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同步练习 (含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同步练习 (含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31 06: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电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信号的发射、接收过程是:景物→电信号→电磁波→电信号→图像
B.摄像机在1
s内要传递24张画面
C.显像管是将电信号还原成景物像的关键部件
D.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角暂留现象使人们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活动景象
2、收音机的波段刻度盘中刻有kHz、MHz字样,它们分别表示
(
)
A.千赫,兆赫
B.千米,兆米
C.千秒,兆秒
D.千米/秒,兆米/秒
3、下列日常用品中,不是靠接收电磁波工作的是
(
)
A.电视机
B.电冰箱
C.手机
D.收音机
4、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载在电磁波上发射到远方,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
)
A.调谐
B.放大
C.调制
D.检波
5、我们在选择收音机的电台时,常要旋动收音机上的某个旋钮,这实际上是调节
(
)
A.电流
B.波长
C.波速
D.频率
6、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仅能发射电磁波
B.手机仅能接收电磁波
C.手机既能够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
D.手机通话时,不需要基站进行中转
7、关于电磁波的调制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做调幅
B.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做调频
C.中、短波段的无线电广播,使用的是调幅方式
D.调幅波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递过程中失真比较小
8、把声音、图像等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称为
,信号的调制方式有调幅信号和
两种方式,其中
信号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性强,因此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目,电视伴音采用这种信号调制方式。
9.某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频率f=72MHz,若接收机的LC调谐电路的线圈电感L=2μH,求:
(1)该电磁波的波长;
(2)要收到该电台的节目,调谐电路中的电容应为多少?
10.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主持人与派到热带地区的记者通过同步通信卫星通话,他们之间每一问每一答总是要迟“半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现有两个手持卫星电话的人通过同步卫星通话,当一人讲完话后,他至少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已知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地球半径为6.4×106m,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
1、B【解析】摄像机在1
s内要传递25张画面.
2、A
3、B
4、C
【解析】把信息载到载波上必须经过调制,把信息加到载波上,然后把电磁波发送出去.故C正确.
5、D
6、C【解析】手机既能传送图像与声音信息又能接收图像与声音信息,故既能发射也能接收电磁波.当手机与基地用户通话时,必须需要基站故A、B、D错误.C正确.
7、D
8、调制;调频;调频
9、(1)4.2m(2)2.4pF
10、
电磁波传播需要一段时间,0.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