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于2024年6月27日至10月13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展览期间共接待游客153万余人次,客流高峰期间更是创下了单日接待客流量近3万人次.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2.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白球和2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4.小明将含的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测得,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5.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要测量楼高,在距为的点处竖立一根长为的直杆,恰好使得观测点、直杆顶点和高楼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则楼高是( )
A. B. C. D.
7.小江去商店购买签字笔和笔记本(其中签字笔和笔记本的单价相同).若购买20支签字笔和15本笔记本,则他身上的钱还缺25元;若购买19支签字笔和12本笔记本,则他身上的钱会剩下15元.若小江购买17支签字笔和9本笔记本,则( )
A.他身上的钱还缺65元 B.他身上的钱会剩下65元
C.他身上的钱还缺115元 D.他身上的钱会剩下115元
8.如图,在中,,于点,设,,,给出下面三个结论:①;②;③若,则.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9.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10.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 度.
11.分解因式:3x2+6xy+3y2= .
12.由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及若干导线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定值,闭合开关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始终保持),发现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使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则滑动变阻器阻值的范围是 .
13.如图,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与边的中点重合,折痕恰好为,则的值为 .
14.图1是装满红酒的高脚杯示意图,装酒的杯体可看作一个三角形,液面宽度为6cm,其它数据如图所示,喝掉一部分后的数据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宽度为 cm.
图1 图2
15.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著名的“割圆术”.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刘徽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例如,的半径为1,运用“割圆术”,以圆内接正六边形面积估计的面积,,所以的面积近似为,由此可得的估计值为,若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估计的面积,可得的估计值为 .
16.某公司筹备一场展览会,现列出筹备展览会的各项工作.具体筹备工作包含以下内容(见下表).其中,“前期工作”是指相对于某项工作,排在该工作之前需完成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前期工作.
工作代码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天) 前期工作
A 张贴海报、收集作品 7 无
B 购买展览用品 3 无
C 打扫展厅 1 无
D 展厅装饰 3 C
E 展位设计与布置 3 ABD
F 展品布置 2 E
G 宣传语与环境布置 2 ABD
H 展前检查 1 FG
(1)在前期工作结束后,完成“展厅装饰 ”最短需要 天;
(2)完成本次展览会所有筹备工作的最短总工期需要 天.
三、解答题
17.计算:.
18.解不等式组:.
19.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BE⊥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C作CFE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四边形BFCE是矩形;
(2)连接AC,若AB=BE=2,,求AC的长
21.某水稻实验基地防治病害虫有无人机喷洒和人工打药两种方式.在一次作业中,一架无人机工作2小时和一名工人工作8小时,共完成了340亩的打药任务(不重复作业),通过测量对比发现无人机每小时作业的面积恰好是人工的6倍.请问一架无人机和一名工人共同作业8小时能否完成960亩的打药任务,并说明理由.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1)求a的值及函数的表达式;
(2)当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的值小于函数的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2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某中学开展了建党100周年知识测试.该校七、八年级各有300名学生参加,从中各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八年级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为5组: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
b.八年级学生成绩在80≤x<90的这一组是:
80 81 82 83 83 83.5 83.5 84 84 85 86 86.5 87 88 89 89
c.七、八年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七年级 87.2 85 91
八年级 85.3 m 90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随机抽样的学生中,建党知识成绩为84分的学生,在___________年级抽样学生中排名更靠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成绩85分及以上为“优秀”,请估计八年级达到“优秀”的人数.
24.如图,为的内接三角形,是的直径,D为中点,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
(2)连接交于点F,过点E作切线,交延长线于点Q,若,,求半径.
25.如图,已知,点D是边上一点,且,点P是线段上的动点,过点P作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设.
通过分析发现可以用函数来刻画y与x之向的关系,请将以下过程补充完整:
(1)选点、画图、测量,得到x与y的几组数值,数据如下:
0 1 2 3 4 5 6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4)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时,的长约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
(1)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
(2)已知点,在抛物线上.对于,,都有,求a的取值范围.
27.在中,,为边上一点,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过点作的垂线,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交直线于,连接,,设.
(1)如图,当时.
①求的大小(用含的式子表示);
②请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当时,请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半径为.对于的弦和不在直线上的点C,给出如下规定:若外存在一点C,使得,则称点C是弦的“外联点”.
(1)已知,点,.
①在点,,,中,点______是弦的“外联点”;
②已知点P是直线上一点,若P是弦的“外联点”,则点P的横坐标是______;
(2)已知M,N是上任意两点,若直线上存在一点Q,使得点Q是弦的“外联点”,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A C C C B D
1.C
【分析】此题考查了正整数指数科学记数法,对于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的正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详解】解:.
故选C.
2.B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及完全平方公式分别计算并判断.
