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基础卷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C
6.C 7.B 8.B 9.A 10.A
11.A 12.A 13.B 14.C 15.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振动 消失 强 波 空气 向四面八方
27.下压 扩张
28.1600毫升
29.碘酒 蓝
30.收集声音 鼓膜
31.少 低
32.
33.④ ① ② ③ ⑤
34.(1)氧气 二氧化碳
(2)左图:吸气;右图:呼气
(3)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35.(1)①耳廓 ②鼓膜
(2)②
(3)波 水 水槽 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4)A
36.(1)A
(2)C
(3)脂肪 蓝
(4)C
(5)B
(6)
37.(1) C
(2)B
(3)b
(4)B
(5)用不同的力吹奏
(6)A
(7)向下移动棉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使劲敲门
声音弱
拨动粗的琴弦
击打长的钢管
声音高
拨动紧的帮弦
击打装满水的碗
声音低
用助拨动尺子
拨动松的橡皮筋
声音强
声说话
击打小音叉
用力吹奏笛子
《白齿)】
(犬齿)
(门齿)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卷(四年级 科学期中基础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五、排排序。(5分)
33.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消化器官的功能。
①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②把食物变成食糜,消化食物;
③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④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⑤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主要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功能(填序号):( )→( )→( )→( )→( )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六、综合题。(35分)
34.(1) (2)
(3)
35.(1) (2)
(3)
(4)
36.(1) (2) (3) (4) (5)
(6)
37.(1) (2) (3) (4)
(5) (6) (7)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选)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1.[A][B][C]
12.[A][B][C]
13.[A][B][C]
14.[A][B][C]
15.[A][B][C]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C]
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三、填空。(15分,每空1分)
26.
27. 28. 29.
30. 31.
四、连线。(5分)
32.将下列发生物体与对应的声音特点用线连起来。
使劲敲门 声音弱 拨动粗的琴弦
击打长的钢管 声音高 拨动紧的琴弦
击打装满水的碗 声音低 用力拨动尺子
拨动松的橡皮筋 声音强 轻声说话
击打小音叉 用力吹奏笛子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基础卷
卷首语: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探寻过“声音”的由来,也走进过自己的身体,了解了“呼吸与消化”的奥秘。现在,请带上你的知识行囊,来迎接这场有趣的挑战吧!
一、选择大乐园(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师宗壮族在“三月三”节日庆典中有敲击铜鼓的习俗,铜鼓能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是( )。
A.空气振动 B.鼓槌(chuí)敲击 C.鼓面振动
2.小文吃油焖大虾时,会用到( )将肉咀嚼碾碎,以便更顺畅地吞咽。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3.奇奇想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如下图所示,不变的量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改变的量是钢尺下压的高度。振动时声音的变化关系为( )。
A.钢尺下压高度越大,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B.钢尺下压高度越大,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弱
C.钢尺下压的高度,与发出的声音强弱没有关系
4.下列语句中,( )描述的不是声音的强弱。
A.震耳欲聋
B.这首歌的音太高,唱不上去
C.广场舞的音乐太大,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
5.科学课上,老师拿出一碗刚煮好的白米饭,说:"这就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的“盘中餐”。老师在米饭上滴了一滴碘酒,米饭立刻变成了蓝紫色。这是因为米饭中主要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6.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过程,其中气球相当于呼吸系统的( )。
A.鼻 B.气管 C.肺
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不敢高声语”,因为“高声语”会产生较大的音量,此时声带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
A.振动幅度小 B.振动幅度大 C.振动频率快
8.如图所示,先让铃声响起来,再盖上钟罩,抽去罩内空气。这个实验探究的是声音( )。
A.在固体中的传播 B.在空气中的传播 C.在水中的传播
9.呼吸时胸腔有节奏的扩张和收缩,当胸腔扩张时,代表( )。
A.一次吸气 B.一次呼气 C.一次吐气
10.在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中,我们选择柔软透明的塑料管模拟食道,主要是因为( )
A.便于我们观察食物的蠕动 B.食道本身是透明柔软的 C.透明的塑料管更加干净
11.平平了解到,有些听力损失的患者需要安装人工耳蜗来解除世界的“静音模式”。关于耳蜗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B.将听觉信号转化为声音 C.接受并传递听觉信号
12.小文在体育锻炼方面比较懈怠,但是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的肺活量是3750毫升(如图),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小文不止吹了一口气 B.测量时袋子漏气了 C.小文没有尽力呼出所有气体
13.小科早餐吃的“肉包”开启了在身体内的旅行,其中它经过了一条曲曲折折、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这一站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14.关于校园不同方位的学生都能听到上课铃声的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穿过空气到达人耳
B.声音可以从发声处向各个方向传播
C.声音只能在教室里传播
15.小星同学针对合理膳食提出了多种方案,你认为最不合理的是( )。
A.早餐时可以多喝含咖啡因的可乐饮料
B.午餐注意荤素搭配,并适当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
