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8 21: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ào mì zhé xué kǒng pà wán jù qiāng
hēi àn céng jīng zhèng míng nuǎn yáng yáng
二、用“ ”画出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横线上。(6分)
1. 屋檐(yán) 囚犯(qiú) 蝙蝠(biǎn) 窗框(kuàng)
2. 船舶(bó) 依赖(nài) 质量(zhì) 僵硬(jiāng)
3. 立即(jí) 气氛(fèn) 狡猾(jiǎo) 障碍(zhàng)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换偏旁或加字组成新字,并填在括号里补全词语。(4分)
赔 ( )伴 ( )养 芬 缤( ) 气( )
贝 祝( ) ( )本 犭 ( )猾 ( )狸
2.下列形声字分类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形下声:苔崩 萎 B.外形内声:阁固 阔
C.左形右声:按稻 玲 D.左声右形:剩驻 翻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3分)
不但……而且…… 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1.( )屈原被楚王流放到南方去了,( )他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
2.“减负”( )表示小学生可以不做作业,( )要减少作业的量。
3.( )明天天气好,我们()去公园放风筝。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改为陈述句)
2.最小的一粒豌豆说:“我倒想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改为转述句)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
4.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也没有宇宙飞船。
游山、玩水、赏花都可以亲近大自然。
六、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3分)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中,作者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表达了他为女孩恢复了健康,为生命的美好而感到无比高兴的心情。 ( )
2.《蝴蝶的家》这篇散文以“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为线索,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串联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
3.阅读时我们只能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疑问,并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 )
七、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4分)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五粒豆在长满青苔的裂缝里顽强地 、 、 ,使生病的小女孩获得了 。
2.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填诗句)
3.“ , ”告诉我们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有疑惑很正常,“智能之士, , ”告诉我们即便是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在学习上,我们应做到“博学之, , , , ”。
八、快乐阅读。(27分)
(一)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12分)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根据选文内容选一选。(填序号)(3分)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 )就像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 )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 )就像蝙蝠的耳朵。
A.荧光屏 B.天线 C.超声波 D.无线电波
2.下列问题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 选一选。(填序号)(3分)
A.针对课文写法 B.针对课文内容 C.联系生活经验 D.联系课文题目
(1)选文第②段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 ( )
(2)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 )
(3)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的 ( )
3.蝙蝠在夜间是如何飞行的 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示意图。(3分)
4.选文画横线句子中的“反复”“终于”能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二)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15分)
①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球上有大量的水。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存在于星罗棋布的湖泊,也存在于地下……
②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地球形成以后,水从地球内部不断渗出,最终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球内部渗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到几百万千克。可以想见,在地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汽化跑到太空去,如果温度太低,水就会变成冰。
④最近,科学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美国科学家宣称,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1996年2月,美国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分钟到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外层大气的冰球总数最高达到4.3万个。
⑥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离地球大约660千米到2.4万千米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这些小碎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会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千米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上升2~3厘米。天文学家从中得到启示,认为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完的冰球。
1.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2分)
A.总一分一总 B.总一分 C.分一总 D.并列
2.第④段中的“天外来客”指的是( )。(2分)
A.科学家 B.地球的重力 C.小型冰球 D.海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地球上有生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球上有大量的水
B.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证实“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的冰球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观点
C.第③段中的“它能把水吸住”中的“它”指地球的重力
4.关于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一种观点是 ,另一种观点是 。你也来大胆猜测:地球上的水还可能 。(3分)
5.学问学问,边学边问。请针对短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3分)
6.水是生命之源。请你设计一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3分)
九、习作乐园。(25分)
家人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最熟悉、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请以“我的家人”为题,写一写自己的一家。
提示:选择他们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特点鲜明,不少于 350字。
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A)
一、奥秘 哲学 恐怕 玩具枪 黑暗 曾经 证明 暖洋洋
二、1. biān biān 2. nài lài 3.tèn tēn
三、1.陪 培 纷 氛 贺 账 狡 狐
2. D
四、1.虽然 但是 2.不是 而是 3.如果 就
五、1.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2.最小的一位豌豆说,他倒想知道,他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
3.示例:是谁在传授知识呢 当然是敬爱的老师。
4.游山可以亲近大自然,玩水可以亲近大自然,赏花也可以亲近大自然。
六、1. 2. 3.×
七、1.生根 长叶 开花 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3.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八、(一)1. B D A
2.(1)A (2)C (3)B
3.嘴超声波 耳朵
4.不能。因为“反复”一词说明科学家不止一次做这样的实验,而是很多次,体现了其严谨的工作态度;“终于”一词说明实验结论是经过多次实验与研究才得出的。这两个词语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1. B 2. C 3. B
4.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 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示例:小行星
5.示例:除短文中提到的、地球上的水是否还有其他的来源
6.示例:亲水爱水护水,从点滴做起。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