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护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护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31 07: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是鲁科版《物理(选修3-4)》第3章第3节的内容。
该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防护的相关知识,是对《电磁波的产生》与《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这两节的知识内容的延续和补充,是将电磁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的一种表述方式。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应用的广泛性、电磁波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应用过程中的危害与防护方法。
这一节大多为常识性了解介绍内容,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并通过网络搜集做知识补充。本节课的教育功能是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将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归纳能力和多途径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在以后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探究热情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基本概念,并了解了电磁波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但他们对于电磁波的本质和它们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防护的知识却知之甚少,特别是电磁波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已经超出他们常识性的认知水平,教学时给予他们详细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还可结合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通过感官刺激和直观展示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提供网络平台让他们自已去操作,锻炼他们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通过自制小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学中应更多的关注过程研究,而不是一味去强调记忆书本上内容,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活跃的氛围中掌握方法和技能。
三、设计思想
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而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所以本节课教学中,除了课前准备内容较为丰富的教学材料与多媒体图片视频资料外,在小实验动手环节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与制作,并提供他们网络教室这个平台在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去搜集与查阅课堂内容相关的信息。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设计更多的交流讨论环节,开放式网络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电磁波谱,知道可见光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
②、知道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不同的电磁波的特点。
③、了解无线电波以及红外线、紫外线的一些应用。
④、了解电磁污染及防护常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应用的广泛性、电磁波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应用过程中的危害与防护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会他们全方位、多渠道去搜集课程资源,同时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物理研究方法。
五、重点与难点
(1)知道电磁波的应用和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收集与整理我们所需的学习资料。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带紫外线发射的小验钞机数台;手机信号探测仪数台;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的小实验需要的材料,如淘汰不用的旧手机、可以全封闭的金属盒、孕妇常用的电磁辐射防护服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提出问题、点题
播放视频:各种不同形状的广播电台发射塔。点题: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护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再做出正确回答。
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波的应用,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
3分钟
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广播电台发射塔视频。提问:大家刚才在这段视频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呀?有什么作用?又问:电磁波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又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呢?
复习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回答,并指出其真正的原因。点出电磁波谱的构成。
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指出电磁波中各种无线电波都有自己不同的波长,从而为引出电磁波谱做准备。
3分钟6分钟
提问: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中为什么会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引导回答:它们的波长不同,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无线电波是电磁波中的一部分,除无线电波外电磁波还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探究活动
以5-6个人做为一学习小组,每组分配一部旧的手机和一台手机信号探测仪。指引学生注意观察,并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
先将手机开机,并再拨打号码“112”,拨通后观察手机信号探测仪的指示灯闪动情况。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就在我们的身边,知道它的应用和我们的生活相当的密切。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供他们每组一台手机信号探测仪,配合各组自备的旧手机完成实验探究。提问:手机拨打时是否在发射信号?这个看不见的信号是不是电磁波?
新课讲授
老师讲授,并展示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老师讲述:1、电磁波谱定义: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电磁波谱。2、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的应用:广播、通信、天体物理学研究等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摄像、红外遥感技术等可见光的应用:观看物体、拍照片等紫外线的应用:可用于杀菌、令荧光物质发光等
X射线的应用:医学上透视、金属元件的质检等3、向学生介绍有关移动电话的“漫游”功能是怎样实现的,还有雷达等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发射及接收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此环节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接受学生的咨询,适当地帮助他们从各种设计中筛选出相对较为科学的方案。
学生观看PPT课件,熟悉电磁波谱中的排列适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让学生们分别举例说明电磁波在哪些地方得到应用。适时地播放相关的视频影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奋度和专注度。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设计并按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成果。上网搜集电磁波的污染与防护的相关信息,把搜得的内容或网址贴到教学互动--论坛中去。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排列顺序及构成。知道各种电磁波的应用。了解太阳幅射能量分布情况,和怎样应用激光的高能量来实现军事用途与医学用途。提高学生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搜集学习信息的能力。
3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8分钟
1、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把这些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电磁波谱。2、分别介绍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的应用。在介绍过程相应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你是怎么知道紫外线有荧光作用的?”“X射线有什么用途呢?”等3、电磁波的能量: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是一种物质。4、电磁波的污染与防护设计小实验:用前面提到的手机、手机信号探测仪、以及金属盒、孕妇常穿的电磁辐射防护服,设计一个实验可以用于探究减少电磁污染的方法以及电磁辐射的防治所需要的材料。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网搜集有关电磁波的污染与防护的资料,并将它们的网址贴到我们这节课的教学互动----论坛中来,方便大家交流。
总结
Flash课件展示电磁波的应用。布置学生课外进行社会调查,和利用网络搜集信息。
观看课件
2分钟
对电磁波谱的分布情况再做强调,有关电磁波的应用用flash课件加以说明。并强调信息搜集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内容以介绍性为主,且结合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通俗易懂,课堂上增加了不少师生的互动环节和自主探究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效果较好。但课堂讲授的内容多,需要拓宽知识面的地方也不少,还有不少让学生自己思考与自主学习探究的环节,这些过程都很考验学生的耐心。在动手环节上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网络操作能力,对极少数同学来说还是会有一点点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