C.晚餐注意定量,以少为好,切不可暴饮暴食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6.老师上课时会大声讲课,实际上是把音高调高。( )
17.小章参加完800米赛跑后,可以摄入维生素、无机盐补充能量。( )
18.钓鱼的时候,有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水里的鱼。( )
19.小明的爷爷喜欢吃过咸的酱菜和肉食,这种饮食习惯是不健康的。( )
20.拍桌子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因桌子很硬,发声它不会振动。( )
21.气管向下会分成左右两支支气管,支气管直接通入肺。( )
22.在演奏古筝的时候,演奏者右手拨动琴弦,左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左手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控制琴弦振动的幅度,改变音高。( )
23.耳鸣一定是病理性的,需要立即就医。( )
24.在肺炎高发时期,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我们应该紧闭门窗。( )
25.研究食物的消化过程时,我们用透明塑料管来模拟食道的工作。( )
三、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15分)
26.敲击小鼓时,鼓面在 ,马上用手按住鼓面,声音会 ;越用力敲击小鼓,发出的声音越 ,小鼓发出的声音以 的形式,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
27.探探和爸爸到郊区爬山,爬上山顶后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这时,她体内的膈处于 (填“上提”或“下压”)状态,肺部会 (填“收缩”或“扩张”)。
28.琮琮测量的数据第一次为1500毫升,第二次数据为1600毫升,第三次为1550毫升。他的肺活量应该记录为 。
29.妈妈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味精罐子和玉米淀粉罐子上的标签都沾满了污渍,无法识别,小成想到用 来鉴别,他从罐子里分别取出味精和玉米淀粉,滴上这种液体,加入后变 色的是玉米淀粉,不变色的是味精。
30.大耳狐的听力非常好,因为它们有一对大耳郭,具有 的作用,接着把声音传到外耳道,再到达 ,引起它的振动。
31.小华和同学们来到草地上想要唱歌,发现没有乐器。于是他们自制了两组打击乐器(如下图)。他们发现敲击水量最 的瓶子,音调最高;敲击最长的管子,音调最
四、巧妙连连看(每线0.5分,共5分)
32.将下列发生物体与对应的声音特点用线连起来。
使劲敲门 声音弱 拨动粗的琴弦
击打长的钢管 声音高 拨动紧的琴弦
击打装满水的碗 声音低 用力拨动尺子
拨动松的橡皮筋 声音强 轻声说话
击打小音叉 用力吹奏笛子
五、排排序(5分)
33.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消化器官的功能。
①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②把食物变成食糜,消化食物;
③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④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⑤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主要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功能(填序号):( )→( )→( )→( )→( )
六、科学综合室(35分)
34.(6分)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查阅资料发现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不同,如下表所示。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去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去的气体 78% 16% 4% 2%
(1)由上表可知,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2)如图所示,该装置模拟的是人体的呼吸,请在图中的括号里标注“吸气”或“呼气”。
(3)要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列举两条。
35.(10分)耳朵的结构与声音的传播。
(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并在括号中填写名称。
(2)物体振动时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耳朵中 (填“①”或“②”)的振动。
(3)如图所示,将我们的耳朵紧紧贴在水槽上,此时音叉的声音以 的形式,依次经过 、 的传播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 的振动。耳朵中的 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刺激 ,产生听觉信号。
(4)当我们用耳机听音乐时,耳朵中的( )结构不起作用。
A.耳廓 B.外耳道 C.听小骨
36.(9分)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面是龙龙一天的食谱。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其他时间
牛奶、肉包子、核桃 米饭、炒白菜、油焖茄子 米饭、糖醋排骨、番茄炒蛋 橘子
(1)统计一天的食物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肉包子应该记为一种食物 B.吃过的零食也应该记录下来
C.可以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统计一天的食物
(2)为了使龙龙的午餐营养搭配更均衡,可以在午餐中加入( )。
A.西兰花 B.芹菜 C.鲳鱼
(3)龙龙用核桃在白纸上涂抹,会留下油迹,说明核桃中含有较多的 ;在米饭上滴碘酒,看见米饭变成 色。
(4)吃核桃时,咀嚼核桃所用的牙齿是( )。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5)米饭进入身体后的“旅程”是( )。
A.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 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C.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
(6)请将各类牙齿的名称填入下图。
选填:门齿 臼齿 犬齿
37.(10分)小可学习了《声音》单元后,从家里找来 6 根长短不同的吸管(如下图),准备做个简易的吹奏小乐器——排箫,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小可把吸管口用橡皮泥密封后,再去吹吸管,听到了清晰的声音,这些音主要是由( )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吸管 C.吸管中的空气
(2)小可用相同的力吹图中的6 根吸管,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a B . e C .c
(3)这个排箫能吹出 123456 这六个音,小可尝试吹出《闪烁的小星星》 这首歌的曲子,那么歌词“都”的音调对应的是由( )号吸管(填字母)吹出的音。
6 6 | 4 4 | 2 2 | 1 - |
满 天 都 是 小 星 星。
(4)上面这一段简单的乐曲,音的高低变化是( )。
A.从低到高 B.从高到低 C.先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
(5)小可希望吹奏小乐器时能发出强弱不同声音,她应该怎么办? 。
(6)根据排箫的制作原理,小可用吸管和棉签自制了一个小乐器(下图),他想要小乐器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他可以( )。
A.将棉签上下移动 B.吹气时间变长 C.把吹气口堵住
(7)吹奏时,小可调好一个音符之后,如果想调出一个音高更低的音符,他应该怎么做: 。
答案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