【详解】解:A、,故原计算错误;
B、,故原计算正确;
C、,故原计算错误;
D、,故原计算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式的计算,正确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及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概率公式,熟知随机事件A的概率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与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的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根据概率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白球和2个黄球,
∴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摸到黄球的概率为.
故选:A.
4.C
【分析】如图,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推断出,进而解决此题.
【详解】解:如图.
由题意得,,.
∴,
∵,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①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
∴A、,原结论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原结论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原结论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分析】依题意,四边形都是矩形,,,,证明,进而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依题意,四边形都是矩形,
∴,,,
∵
∴,
∵
∴
∴
即
解得: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设签字笔的单价为x元,则笔记本的单价为x元,根据小江身上的钱不变得出方程20x+15x﹣25=19x+12x+15,整理得x=10,由小江购买17支签字笔和9本笔记本的钱为17x+9x,得出19x+12x +15﹣(17x+9x)=5x+15,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设签字笔的单价为x元,则笔记本的单价为x元,
根据题意得:20x+15x﹣25=19x+12x+15,
整理得:4x=40,
解得:x=10,
∵小江购买17支签字笔和9本笔记本的钱为17x+9x=26x,
∴19x+12 x +15﹣26x
=5x+15
∵x=10,
∴5x+15=5×10+15
=65,
即小江身上的钱会剩下65元;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D
【分析】由,,得到,,将,,代入,即可判断①正确,由,,将代入,整理后即可判断②正确,将,代入,即可判断③正确,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及应用.
【详解】解:∵,,
∴,,,
∴,
∴,
∴即:,整理得:,故①正确,
∵,即:,
∴,
∵,
∴,
∵、、,
∴,故②正确,
∵,,
∴,
∵,
∴,
∴,故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
故选:.
9.
【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的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
10.540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即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度,
故答案为:540
11.3(x+y)2.
【分析】先利用提取公因式法提取数字3,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进行分解.
【详解】3x2+6xy+3y2=3(x2+2xy+y2)=3(x+y)2.
故答案为3(x+y)2.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2.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当时,,
∴若使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则滑动变阻器阻值的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根据折叠可得,进而得出,则,进而得出,即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是矩形,
∴,
∵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与边的中点重合,
∴
∴,即,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正弦的定义,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3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垂足为,根据,得出,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如图,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垂足为,
∵,
,
,
,,
,
解得:,
故答案为:3.
15.3
【分析】过作于,求得的度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于是得到正十二边形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如图,是正十二边形的一条边,点是正十二边形的中心,设的半径为1,
过作于,
在正十二边形中,
,
∴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
,
,
的近似值为3,
故答案为:3.
16. 4 13
【分析】本题考查了优化问题,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实现最优效果.
(1)根据表格知,完成“展厅装饰 ”要完成C、D两项工作,故可得到至少需要的天数;
(2)由表格知,完成A的时间里,可同时完成B、C、D的工作,可进行E的工作,则可进行G、H的工作,从而完成整个工作,从而可得最短总工作时间.
【详解】解:(1)由表格知,在前期工作结束后,完成“展厅装饰 ”最短需要(天);
故答案为:4;
(2)完成本次展览会所有筹备工作的路径为:,最短总工期需要的天数为:(天);
故答案为为:13.
17.6
【分析】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原式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解:
.
1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解集的原则“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出两个不等式的公共解集即可.
【详解】解:,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①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9.,
【分析】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先将分式进行化简,再将变形后,代入进行求解.
【详解】解:
,
,
,
,
原式.
20.(1)见解析
(2)
【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即可求证;
(2)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到,根据得到,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是矩形.
(2)解:∵四边形是矩形
∴,,
∵,
∴,
∵,
∴,
∴,
在中,,.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1.无人机和人工共同作业8小时不能完成960亩的打药任务,理由见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设人工每小时作业面积是亩,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面积是亩,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并接方程组即可.
【详解】解:设人工每小时作业面积是亩,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面积是亩,
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无人机和人工共同作业8小时不能完成960亩的打药任务.
22.(1)
(2)
【分析】(1)把点代入中,即可确定点,把点,代入中,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确定函数解析式;
(2)根据题意得:,再由当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的值小于函数的值,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1)解:把点代入中,
∴
∴,
把点,代入中,
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根据题意得:,即,
∵当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的值小于函数的值,
∴,
∴.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
23.(1)83
(2)八,该学生的成绩大于八年级样本数据的中位数83,在八年级成绩中排名21名;该学生成绩小于七年级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在七年级排名在后25名
(3)120人
【分析】(1)根据八年级共有50名学生,第25, 26名学生的成绩为83分,83分,即可求出m的值;
(2)根据八年级的中位数是83分,七年级的中位数是85分,可得该学生的成绩大于八年级成绩的中位数,而小于七年级成绩的中位数,进而可得结论;
(3)用样本的优秀率估计总体的优秀率,根据总人数和优秀率求得优秀人数.
