.关于雷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所用无线电波的波长比短波更长
B.雷达只有连续发射无线电波,才能发现目标
C.雷达的显示屏上可以直接读出障碍物的距离
D.雷达在能见度低的黑夜将无法使用
解析:选C.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微波,A错.雷达的连续发射是为测定运动目标的速度,发现目标只需一束电磁波就可以了,B错.雷达是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来测定目标,故D错.4.北京广播电台发射“中波”段某套节目的讯号、家用微波炉中的微波、VCD机中的激光、人体透视用的X光都是电磁波,它们的频率分别为f1、f2、f3、f4,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f1>f2>f3>f4      
B.f1f4
C.f1D.f1>f2解析:选C.电磁波的频率范围相当宽广,它包括无线电波(长波、调幅广播波带、调频电视波带、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以及比伦琴射线波长还要短的γ射线,按它们的频率从高到低(波长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就可得到电磁波谱.广播电台发射的讯号是无线电波的中波,家用微波炉中的微波,VCD机中的激光即可见光,人体透视用的光即伦琴射线,很容易判断f15.下列各组电磁波,其衍射能力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
B.γ射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C.可见光、红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
D.伦琴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解析:选D.衍射能力由弱到强,则电磁波的波长由短到长,故选项D正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可以传播到无限远处
B.无线电波遇到导体,就可在导体中激起同频率的振荡电流
C.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越接近直线传播
D.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解析:选A.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被吸收一部分,遇到导体,会在导体内产生涡流(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故B的说法对,A的说法错;波长越短,传播方式越接近光的直线传播,移动电话发射或接收的电磁波属于无线电波的高频段,C、D的说法正确.故选A项.
7.下列关于电磁波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伦琴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射到固体上,使固体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B.γ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C.在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
D.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解析:选A.在电磁波中,无线电波是电磁振荡时电子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而伦琴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频率逐渐增大,波长逐渐减小,而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因此紫光比紫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无线电波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A正确.
8.广播电台广播的中波频率是535
Hz到1605
Hz,那么,在收音机中调谐回路的线圈固定时,相对于低频端与相对于高频端的可变电容器的电容之比是________.
解析:电磁波的周期和频率等于激起电磁波的振荡电流的周期和频率.由振荡电流的周期T=2π得频率f=因为f1=535
Hz,f2=1605
Hz,f2=3f1,则有==.
答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