【详解】(1)解:八年级共有50名学生,第25, 26名学生的成绩为83分,83分,
∴ (分);
故答案为: 83;
(2)解:在八年级排名更靠前,理由如下:
∵八年级的中位数是83分,七年级的中位数是85分,
根据已知条件,该学生的成绩大于八年级成绩的中位数,在八年级成绩中排名21名;小于七年级成绩的中位数,在七年级排名在后25名,
∴在八年级排名更靠前.
故答案为:八,该学生的成绩大于八年级成绩的中位数,在八年级成绩中排名21名;小于七年级成绩的中位数,在七年级排名在后25名.
(3)解:∵八年级50名随机抽样的学生中,成绩85分及以上有20人,八年级共有300人,
(人),
∴估计八年级达到优秀的人数为120人.
【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的意义及求法,理解各个统计量的意义,明确各个统计量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24.(1)见解析
(2)3
【分析】(1)根据是的直径,D为中点,得到是的中位线,于是得到,根据的延长线交于点E,得到D,O,E三点共线,继而得到.
(2)根据,证明三角形相似,设,,结合切线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利用等角的余弦值相等,建立等式解答即可.
【详解】(1)证明:∵是的直径,D为中点,
∴是的中位线,
∴,
∵的延长线交于点E,
∴D,O,E三点共线,
∴.
(2)解:,
,.
.
,
.
.
设,,
∵是的切线,
.
,
.
.
.
.
即的半径长是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切线性质,余弦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切线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5.(1)
(2)
(3)见解析
(4)
【分析】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能从图象中得到有用的条件,并判断动点位置进行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当时,点运动到点处,此时点与点重合,即可求出长;
(2)由,可得的取值;
(3)描点,连线即可;
(4)做出的图形,利求出交点纵坐标即的长.
【详解】(1)解:当时,点运动到点处,此时点与点重合,
,
;
(2)∵,
即当点在点处时,,
当点在点处时,,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3)如图所示,
(4)当时,,如图,
作的图象,与之前函数交于点,经测量点纵坐标约为,
∴长约为,
故答案为:.
26.(1)直线
(2)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成为解题的关键.
(1)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对称轴即可;
(2)根据题意得出,再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1)解: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2)解:∵点,是抛物线上的两点,,
,
又 ∵,
,
当时,
又 ∵,
,
,
,
又 ∵,
,
;
当时,
又 ∵,
,
,
,
又 ∵,
∴;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或.
27.(1)①;②,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①连接,,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再利用四边形内角和来求解;②过点作交于,易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再利用对称性来求解;
(2)利用②的方法来求解.
【详解】(1)解:①连接,,如下图
为边上一点,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
,,,
.
在中,,
,,
.
,
,
,
.
②
证明:过点作交于,
∴.
∵
∴,
.
∵在中,,,
∴,
∴,
∴,,
∴点在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的圆上,
∴,
,
∴.
在和中
,
∴,
∴.
∵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
∴,
,
,
,
,
.
(2)
证明:同②的方法.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四点共圆,四边形内角和度数,理解相关知识,作出辅助线是解答关键.
28.(1)①,②
(2)
【分析】(1)①过点A作轴,过点B作轴,两线交于点D,则四边形是正方形,得到,,,以点D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只需计算已知各点与点D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
②作直线,交于点P,则点P为所求弦的“外联点”,过点P作轴于点F,则,,且,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解答即可.
(2)根据前面的解答,不难发现,弦的“外联点”都在以点O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作出函数的图象,由,得到直线与x轴的正半轴的夹角为,当于点O时,弦的“外联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作直线,分别与最外层圆交于点Q,,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待定系数法中心对称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1)解:①∵的半径为,点,,
∴,
∴点都是上的点,弦是的弦,
过点A作轴,过点B作轴,两线交于点D,
则四边形是正方形,
∴,,,
以点D为圆心,以为半径作,
∵,
∴点C一定在外的的优弧上,
∴,
∵点,,,,
∴,
,
,
,
∴,是弦的“外联点”
故答案为:,.
②作直线,交于点P,则点P为所求弦的“外联点”,过点P作轴于点F,
则,
∴,
∵,
∴,
故点P的横坐标是,
故答案为:.
(2)解:根据前面的解答,不难发现,弦的“外联点”都在以点O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
作出函数的图象,由,
得到直线与x轴的正半轴的夹角为,
当于点O时,弦的“外联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
作直线,分别与最外层圆交于点Q,,
过点Q,,分别作,,分别交y轴于点P,点G,
过点Q作轴于点R,
根据题意,得,
∴,,
∴,
把点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根据中心对称性质,得,
把点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综上所述,点b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应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熟练掌握性质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